高质量爱情的底层逻辑:独立共生
许久不探讨#亲密关系#这个话题,今天的文章跟各位聊聊我理解的高质量亲密关系里的底层逻辑。
看过我以前文章的人可能都清楚,我不是感性派,即便是涉及到“恋爱”、“情感”话题也会用相对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探讨和经营。
身边经常会有朋友一遇到亲密关系问题,会出现各种难以经营和平衡的状态。有些人对于情感的态度过于理性,而有些人又过于感性,当两者在情感里的诉求不匹配时,势必会出现难以磨合且产生矛盾。
这就是今天我要引出的一个亲密关系里重要的底层逻辑:独立共生。
01
先跟各位说说恋爱里存在的两种很不健康的状态:强制独立、依赖共生。
强制独立者往往会在关系里为了自主和独立,去压抑自己依赖别人的需要,因为依赖会唤起他们内心的无力感和恐惧感。
依赖共生者会几乎不惜一切代价地努力与他人建立非常亲密和安全的关系,形成共生性依赖的状态,类似“讨好型人格”,比如一旦在关系里感到对方不回复就会很恐惧,胡思乱想。
不瞒各位,我以前在亲密关系里,属于前者——强制独立。
我羞于去向对方表达愿望,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当一个人表达自己的愿望、想法、情绪时,这是真实内心的呈现,也是脆弱的表达。所以我会想方设法把它们隐藏起来,羞于告诉伴侣任何我想要寻求的满足。
而这种「强制独立」的状态导致了什么结果呢?导致我在上一段感情中出现了「假性亲密关系」。
假性亲密关系在关系里是很常见,说白了就是夫妻或伴侣本来应一起创造出亲密伴侣圈子,却因为想要避免冲突,而努力地去扮演成对方想要看到的自己,使内心的亲密感渐行渐远。一句话概括就是“偶像包袱太重”,明明看起来是外人称羡的模范夫妻,但实际上已经走入假性亲密的关系里了。
这种情况会常见于曾经面对过情绪创伤的人身上。因心理创伤而形成各种防御机制,尤其是从小在原生家庭中就一直面对身陷假性亲密关系的亲人,那么更容易在潜意识层面里潜移默化的学习到这样的应对模式。
在上一段感情里,我就是这么“作”掉了在外人眼里看来非常羡慕的情感。因为我的“逃避型人格”使得我在上一段感情里过于理性,以理性角度去分析感情,用方程式的相处模式去演算最不会引起感情问题的方式去跟伴侣相处。
在潜意识下,我为了在关系里融洽地生存,将形成的防御机制套进了现阶段的亲密关系里。因此,表面上很圆滑地扮演好了彼此心目中的角色,但为了避免内在的不安感,其实我明显保持了距离以避开冲突与伤害。
那段关系里,我小心翼翼,且隐瞒自己的需求,并避免给对方带去伤害,刻意忽略对方让我感到不满的地方,结果大家都为了维持自己的“完美人设”,没有及时指出彼此的问题,导致这段关系在某个节点终于崩塌。
正是因为过度的理性、克制,导致我虽然没有「依赖共生」的状态,却还是失败了。
02
以前觉得恋爱失败,会让自己陷入羞愧,但其实放眼整个生命的长河去看,「失败」真的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重点是你怎么在「失败」中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并在下一次爱情来临时,尽量不要重复上一段感情的错误。
那段感情的结束,足足让我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去复盘,思考自己的性格,关系中的原因。至少这段失败带给我的价值是,它让我懂得去「观察自我」、「挖掘自己内在的真实需求」,以及帮助我去发现和审视我内心所建立的所有阻碍爱的障碍。
半年后,我遇到了现在的恋人。
说实话,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跟一个外国人谈那么久的云恋爱。这次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的见面计划,但依旧不影响我们的感情。每天我们有固定的视频时间,每次两三个小时,就这么坚持了快半年了。
我当然知道很多人会嘲讽、质疑、反对、给出「不靠谱」的标签,会让我回归「现实」,但很遗憾的是,作为恋爱里的当事人,这大半年的时间精力的付出和牺牲,不仅有荷尔蒙层面,更有客观理性层面。
如果我发现一个明明理性、聪明的人(原谅我不谦逊)偏偏选择这种恋爱方式,面对这种“反常识”的行为,我不会先随意judge,我会思考的是:
- 她到底在坚持什么?
- 这段感情给她带去了什么价值?
- 她是不是从中得到了什么以至于她甘愿去放弃现实的情感?
我公众号里写了大量关于思考问题的方式和逻辑,同样这就是我对于一件事的思考模式。
我们的感情能维系到现在,情感浓度依旧只增不减的一个重要逻辑就是「独立共生」。我跟他对于情感的需求是完完全全的拟合在了一起。
基于这个底层逻辑,可以简单跟各位分享一下我总结的情感里很重要的几个原则:
1、保持人格独立
在我们尝试去爱别人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爱自己,并且足够了解自己。
作为一个成年人,你的三观其实基本已经定型了。因此在亲密关系中维持你原本的身份其实这一点至关重要。恋爱、婚姻当然会成为“你是谁”这个整体身份中很大的一个部分,但在这之上,你首先、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是否能真实且舒适的在关系中做你自己。
再者,你和你的伴侣是否都能了解彼此基本的价值观和对于生活的目标?比如你们想从生活中获得什么(例如是平静的生活还是充满冒险的)?你们有哪些基本的职业规划和目标?
我跟Seiga两个人都是极限运动爱好者,他热爱赛车漂移、攀岩,我热爱自由潜水,摩托,我们同时又都热爱健身,对于未来都保持着好奇和探索的心态,对于身处在任何陌生环境下都不会害怕和担忧。
他坚定不移地选择走上音乐的道路,他无比热爱音乐,而我则坚定不移的在自媒体个人品牌打造上深耕,我对于输出思维、生活方式的文章,以及做日本文化和教学相关视频充满了无限的热情。
他不懂中文注册微博,跑来看我的文章,还去bilibili看我发布的视频,当着我的面边看边笑(因为我b站人设就是比较幽默风趣),那他也会分享他的音乐作品,了解我喜欢的歌曲类型,甚至给我讲解音乐相关的知识,提高我的音乐品味。
虽然我们的专注领域和职业完全不同,他倾向于艺术创作,而我更侧重于人文创作,但本质上,我们两个人有共性,对于「创作」这件事有着无限的热爱,任何事都能成为我们思考和灵感的来源。
因此,在亲密关系里,我们完完全全是两个独立的个体,且保持着各自的特性,谁都不会去过度依赖对方,谁都不会强加自己的想法在对方身上,企图改变对方现有的成长模式。我们有着各自的爱好和兴趣,并且能在自己领域玩得不亦乐乎,同时我们有在某些领域有着共性,彼此交流学习。
2、彼此信赖
一段关系是否能健康的维系,一个很重要的因此就是你们彼此之间有深刻的信赖感。这种信赖感在于你跟伴侣能够很有安全感地去讨论彼此的需求和渴望,甚至你们可以开放地讨论一切问题 — —无论是好的、坏的、甚至是丑陋的,保持坦诚且不要隐瞒。
我跟Seiga的信任感简历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很早之前就花了几个小时完成了「情侣间的36个问题」(公众号回复“36”获得问题列表),通过这36个问题我清楚的知道他的价值观、家庭、经历故事,而随着我们情感的升温,后续对于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厚。
他的很多糗事,包括童年超级丑他完全不愿意给人看的照片我都看过,当然,我也分享了我最丑阶段的照片给他,我们彼此“嘲笑”对方的丑态,没任何形象可言。甚至还做成表情包彼此拿来「攻击」对方。
除了我们不愿意分享给别人的丑态百出的故事和形象,我们甚至也很坦诚的分享了大多数恋人都会避开的禁忌话题——前任或dating的对象。我知道他跟他ex的一些经历和故事,他同样知道我曾经的情感经历,彼此都用很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对方的故事。
我在听他故事的时候,自然会去思考和判断他在情感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他的思维模式,而这种经历中去挖掘和看清一个人的能力,对于我未来去经营关系也会有很深刻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就好比有人阅读历史,是为了了解当时发生的故事‘有人读历史,是为了从历史中去窥探未来,而我读他的故事,就是后者的目的,从他的过去经历去尝试了解他的当下和未来可能的行为轨迹。
3、成长共生
「成长共生」在我的视角里就是1+1>2的事情。
在一段关系中,我寻求的永远都是「共赢原则」。这个原则与我跟客户的关系本质是一样的,有人花钱找我咨询做方案,我想得绝对不是「一夜情」关系,更多的是希望能够有「共赢」的长期关系存在。
把工作思维复刻到情感上同理,双方尽可能公平、对等地为这段关系付出。每个人都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投入自己最大的力量,去追求你们这个“team”的利益(而不是自私的寻求自己的利益)。
因此,当他遇到困难,向我寻求帮助时,我一定会把他的难题视作我自己的难题,并想办法去寻求解决方案,而同理如果我遇到困难,我会毫不犹豫地去请求他的支援。
既然这段关系里,我已经选择了他,那么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帮助他成长,我希望交付给对方的价值不只是情感层面的依恋,还有人格和未来事业上所需的帮助。
我们是情侣,也会是并肩作战的战友。
4、坦诚沟通
关于沟通这件事,我们有几个原则:
- 彼此分享对方的routine
因为异国恋的关系,所以对方会经常主动询问我:今天怎么样?做了什么事?
当然,我知道这有助于方便他了解我的日常,但其实也是在倒逼我思考今天做了什么事。本来我没有每天都做日常记录的习惯,但现在我基本会把一天要做的事提前做好list。
- 发生分歧和争吵时,及时说明
这五个月以来,我们也不是没有争吵过。有一次,他开玩笑开得超过我的底线,本来想忍忍就算了,后来思考了下,不能再重蹈覆辙。如果当下对方的行为触犯到你的原则,且让你感觉到生气或者情绪变得很糟糕时,一定不要碍于情面选择隐瞒,否则这些小的点都会在日后成为隐患。
我记得当时我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给他认真的发了很长的一段话,前提是使用「非暴力沟通原则」:
1、只表达感受,不表达看法
2、只说请求,不下命令
“很抱歉,我需要告诉你一些原则。
你的哪些话语让我感觉到不舒服(表达我的情绪),或许是因为我们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的,但我想告诉你,目前我无法去接受这些话语,即便是玩笑。
我试图理解你的……,因此我希望我们可以……(抛出我的请求)
最后我很感激你带给我的快乐和灵感,但如果因为我们彼此的文化冲突,或许我们可以……(抛一个解决方案)”
然后,我带着怒气就处理别的事,没再看手机了。
结果,我再看手机的时候,显示28条消息,差点没吓得手抖。
他给予的回复,我觉得都可以拿来做道歉模版和范式了。
首先,他非常真诚的道歉,并告诉我,他完全没意识到这个玩笑触犯到了我的底线,以及希望以后如果他僭越了,请在当下就告知。
其次,他开始针对我的那段话中提到的一些要点做了自己价值观的表态和说明,并补充了自己的两点原则。
接着,他描述自己对这段感情的重视程度以及他当下的感受,并希望传达出情感状态中并非都是完美的,需要从争吵中去学习,从爱中成长。
最后,还发了一段3分钟的视频给我,视频开头就跟我表明「道歉要当面说」,接着又开始很真诚了重新道歉了一遍……(因为我当时发完,告诉他我在外面处理时,暂时不会回复)
试问,接到这样的道歉,我当然是被他的用心和真诚彻底打动「选择原谅」了啊!
03
这段恋爱谈到现在,我从中也学习和成长了很多。谈恋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两个人的事。谈恋爱也不能只在意你自己在情感中的感受,而是多去用“共同体”的思维去将你们视为一个整体。
很多人害怕在情感中失败,受挫,而选择不去尝试,甚至认为自己还没准备好,事实上只有你在执行时,才能通过关系反向去观察和探索到自己的需求,以及自己在关系中的状态。
在我看来,一段失败的感情并不可怕,我也是从失败中摸索和成长的。重要的不是恋爱中的「结果」,而是「过程」。
我很早就说过一个观点:很多人会把「婚姻」视为「谈恋爱」的结果,但真实的世界绝对不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结尾了。
现实世界里,王子和公主的婚姻故事又是另一个新的开端,所以「婚姻」真的是「果」吗?未必。什么是「果」?可能到你生命结束才清楚。
最后,时间也不是一个衡量「高质量」感情的标准。我跟Seiga虽然从认识到现在也差不多5个月了,但我们的情感质量真的是我谈过的恋爱里头非常高质量的。
这5个月里,这段感情带给我的成长、体验价值真的是非常让我满意了。当然,我也清楚「云恋爱」与「现实恋爱」一定有差距,甚至「现实恋爱」跟「同居」也存在巨大的差距。「见光死」,「同居死」的真实故事我都听过不少,但是所有坚固的高质量感情都离不开「用心经营」。
我很清楚人是流动的,人会不断地变。正因为如此,感情才会变得极具挑战和有趣,激情早晚会褪去,那时候维系你们的是什么?
我以前会很悲观地去看待感情,然而恰恰是Seiga告诉我「请把你所有消极的想法删除」,并且无比坚定地表达他对我的情感,以至于我同样受到他的影响,产生了较大的心态改变。
既然人是流动的,人会变,那么为什么不动脑子去把那个人往自己想要的情感模式去发展,让这段关系经营得更精彩?
————————
公众号:范米索(思维方式、效率工具、免费电子书)
微博:斜杠少女范米索 (碎片化思考、照片)
公众号开通专栏模式,我把不同类型的文章做了「合辑」整理,方便你们查看哦!
👉智慧杂志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 Author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