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Snow Huang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看電影】《魔女嘉莉》:高喊「提高生育率」之餘,母親友善的社會環境準備好了嗎?

Snow Huang
·
·
圖片:《魔女嘉莉》1976年版劇照 來源:https://www.yahoo.com/amphtml/entertainment/mvps-of-horror-william-katt-remembers-that-bloody-prom-101174102807.html

其實會看到《魔女嘉莉》這部經典舊片完全是個意外。

是在某位寫部落格寫到出書的外國作家部落格上面,看到他分享寫部落格跟寫書的差別,然後提到寫作者都很適合一讀的《史蒂芬・金談寫作》(On writing : a memoir of the craft)。

而談到史蒂芬・金的寫作,搜尋結果幾乎都會提到他的出道作,於是我就這樣與嘉莉邂逅了。看完之後我可以認證,絕對是經典無誤。因為電影場景雖然設定是發生在1976年的美國,但當中提到的許多議題,即使放諸現在仍然存在。

看完電影我還借了小說來看,發現史蒂芬・金根本就是先知吧!小說的文體不僅前衛,甚至神預測許多直到今天還紛紛擾擾的社會問題,相當值得一讀。


《魔女嘉莉》的劇情其實很簡單,緊密圍繞著主角嘉莉短暫的一生。

­­

不論是小說還是電影都沒有清楚交代原因,但嘉莉從小就沒有父親,唯一相依為命的母親則是個狂熱的基本教義派信徒。基於自身扭曲的宗教觀念,她從小就以極為封閉的方式養育嘉莉。

­­

在嘉莉母親的教誨當中,所有與性有關的一切都是不潔的,必須時刻警醒並與這樣的「罪」保持距離。每當她感到嘉莉碰觸到罪的界線(不論是行為或言語),就會命令嘉莉到幽暗的禱告室去跟上帝禱告、祈求祂的赦罪。

­­

但對性抱持如此觀念的母親為何會結婚甚至還生下嘉莉?

­­

書裡很隱晦地提到她與嘉莉父親原本過著「無罪」的生活,但最終嘉莉還是藉著受孕來到這世上。而電影裡則有一段母親的獨白,訴說著父親的不遵守承諾,在兩人原本純潔同寢的床上越過界線,而讓她生下嘉莉這個罪的產物。

­­

即便我還沒有自己的小孩,也能用常識判斷把自己的小孩當作「罪的產物」是種多麼扭曲的觀念。可怕的是,嘉莉母親之所以選擇把孩子生下來,竟然是因為她所信奉的宗教觀念不鼓勵墮胎,而不是出於對這孩子的愛。也因此,註定了嘉莉悲劇的一生。


稍微快轉一下,從小受到母親偏頗教育的嘉莉,長大開始上學之後,就此成了其他學生霸凌的對象。霸凌的原因單純只是因為,他們覺得嘉莉很奇怪。而可憐的嘉莉雖然很想跟同學打成一片,卻始終不知道該如何改變自己,因為她深受母親不正常的家庭教育所影響。

電影裡有兩個讓人印象深刻的轉折處,其一是嘉莉唸高中時才初次月經來潮,結果母親的反應卻是把她關進禱告室懺悔,只因為那代表她從此擁有了跟異性交媾並且生產罪的產物的能力(看到這段的字眼我真的是超傻眼)。

另一個場景則是發生在嘉莉的畢業舞會上,遭到霸凌者極度惡作劇而當場出糗的她,終於引爆了自己累積已久的情緒與某種特殊的能力,造成舞會現場重大的死傷意外。

是的,嘉莉其實擁有繼承自父親的念動力。根據電影跟書裡的描寫,其實就像《哈利波特》演的那樣,她可以用念力移動東西,而念力的威力往往跟她當下的情緒強度有極大正相關,所以舞會的情緒爆發才會導致難以挽回的悲劇。


不論是看電影還是書的過程,我都忍不住想到近期爭議極大的「心跳法案」。雖然提案的人跟支持者一字排開都來自泛基督教團體,但身為基督徒,我個人極度不齒這個提案的出發點。特別是看到其中一個論點是希望「提升生育率」,真的是讓我感到嘆為觀止。

為什麼這些人就是看不清,其實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因素影響生育率的下降,提升的前提完全在於要先破除這些令人卻步的障礙。光是喊一句「生下來政府幫你養」很容易,但其中的詳細配套政策到底該歸誰管?

說回到電影本身,雖說是虛構的情節,但我覺得它非常誠實地描繪出了,一個女性不是出於自己自願生下孩子後,對於媽媽跟孩子各自的影響。

那些喊著要維護胎兒生命權而想用法律的力量禁止墮胎的人們,究竟有沒有考慮過母親的感受?甚至更長遠一些來看,看似生命被保護而得以來到這世界的孩子長大後,真的會感到幸福嗎?還是會寧可自己當初不要被生下來?

以上還只是我看到電影提出的其中一個議題而已,其實霸凌跟人際排除的問題也很值得探討,不過今天我想先分享到這,其他的就等之後找機會再談吧~~~(感覺很適合開個讀書會來聊啊XD)

原文寫於 Nov 6, 2019,內容經筆者微調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