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kaloga6701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中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中,为何会有纹身后才是成年人的说法?

kaloga6701
·
·

斋小晗2020-10-09 17:31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曾有过纹身的历史。无论是亚洲、南北美洲、非洲,还是大洋洲众多岛屿上的土著居民,以及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先民都有纹身的习俗。

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一直盛行纹身,不只是单独某个或某几个民族,而是几乎所有的少数民族都存在过这种现象和习俗,表明纹身是普遍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产生、发展、流行和传承的。

古人对的纹身的认知非常复杂,这是我国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心理特征的一种外在表现,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个独特范畴,寓含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深刻的文化意蕴。

一、源远流长的纹身艺术

上古时期,有一个统称为"百越"的大族群,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和南方广大地区,历史优久,支系众多。

他们普遍喜爱纹身艺术,春秋战国时即记载有"纹身断发"、"被发文身"之说。

秦汉之后,"百越"人与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逐渐融合,形成许多支族。会来的壮、布依、傣、侗、仫佬、水、毛南、黎等民族,大都与"百越"族群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1海南岛黎族人民喜爱纹身艺术的历史颇为悠久,汉武帝时设置"儋耳郡",晋《交广春秋》记有朱崖、儋耳二郡人皆"披发雕身。"雕身也就是纹身。

黎族妇女特别喜爱纹面,谓之绣面女。也有刺纹部位遍及颈、上身、手臂和腿部的。

2壮族主要分布于广西、云南、广东、贵州以及湖南等地,依然保存着古代百越纹身艺术的遗风。壮族先民主要在额头、手腕或胸脯上进行纹身,多采用牛、蛙、鳄等动物以及日、月等形象。

3台湾高山族源自我国东南沿海的闽越,族人普遍绘有纹身。隋时就有在手臂上刻画似虫蛇之类的花纹图案。

明代高山族无论男女都爱在手足刺刻绮丽多姿的花纹图案,认为是华美的标记和光荣的象征。

4傣族更是盛行纹身以及以龙为图腾崇拜的习俗。唐代因其特征称傣族先民为"绣脚蛮"、"绣面蛮"。

傣族纹身主要为男子,但也有少数傣族妇女纹身的现象。

少数民族每个民族、每个人的纹身的程度都不一样,有的仅在手腕上纹刺一个或几个符号、几个字,有的纹刺多种图案。

花纹主要有几何图案、鸟兽、花卉、树木等,甚至还有八卦经文、符咒、傣文、数字、自己名字之类的文字符号。

二、何以爱纹身

南方各少数民族因所处环境和文化发展的不同,其纹身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各不相同,即使一个族群内不同部落间也会产生差异。从其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渊源看,主要是:

1图腾崇拜的神秘吸引

图腾是印第安语的汉语的音译,意思大致是"他的亲族",它的外在表现为一个氏族标志或图徽形态。

古代先民认为自己氏族的祖先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它物体,因为这种特殊的亲缘关系,将其视为亲族。

并把他们的形象刻画在自己身上,形成一种特殊标志,希望自己所崇拜的图腾神灵常附于己身,受其庇护。

其中,古代越人因为"常在水中",为避免受到蛟龙的伤害,就在身上纹上龙的图案,把自己装饰成"龙子"模样,这是龙崇拜在人体造型艺术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闻一多先生认为龙是蛇类变种,龙的基调就是蛇。蛇是"似龙型"的原生图腾,古代越族一些氏族和部落的龙崇拜与蛇图腾是一脉相承的。

古代少数民族纹身艺术的花纹图案,最吸引人的是各种组合纹饰。一般以夔纹为主体,模拟出云彩、雷电以及卷曲形状的蛇的形象,主体花纹多刻画于人体的明显部位。

反映出少数民族蛇图腾崇拜的观念,并间接反映出他们的生活习俗特点。

海南岛黎族支系"美孚"人喜欢在身上多个部位刻画蚺蛇状花纹,为"蚺蛇美孚"之称。台湾高山族各个支系以多种动物为图腾崇拜对象,其中最突出的是蛇图腾。在蛇类中尤以百步蛇最受崇拜。

在纹身的几何形纹中,各种纹样均从百步蛇背上茶褐色三角形班纹演化而来。

龙蛇图腾神话在傣族的纹身艺术上也得到充分的反映,西双版纳傣族传说祖先是龙,他们在两条腿纹上鱼鳞状表示龙壳。他们还认为扮成"龙子"能够避意外伤害。

古代少数民族通过将龙蛇图像纹在身上,来表达对龙蛇图腾的崇拜信念和神圣的情感。与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的结合一起,图腾被赋予了始祖和庇护者的文化意蕴和表象。

2迷信思想的压力导致

古代先民因科学知识贫乏,在对世界起源和人类存在的思考中,产生灵魂不死思想,并衍生出万物有灵观念。

原始纹身艺术就是基于万物有灵观念而产生和发展的。古代少数民族企图藉此避免妖魔鬼怪的危害,或者祈求神灵保佑,吉祥幸福。

黎族姑娘出嫁前纹面就是源于迷信观念,她只有纹上男方家的图案,才成为男方家族成员之一,男家祖宗的灵魂才能认识并保护自己的子孙。

黎族习俗还规定男女出生一周岁时纹身,以求得祖宗灵魂对子孙的承认。这其实就是灵魂不死观念支配下的祖先崇拜。

台湾高山族支系中有人形纹或人首纹图案,既是族群标志,也包含着对祖宗的崇拜。泰雅族传说中有神灵教导他们纹身避免夭亡的传说,神灵成为人们纹身的精神支柱。

傣族有不纹身,死后祖先不相认的传说。佛教传入并被信奉后,纹身艺术逐渐纳入佛族的轨道,日趋宗教化。

纹身艺术逐渐变成佛教造型艺术题材中借以宣扬佛教思想内容的手段。

3享有权利地位的成年标记

纹身断发是古代少数民族具有特殊意义、普遍盛行的成年标志礼仪。

古代少数民族中一些氏族或家族规定,青少年达到一定年龄阶段,要举行仪式并在身上刻画本氏族或家族传统的花纹图案作为标记。

纹身后才是成年人,才能享有公认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利。海南岛黎族妇女以绣面作为成年的标志"其绣面也,犹中州之笄也。"

黎族规定妇女在十三、十四岁时人人都必须开始绣面,并作为支系的标志。台湾高山族的许多支系都以纹身作为成年的标记,男女进入成年阶段都必须纹身

它标志着人生已进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提高社会地位、拥有氏族和部落成员的一切权利和义务的重要阶段。

傣族男子纹身一般在十三岁至二十岁之间。只有经过纹身,他们才算正式成年,才能获得同族群体的认同和尊重,享有婚恋、议事等权利。有的民族甚至有不纹身,不能嫁娶的习俗。

4荣华富贵的观念追求

原始社会那些立过重大功绩、英勇善战、杀死敌人数量较多的人会受到普遍尊敬和高度颂扬,这时,他们有权利用纹身的方式把这些荣誉历史刻画、记录在自己身体上,作为荣耀标志。

阶级社会出现后,纹身又逐渐变成社会地位、等级关系以及富贵贫贱的标志。古代越族中有在手臂上刺纹获得荣誉与遵守信约或盟誓的表示。

黎族的纹身图案多有特定象征意义,他们用铜钱纹象征"财富","田"字形纹、谷粒点纹、泉流纹象征"福气"。

双线纹象征"保平安",树叶纹图、槟榔树纹图等象征"护身"。这一切可归纳为荣华富贵观念的体现。

黎族还规定奴婢不得纹面,由此可见,当时黎族纹面已有身份贵贱的等级之分别。

对于泰雅族而言,纹身等于一种荣誉勋章的标记,族里男子刺颐是获取敌首后方能取得的资格。女子刺脸是完成上衣浮纹的纺织后才获得的资格。

高山族的纹身在明清以后成为贵族的特权,甚至以纹身的部位和花纹图案来区别门第和个人尊卑的高低。

排湾族男子只有贵族家系出身的才可以纹身,卑南族人更是严禁平民纹身。

有时古代少数民族还用身的颜色来表示身份高低,如傣族平民百姓通用紫色和黑色,只有土司、大头人有权用红色。

5审美意识的内在促动

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就已有审美意识,他们用矿物、植物或其它天然颜料,在人体上绘成各种较规范的花纹图案雏形,代表着原始人对人体装饰美的初步认识

到了新石器时代,绘身演变和发展为纹身,纹身之初具有"实用"价值,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装饰艺术。

原始时期古代少数民族的审美意识对纹身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有重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和自然环境改变,以及生活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纹身艺术对装饰美的追求越来越突出和明朗化。

台湾高山族以纹身为"华美"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在高山族泰雅人纹身起源的神话中,就有女子"刺面必会转美"的传说,全族形成以纹身为美的习尚。

黎族和傣族民间都认为纹身是美的表现,若不纹身则难以嫁娶,甚至终身独处。男女两性的吸引和相互爱恋,是建立在纹身可增加美感的基础之上的,在他们的共同文化心理认知中,纹身能够吸引异性的注目和欢心,能够产生美和性爱的共鸣。

古代少数民族纹身形形色色的花纹图案,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古人把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直接感触到的事物或现象,通过一种形象化的或模拟的图案,在纹身艺术上再现出来。

三、小结

古代纹身艺术跨越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时期,遍布在广阔的地域内,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古代民族一个独特的审美范畴。

纹身作为古代一种特殊的人体装饰艺术形式,是由古代各民族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机制所支配的。

而审美意识和文化心理机制归根到底都是由各民族的社会环境、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生产关系所决定和制约的。

因而,古代纹身艺术就具有突出的民族心理特征和鲜明的民族审美意识倾向性,带有极为强烈的历史时代烙印。

参考文献 :

《古代社会》;

《民俗学》;

《信念的活史:文身世界》

文/朱竟年


CC0 Lice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