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墻裏的人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万物皆成灰烬

墻裏的人
·

【一】

2020年,注定是以一种让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开启。在病毒、瘟疫和死亡的威胁下,相当一部分人将失去过去正常的生活,被迫将生活范围局限到最小,才能给科学争取更多的时间,驱散恐惧,让人类得以继续生存,避免陷入混乱与疯狂之中。

这是宏观上的生存,而在微观上,具体到每个人的生活,互联网恐怕将是支撑人们活下去的最大希望。困居斗室,用什么取得赖以生存的物资?互联网提供了最好的方法,人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头,在方寸屏幕上点击几下,就会有人将所需送上门,不用外出,不用排队,不会聚集。在互联网的支撑下,社会即便原子化,人们依旧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有鉴于此,我不得不赞叹,互联网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说来也有些唏嘘,到现在为止,我也算是有20年网龄的网民了,从当年的论坛版聊、QQ聊天室到校友网、博客,再到现在微博微信短视频,从文字MUD,到UO,到石器时代、传奇,再到现在的吃鸡、steam、王者荣耀。从8848,到卓越网、亚马逊、天猫京东、再到现在的微商与拼多多。那是一个充满清新气息的时代。人们不需要出门,只需要坐在电脑前,点击鼠标,敲打键盘,就可以和全世界的人交朋友,前进前进再前进,互联网让空间和时间不再成为交流的限制。也因为如此,互联网让中文世界焕发出了极强的生命力。几年前,让我们傲然于世界之林的新四大发明,除高铁外,无一不是互联网世界的产物。仿佛就在一瞬间,互联网无比的创造力让我们在面对领先数十年的其他世界时,突然有了骄傲的资本。

【二】

互联网的本质其实很简单,用内容和服务吸引人们浏览,驻足,再将人们贩卖给广告商,即便到了今天,世界上最伟大的互联网公司谷歌的广告收入也依旧占据总收入的绝大多数。所谓的大数据,最根本的目的,也只是将我们的过往行为数据化,预测我们的需求,制造更酷炫的内容,推送更精准的广告,提升转化率。

可以这么说,互联网就是一个没有任何限制的媒体,它把二次售卖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报纸、广播、电视这些前辈都无法与其比肩,但内容的好坏仍是它生存的根本,因为只有内容才能吸引人们,制造流量,形成生意,带来其他的可能性。

昨天,知乎的算法推荐给我一个新问题,发问的人似乎是看到了中文互联网面临的新问题,他问道:

中文互联网的产出在渐渐枯萎吗?

看见这个问题的一瞬间,我才猛然意识到,在中文互联网的世界,优秀的内容似乎已经越来越少,尽管我们时不时还是会看到不少好内容被疯狂转发,刷爆大家的朋友圈。但是,我们接触的信息,二手的越来越多,转载的越来越多,编辑的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再是山珍海味,要么味同嚼蜡,要么如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其实,想好好做内容的人不在少数。可是,在现实面前,也难免被打击的体无完肤。比如,昨天的「回形针paperclip」。

【三】

这是个我关注已久的科普团队。他们的大多数推送和更新,大多找到了人们最为关注的兴趣点,再将枯燥的数据转换成新鲜、有趣的可视化图表,让人们用最快的速度了解事实,掌握知识。

但即便如此,「回形针」仍然“翻了车”。在昨天推送的视频中,有一部分人愤怒地认为,「回形针」将巴西雨林被过度砍伐的原因归结为中国人吃肉太多。愤怒的人们,又重新干起了挖坟的事儿,并居然“成功”找到了他们所认为的「罪证」。那就是,在它过去某个视频作品中持续仅有二分之一秒的画面中,常见的地图不够完整。

罪证既然找到,那一拥而上打死它就不是罪过了。毕竟,在某些语境下,这是一个不能触犯的底线。

这样的事情,在中文互联网中,早已经习以为常。任何内容的创作,都需要与一套严苛的标准对照,仿佛只有完全没有错误,才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供人们消费使用。但这个标准,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文本与范例供人参考。

这样的后果是,针对于同一个内容,标准的模糊造就了一种分歧和对立:有人说,这样的内容也要封?有没有搞错?而有的人则认为,这样的内容也敢发,怕是活腻了。

不走运的是,自认为掌握规则和标准的人,往往都是偏激的阴谋论者,他们善于用工具和规则,打击与他们持相反观点,引起他们不适的内容。

趋利避害是天性,内容生产者也不例外。惹不起你,我还躲不起吗?所以,一切中文创作都要以安全为前提,不能踩中任何一条红线。你不会不要紧,有人会教你。当你的创作被红色的惊叹号替代的时候,当有人在你的创作之下留言评论说:你这个言论涉嫌XX,我已举报的时候,你就会马上意识到,自己踩了红线。

你会不会害怕,并且在下一次的创作中,不自主开启自我审查,试图让内容更加符合模糊的标准?面对这个问题,所有人做出的选择都会高度的一致——人们开始字斟句酌,避开敏感词,调整观点,让它看起来没那么尖锐,甚至干脆放弃观点,迎合需求。

马克思曾说:当你能够想你愿意想的东西,并且能够把你所想的东西说出来的时候,这是非常幸福的时候。但是,当我们因为担心本是一件孤立的事件被无限发挥,牵连无数时而被迫开启自我审查,恐怕才是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没有之一。

你看,模糊的标准和所谓的政治正确的力量如此强大,让我们每个人都避无可避。在这力量的阴影下,万物皆成灰烬。


原文写于2020-03-22

我是生活在墙内热爱写作的自由主义者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欢迎拍拍手。

我会慢慢把墙内的文章搬运过来,在这里重新开启我没有自我审查的写作。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