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层下流学
水往高处走,人往低处流
有句古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然而稍微有些地理常识,就会意识到这种说法的片面性。
看得到的水组成河流,往低处流,流向大海,但看不到的水却在借着水汽蒸发,往高处走。
只有这样才能构成循环,否则山上的水全都流干了,就不会再有流动了。
人类则与水刚好相反。人们看到的总是一些往高处走的,但阶层下流才是更多人的常态。只不过人们不喜欢阶层下流,所以才有意无意的选择性忽视。
人类和水流一样,有上有下,才能构成循环。
嫡次子
大学生回乡创业月入百万的鸡汤,人们都喜欢看。历史太过客观真实,人们不喜欢读历史。
自从周朝开始,王族就有一套众所周知的继承体系。嫡长子继承王位,然后嫡次子以后的,按照诸侯,卿大夫,士的顺序,下降一级。
士的嫡次子怎么办呢?就变成一个普通人了。
古代生育率高,死亡率更高。而这个死亡率自然是阶层越高死亡率越低,结果就是普通人比王族更快地死掉。
农业社会的人口,发展到极限的时候基本是保持不变的。在这种状态下,加上继承制度的结果,就是王族的人不断地变为普通人,原本的普通人不断地绝后,形成整个社会血脉的纯净化。
这种纯净化的极限,就是整个社会都变成国王的家系,也就是所谓的氏族。在农业社会以前,这种氏族是非常普遍的。
自我绝育
这是农业社会的模式,到了工业社会又是另外一套。
贵族由于生活无忧,可以放心多生;平民需要每天在工厂劳动到深夜才能维生,甚至本来处于生育年龄的女性也逐渐开始进入工厂工作。
人与人之间由于过大的工作压力,矛盾频生。本来只需要父母随机指定的婚姻在这个时代变得异常复杂,离婚率年年飘升。
即使是有幸走到婚姻殿堂里的,在生育的时候也要瞻前顾后,吃穿,学校,培训班,每一笔都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开支。不少人因此就选择不生育了,实在养不起。
虽然表面上看工业社会的生活水平变高,但人们的工作时间反而更长,生育率也因此变得更低了。
从物理层面加速死亡,变为了从经济层面阻碍生育。
而农业社会变成工业社会的过程,叫做经济奇迹,现在每个比较发达的国家都经历过一次。
这个过程中,先是经济发展降低了死亡率,然后社会人口突然增加,也就是所谓的婴儿潮。然后生育率随之降低,在新的人口数量上重新建立平衡。
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同比例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数量。因此他们之间竞争得头破血流,但总而言之这个时代是有上升机会的。但当这些多出来的人口变老之后,在新的平衡下,机会消失了。
唯有在奇迹的过程中,才有可能实现阶级提升,但奇迹是不可持续的。那些后奇迹时代的国家,没有一个不被形容成彻底阶级固化的。
计划性阶层流动
说到现代的中国,很多人说经济腾飞是改革开放的原因,或者加入WTO,搭世界经济的便车,GDP年年增长。但中国人能在社会里进行阶级提升,最大的原因却是计划生育。
独生子女一代的人们提到计划生育,总是想到超生罚款,想到自身缺乏姐妹的孤独。加上中国现在的确面临了人口问题,所以人们都以为计划生育是个失败的政策。
但人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计划生育执行最坚决的是统治阶级内部。是这一点给他们带来了仅有的阶层提升的机会。
假如统治阶级还像他们上一辈一样一人生十个孩子的话,平民的孩子是半点机会都没有的。每个权力的位置都会由上一代的十个继承者之间竞争,普通人连自己本来的位置都保不住。
正是因为计划生育,每个权力的位置变得不到一个人去竞争。因而,这些位置有一小部分空了出来,留给普通人去阶级提升。而由于每个人都计划生育,越到底层,权力空缺的比例就越大,因此每个人都获得了阶级提升的机会。
这一小部分的空间,激发了整个国家的创造力,因此才创造了经济奇迹本身。
然而,这样的机会自然是一去不复返。因为这种政策每个国家也就只能用一次,过后就是不可逆转的少子化问题。养老,特别是统治阶级养老的巨大负担将会拖垮整个社会,完全抵消本来可能产生的阶级提升,回到阶级下流的模式。
现在,计划生育政策已经结束,这个国家已经正常化了。
结语
人们喜欢讲阶层固化,说得好像他们有那个本事往高处爬一样。通常这些人都喜欢提努力,提拼搏,似乎这样才能找到人生的价值。
但是,归根到底,成功的人靠的从来不是自己,只不过是因为赶上了经济奇迹的时代。而他们的后人以为能和前人一样,实在太过飘飘然。奇迹是不可持续的。
当一切回归正常的时候,向高层爬升的渠道就再也不会存在。逆趋势而为总归是事倍功半,自取灭亡的。
而阶层下流,将会重新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届时每个人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阶层不下滑,也要拼尽一生的全力。
还不如顺应主流,好好享受,接受自己阶层下流的必然命运。这样一来,自己和其他人减少竞争,反而能挤得不那么头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