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人被洗脑了——关于脑洗度的量化尝试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争辩双方吵的脸红脖子粗,互相攻击对方被洗脑了,Matters上面当然也未能免俗。然而问题在于,这时候“洗脑”仅仅是作为一种攻击对方的武器被使用,只是为了达到羞辱对方的目的而使用,除此之外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一个概念要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给予我们启发,就必须将其严格的定义,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设立量化指标,从而可以将其从模糊不清中拯救出来,以便论辩双方都有机会去证明自己的主张或证伪对方的观点。
因此,我决定用2020年的第一天来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对“脑洗度”给予精确的定义和量化指标。
第一步,我们先来定义下究竟何为“脑洗度”。字面意义上,就是一个人被洗脑的程度。当A攻击B被洗脑了的时候,A的意思是说B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只会用别人灌输给他的思想来进行表达和交流。在这里,思想既可以是忠于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是西方民主万岁,重点不在于是何种思想,而在于被洗脑者只能够照搬别人灌输的思想来进行认知(无论是进行事实上的判断还是价值上的评价)。不过显而易见的事实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可能完完全全是用自己的思想去进行认知。比如我对中文的认识,那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别人教我的。我现在正使用中文进行思考和写作,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说我被洗脑了,这显然是荒谬的。又比如当我用“大男子主义”这样一个概念去评价北大那位逼得女朋友自杀的学生干部(见拙作“风俗店里的早稻田大学生和贞节坊下的北大学生”)时,“大男子主义”这一概念及其背后的价值观显然也不是我发明的,我只是接受了这一概念并将其用于评价他人。所以,如果用我们表达时究竟有多少是来自他人的思想来衡量被洗脑程度的话,恐怕几乎人人都是严重的洗脑受害者。显然,我们必须使用其他标准来定义脑洗度。那么,究竟该如何去拣选这种标准呢?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认知图。
如图所示,作为认知的主体,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必然是不同于真实世界的,无论是通过怎样的认知方式,最终形成的都是“我的世界”,也即认知主体对所处世界的一切判断。而假如排除掉神启之类的特殊认知,构成“我的世界”的认知途径只有三条,那就是图示中的①②③④条。
①表示认知主体通过与“真实世界”直接发生联系从而得出判断。比如我吃了一块巧克力,味觉告诉我很甜,于是在“我的世界”中,就有了一条“这块巧克力是甜的”这一认知。如果我吃过很多巧克力,我便会归纳出“所有巧克力都是甜的”这一认知。
②表示认知主体通过向“他人世界”学习来获得对“真实世界”的认知。例如我从来没有吃过巧克力,但是因为我的好朋友告诉我说巧克力很甜,然后我也相信了,于是在“我的世界”中也就出现了“巧克力很甜”这一判断。
③表示认知主体不但与“真实世界”直接发生了联系,而且也从“他人世界”中进行了学习,最后经过自己的分析来得出结论。还是以巧克力为例,我虽然已经在书上看到巧克力都是甜的说法,但是我并没有因此就相信,而是自己亲自去尝了之后,才得出判断“巧克力都是甜的”。或者反一反,我虽然吃了一块巧克力,并发现是甜的,但我并不确定是否所有巧克力都是甜的,因此又去问了其他人的感受,发现他人的感觉也是如此,于是得出“巧克力都是甜的”这一结论。
④表示认知主体虽然没有与“真实世界”直接发生联系,但是在“他人世界”中通过比较利用不同的信息,并运用逻辑推理来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例如我没吃过巧克力,但是看到巧克力包装上的配料表里有白砂糖,我又知道白砂糖是甜的,因此推出巧克力是甜的这一结论。当然,还有些知识如地球是一颗行星,地球绕太阳转等,虽然未经我的推理检验,但这些已经被验证了,所以也可以归在④里面。
很明显,这四条途径所获得的认知对应着三种不同的认知态度。如果一个人所获得的认知完全是从第一条途径而来,也就意味着他除了自己亲自去体验感受之外,不相信一切他人的看法意见,因此他的世界就是完全以“我”为中心的世界。而如果一个人的认知完全是从第二条途径而言,那就说明他是一个完全没有主见,只知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的家伙。这两个极端显然都是不可取的,最好的认知方式就是既要亲自去感受体验,又要借鉴他人的知识与看法,并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做出最终判断。但我们人生有限,不可能所有事情都亲自去经历体验,因此常常需要通过第四条途径,就是运用逻辑推理来得出判断。③④这两种认知途径显然都是要运用自己的理智去做判断,用康德的话来说,这就是“启蒙”了的认知态度。
那么,这跟我要定义的洗脑有何关系呢?很显然,由途径②获得的知识就是被洗脑后的知识。
举例来说,我曾经在某河南农村调查当地学生对日本人的看法,几乎所有孩子都异口同声地说日本人都是坏人。他们从未接触过任何一个日本人,也没接触过与日本人相关的事物(如日漫)。因此这一看法就只可能是从大人那里得来的,并且被孩子们所相信,纳入到“我的世界”之中。我们可以说,在评价日本人这方面,这些孩子被洗脑了。
回到“脑洗度”这一概念,如果我们可以准确的对一个人的知识进行判断,看出其获得知识的途径是属于①②③④中哪一种,那就可以得出“脑洗度”。极端来说,假如一个人的知识完全都是从途径②获得,那么他的“脑洗度”就是100%。现实生活中当然找不到这样的例子,但是在小说《美丽新世界》却可以。在作者赫胥黎所虚构的世界里,人们还在胚胎期就被不断灌输各种知识,那样的人当然就是100%的被洗脑了。
判断②其实不难,一个人如果只是在简单重复他人的观点,基本就可以判断其被洗脑了。难点在于④,因为很多被洗脑的人也会进行一定的推理,尽管其逻辑往往是无效的。比如以偏概全、因果倒置、错误归因等等,所以分析途径④中的逻辑有效性就成为必须的检验步骤。
好了,现在我们可以完成定义,所谓脑洗度,就是个体在认知世界并形成“我的世界”时,通过途径②来获得知识,或者以无效的逻辑来通过途径④获得知识,这两类知识所占的比例,即为脑洗度。
第二步,我们来尝试建立指标。首先,要想对一个人进行脑洗度的判断当然是不现实的,毕竟我们不可能将这个人所拥有的所有认知都罗列出来再一一去判定。因此,我这里试图测量的是一篇文章的脑洗度。而且,由于文学类文章大都是从个人情感出发来描述世界的,因此一般都不会有很大的脑洗度(除非是故意抄袭),所以我就直接将其忽略。我真正要用脑洗度这一概念去衡量的,当然是那些针对公共事件的评论文,比如在Matters上面最热门的那些时评。那么,我们又当如何来建立量化指标呢?根据我在前面的定义,我们可以用以下三个指标来判断。
1、来源于不同途径的知识数量,分别用①K,②K,③K或④K表示;2、从论据到结论的逻辑有效性,用L-T表示逻辑有效,用L-F表示逻辑无效。
先拿“可能这是我在Matters的最后一篇文章”来试试。
刚开始进入Matters,我还觉得只是区块上的一个非常不错的内容创作平台,但随着在Matters时间的延长,我意识到这是一个有问题的平台。①K-1
如果在Matters有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平台是一个“污蔑中国,制造谣言”的内容聚集地。①K-2这里有很多的作者,他们倡导着他们所谓的自由,然后说什么“中国人不配有未来”,“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是民主与自由”等。①K-3
每个人都有未来,只要还活着,有梦想无梦想都有未来。
我想说,真的民主和自由是以法律为基础依存的,而不是你今天想放火杀人你就去做。④K-1真正的民主与自由是不违背道德,不伤天害理的。④K-2
就好比美国一直说自己“民主与自由”,而枪械的泛滥导致每日都有人丧命。②K-1这就是民主,这就是自由吗?随心所欲,以别人的性命为代价来显示民主与自由吗?②K-2滚犊子吧!
其他国家和地区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投票权,那的确挺民主的,那是因为这个地区这个国家人口少。②K-3如果是选择领导人的话,选举的过程会很快完成。②K-4
中国人每个人也都有选举权,投票权,而为何又有人大代表呢,那是因为中国人口太多了。②K-5如果要完成一次选举,那会耗时耗力,而人大代表的好处就是代表人民行使选举权,投票权。②K-6
这样一个过程不是强迫性的,每一位人大代表都是人民自己选出来的。②K-7
而那些诽谤污蔑中国的人,他们真的亲身来过中国吗?他们体验过中国的生活吗?他们没有,即使有也是短暂的,更多的都是通过舆论媒体了解中国。②K-8这好比盲人摸象,摸到象腿说是柱子,真是可笑至极。
另外要污蔑中国,也拜托拿出证据来啊,而不是说着满口的谎言还很用心。①K-4这用中国的一句就叫做“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那些挤兑诽谤污蔑中国的人,好像你们很了解中国式似的,好想你们亲身经历了中国的发展历程一样,真是滑稽可笑。
如上所示,我对文章中每一句进行了标注,其中属于无关主旨或攻击型的语句用删除线划去,剩下的则按照我在定义中所描述的进行了分类。这些是对于知识部分的分析,接下来是针对逻辑。在一篇文章中,往往会有结论和支撑其结论的论据,从而构成了逻辑论证。当然,有些文章通篇都是断言,你压根找不到逻辑。下面的表格是对上文逻辑部分的判定。
好了,让我们总结一下:
该文一共有14个知识,其中4个来自本人与“真实世界”(Matters)的接触,10个来自“他人世界”,其中有8个是未经检验的,还有2个则属于无须论证的常识。另外,在该文得出的9个结论中,一共有4个结论进行了推理,然而推理是无效的。还有3个结论属于没有论证的断言。
所以可以得出,该文的知识有57%(8/14)是人云亦云的,而逻辑则有78%(7/9)的无效。关于这些数据最终如何折算成脑洗度我还没想好,不过反正是游戏之作啦,大家随便看看就好。
昨天我还在朋友圈看到一篇奇文“2019,世界已改变,回首又一年”(出自公众号“数据吐槽中心”),顺手也拿其中一段来试试我的量化模型。
二战后一直到80年代末期,媒体上每天讲述的就是“和平”与“发展”。②K-1虽然美苏冷战一直在持续,但毕竟没有真正的大规模流血。②K-2世界各地都可以供人安全喜乐的旅游,并由此诞生了第一批的专业旅行者,他们靠贩卖自己的旅行见闻就能活得多姿多彩。②K-3即使各国之间的贫富差异很大,然而每个人都对未来充满希望。②K-4非洲国家在欧美乃至中国的援助之下正在展开波澜壮阔的基础设施建设,幸福的生活似乎唾手可得。②K-5中东国家虽然一步步的走进军阀政治的深渊,但是民风开放,妇女可以穿着小短裙上街,极端思想也尚未蔓延开去。②K-6东南亚各国经济蓬勃发展,一会儿诞生一条新的小龙。②K-7南美洲各国则普遍富得流油,媒体上称呼一个人富裕,就会形容他是一名阿根廷人。②K-8中国在70年代末期终于结束了各种运动,开始融入这个繁荣的全球经济大家庭,一起为了营建地球村而努力。②K-9
这一段是一非常典型的通篇都是既无来源又没论证的“他人世界”知识(作者显然不是那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而且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一共9个判断,几乎个个都包含着严重的以偏概全(我用删除线给标了出来)。
所以这样的文章瞄一眼就知道其脑洗度极高,可以立马扔到一边去的。
写到这里,突然觉得,如果我们看每篇文章都要这样去进行分析的话,委实也太累了,根本不可能推广么。唉,我还是承认第一阶段的努力暂告失败。还是等待人工智能的语言认知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找人编个程序让电脑来分析吧。至于各位如果觉得好玩,也可以利用这一方法来判断哪些作者的时评文还是值得一看的,而哪些作者的时评文则属于被洗脑严重,可以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