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孤独星球”的自白 lonely planet

nana西西弗
·
·
IPFS

小时候总盼望着长大后,去自由的探索世界。

小学时代的足迹,仅限于兵工厂的家属院区域,顶多和小伙伴们去到附近的山里“郊游”,或者周末时极不情愿的被父母领着去城中最熙熙攘攘的农贸市场里采购。那时,周末最欢喜的是,和父母睡懒觉、窝在床上看央视八台播出的《海外剧场》,还有偶尔父亲带我去看电影、看完去吃电影院旁边吃冷饮店的东西。当然去上街最爱的是在电影院门口驻足,流连于墙上那些张贴的大幅电影海报,认真的读着用粉笔字写的剧情介绍,有些装模做样,因为似懂非懂。平时并没有把心思用在好好学习上,上课就盼着下课去抢台子打乒乓球,放学后和小伙伴在空旷的废弃地玩耍、探索。每当听到轰隆的声音,我们会大呼小叫的喊着“是飞机来了”,那是飞机在上空驶过,我们使劲想要发现天空中飞机的身影,有的人会说自己看到了,可我几乎没有看见过,心里总是默默的羡慕那些能够看到的孩子。觉得他可真是幸运,不常见之物,难得出现,我却总是与之擦身而过。现在管那种情绪叫“Fomo”。 

后来发现电视机里的节目越来越丰富,从动画片到港台片,再到译制片,源源不断。初中的一位语文老师启蒙了我的文学阅读,近来一捋,每想到此,心里甚是感激。那时就顺着能找到的中外名著读了一些。中学时代开启了如饥似渴的阅读、观影,读能触碰到的报纸杂志、电影、书籍。图书馆、书店、音像店都是我常去之地,同时随身带着记录摘抄的小本子。

我的理想从战地记者到厨师、飞行员、护士再到战地医生(侠医),爱豆也从《封神榜》里的姜子牙到TVB剧里那些成功的职场女性角色,从光鲜的港台、日韩明星,到欧美流行文化里的明星。痴迷过《还珠格格》,也大爱《泰坦尼克号》,知道的超级英雄只有“超人、蝙蝠侠、蜘蛛侠“​。


大学时期,喜欢上用“Google”,有了它似乎网络世界里想要知道的,都能轻易的了解到,帮助我扩宽对世界的认识,及时的满足很多探索的欲望。

那时候一心想要去各地旅行,做个天涯为家、四处游历的背包客。泡过户外驴友的BBS,毕业时计划去香格里拉背包,做了详尽的旅行攻略,发帖子招人,准备约重庆地区的人同游,在收到一对情侣的加入后告知家人,他们得知后轮番上阵劝说,由于男同学们都忙于找工作无暇同游,最后出于安全考量,毕业旅行作罢。也有写博客,记录生活的点滴、分享喜欢的歌曲、宣发青春少女的细小情思。

读过的书籍中影响颇深的有,《西西弗的神话》《少有人走的路》《野火集》《人生的枷锁》《生活之道》《娱乐至死》《南怀瑾文集》《在路上》《朗读者》《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霍乱时期的爱情》《醒来的女性》《那不勒斯四部曲》......看过电影、电视剧、动漫中影响颇深的则更多,有《辛德勒的名单》《入殓师》《美国丽人》《守望者》《虫师》《The Closer》《倒数第二次的恋爱》《本杰明巴顿奇事》《傲骨贤妻》《少年时代》《断臂山》《海上钢琴师》《进击的巨人》、宫崎骏作品(日本欧美居多)......喜欢过的作家有,库切、拜伦、爱伦坡、毛姆、阿加莎、黑塞、王小波、吉本芭娜娜、漆原友纪、春上椿树、米兰昆德拉、纪德、夏宇、王海桑、埃莱娜.费兰特......还有听得最多的电台节目——《子夜书社》,喜爱的主持人叶沙、已逝的刘苇先生......这是我的精神避难所。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按部就班的成为消费主义的奴隶。依旧想去看世界,却也还是限于读读别人写的游记。即使每年和爱人、朋友去旅行也相对有限。2017年办了护照,想着先去泰国玩玩吧,机票一直在看,旅行攻略也时不时去看,未遂……

时间过得太快,工作永远都做不完,年休假单位默认为职工自动放弃(由科室统一写自愿放弃的申明书),老公既不愿意配合假期也不乐意不带他一路去玩……如此一来,总想着还有时间吧,以后再去不迟。

到了2020年春节疫情的冲击,取消已定好的赏雪行程,作为医疗人员,我对时事开始了关注,从惊愕、疑惑、愤怒、埋怨、说服、觉醒、自救,期间充满了挣扎与苦闷,现在似乎开始平和下来。

 

2020年去北京进修半年的亚专业,在那边有浓厚的学习氛围,环境也相较家里容易专注。工作多年后,我重新发现了自己对于学习还有热情,也还有能力和兴趣。于是进修结束一返回单位上班,就申请读加拿大语言学校的网课,一边读一边申请加拿大的研文留学,意料之外的被拒签。认清现实,存款少、所选专业不对口、没有雅思成绩都是原因。

而且现在我的英语不足以让我在外面谋生,除了专业技能只在特殊岗位才有用处,我的其他能力就只剩下开车(如果也算的话)。自那次碰壁,我才真正认识到,原来出国并不是那么简单的自己想去就能去,还有签证这一关。我不服气的在某宝上找旅行社,飞快的办了尼泊尔、土耳其的电子旅游签证(都是半年期的)。可是在这段“禁足”的特殊时期,工作单位开始强制收缴“护照”,为了“统一管理”。

那时我恨不得,要不豁出去—先飞去土耳其再说。

可这一出去,不仅意味着丢掉工作,还会牵连家人。不仅要忍受与家人长期的分离、回国的高昂价格,还有在外漂泊的无依无靠、未知,更多的是我还没有准备好,还没有成长得足够强大。​我不敢舍弃原本的生活,让自己只身在外浮游。我的规划好明确的目标和路径才行,比如去留学、海外求职-工作,把自己完全的浸在西方的社会环境里面。无处不在的大数据监控和上报体制,回国的隔离更是费时长、价格昂贵。

 

留学、移民真的是我家庭现在的可选项吗,环游世界的旅行真的是我的潘多拉魔盒吗?

身边的人,有的正汲汲于事业发展,有的正期待开启婚姻生活,有的忙于麻将、网游、饭局,有的盯着孩子的学业-致力于考入名校,这些都无法吸引我。即使我和孩子、母亲去到海外,我和周遭的生活也仍会如此无聊吗?可在海外的日子,生存会是更大的挑战。可我想要的生存之上的云云,是否真的不是镜花水月呢?

网络上不乏靠炒币、做视频等获得更多自由维度的人,不乏对国际时事发表评论的人,油管上也有不少海外华人费尽心思劝大家出海的。这世界分裂着,国内的“清零”政策及各种折腾让我看不到希望,对孩子学校的教育、职场环境也只能是失语状态。我能做的是,健康的活下去、存钱、学好英语,哪怕渺小仍坚持记录生活。

77生在今年除夕夜生下的的大虎、小虎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nana西西弗读书,观影,晒太阳,睡觉,学英语,拍照,闲逛,瞎折腾,旅行,(超声医生)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

读《非理性繁荣》(第三版)罗伯特.席勒

与君知

关于那些遥远的梦︱看YouTube视频、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