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台灣大選觀察記
一
得知有機會去現場觀摩2020年的臺灣總統大選時,我頓時激動不已:那是一個觀察對岸民主政治的絕佳機會。在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的今天,這樣的機會實在是不可多得。
跟我這一代所有大陸人一樣,我出生成長在一個既政治高壓又去政治化的大環境下,從小學到高中接受著單一而強烈的國族教育。幸虧去了一個還有些許自由遺風的學校上大學,我逐漸完成了個人啟蒙,將前十八年被灌輸的國族觀念通通拋之腦後,這個過程緩慢、痛苦又令人興奮。
即使是在學生的資訊素養和自由意識可能是最好的新聞學院,我依然是其中的少數派。在這裏,“臺灣問題”可以討論,是否要統一臺灣卻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台獨”是所有政治標籤裏最堅硬和最不可觸碰的一個。
人們真誠地認為,大多數臺灣人都想回到祖國的懷抱裏,只有少部分“台獨分子”在阻礙著祖國的統一大業。這樣的人對臺灣是懷著美好心願和真誠祝福的,他們痛罵著“台獨分子”,卻從來沒有試著去理解那些“台獨”標籤下具體真實的個體。
我得承認,我對臺灣的歷史和現狀並不瞭解,只是略微知曉由1895、1945、1949、1987這幾個特殊年份所構成的臺灣史。為了迅速建立對臺灣的整體認知,我想到先去圖書館借幾本書回來看,結果發現圖書館裏關於臺灣的有價值的研究少之又少,尤其缺乏臺灣民主轉型的書籍。無奈之下,我只得借了幾本稍微像樣的書回去,對臺灣有了一個粗淺的認知:葡萄牙人與福爾摩莎,鄭成功與施琅,半個世紀的日治,二二八大屠殺,美麗島事件,臺灣解嚴,兩黨交替執政......
儘管機會難得,我在一開始就被告知此行具有一定的風險,需要考慮個人安全與其他影響,這種擔憂在本來要同去的一個夥伴因為其他事被行政拘留後達到了頂峰。
那段時間,我正在讀崔衛平女士譯的《哈維爾文集》,書中哈維爾的抗爭精神賦予我了勇氣和力量。哈維爾說,不要恐懼,不要害怕失去,極權政府維持政權的的手段之一就是讓人們感到恐懼和害怕失去。我們要“live in truth”,要在真實中有尊嚴地活著,要明晰壓迫的隱秘機制,把道德、良知和尊嚴作為我們的武器,而那就是我們無權者真正的權力所在。
二
到臺灣不久,我很快就見識到了臺灣人對大選的熱情。
在回酒店的捷運上,我們遇到了“韓粉”陳阿姨。聽見我們在聊大選,陳阿姨主動湊過來跟我們交談起來。口音透露出我們來自大陸。
“你們是過來旅遊觀光的嗎?”陳阿姨問。
“我們是特意過來參觀你們的總統選舉的,很羡慕你們可以選出自己的領導人!”我們笑著回答。
聽到這裏,陳阿姨熱情更甚,開始滔滔不絕地跟我們講為什麼要投韓國瑜。在此後的參訪中,每當我想要跟當地人聊大選時,就會特意提一句“很羡慕你們的民主政治”,一般聽到這裏,當地人對大選的表達欲就會被激發出來。
陳阿姨六十歲左右,打扮時髦,是一個堅定的韓粉。她和丈夫都是“外省人”,她的弟弟和侄子現在在大陸做生意,兒子則是在美國工作。自1996年臺灣實行總統直選以來,她每次都投國民黨候選人。不難理解陳阿姨的投票傾向,她在交談中多次批評蔡英文政府的兩岸關係政策讓臺灣的經濟遭遇困境。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陳阿姨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宣傳動員方式一點兒都不落伍:她加入了30多個LINE群組,總共有幾千人,裏面全都是韓粉,他們每天會在群組裏交流如何動員更多人投票,如何為韓國瑜宣傳造勢。
之後,我們想對陳阿姨進行深入訪問,無奈她以在醫院照顧姐姐為由婉拒。
為了感受選前暗戰,我們去了蔡英文競選總部,也就是民進黨中央黨部的的一樓。整個總部以一種綠色基調裝修,使用了卡通人物和卡通字體,給人以強烈的年輕感和生命力,嚴肅的政治感部分消散。像“2020,臺灣要贏”、“用好政績創造聲量”、“解決青年低薪,政府努力做”等競選口號印刷在牆上。
總部有許多退休的大爺大媽來做志工,他們都是報名後接受培訓再上崗,沒有報酬,主要工作內容為接待訪客和維持秩序。他們一律親切地稱蔡英文為“小英”,聊起“小英”就像聊起自己的孩子一般。總部還設有捐款箱,“用每一筆捐款,築成守護臺灣的牆”,訪客也能在這裏買到一些大選的周邊產品。
最吸引訪客的還是門口的三只導盲犬Bella、Bunny和Maru,它們是小英2016年從一所導盲犬學校收養的退休導盲犬。Bella、Bunny和Maru表情溫順,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任人撫摸,不少訪客與它們合影。志工介紹,它們已經12歲了,為它們專門製作的海報上寫著,“就像它們用一輩子守護著人類一樣,當它們需要照顧時,換我們來做它們的守護者!”
韓國瑜競選總部設在高雄,參觀完蔡英文競選總部後,我們緊接著去了位於臺北的國民黨中央黨部。
解嚴後的國民黨中央黨部已經不再戒備森嚴,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和支持韓國瑜的紅藍旗幟佈滿了總部大樓,一樓開放供人參觀,二樓及以上為辦公場所。在一樓不算寬敞的空間裏,孫中山的塑像占了相當大的一塊地,塑像上方的牌匾上刻著經典的“天下為公”,中間還立著一塊小小的“永懷領袖”石雕。
與蔡英文競選總部的活潑、年輕化迥然不同,國民黨中央黨部會顯得嚴肅古板得多,張貼著像“重返執政,革新團結”、“下架蔡英文”等宣傳海報。更明顯的區別是,國民黨中央黨部有更多的“民國元素”,大量的青天白日旗樹立在此,而在蔡英文競選總部,我沒有看到一面青天白日旗。
晚上,我去了韓粉在自由廣場上的集會。
自由廣場牌樓高30米,位於著名的中正紀念堂園區內,與中正紀念堂遙相呼應,是臺北市區內最大的牌樓。牌樓上的牌匾題字原為“大中至正”,2007年在陳水扁政府“去蔣化”背景下被更換為“自由廣場”四字。牌匾題字更換時,還曾引發過支持者與反對者之間的衝突。
那是我第一次切身體驗廣場政治。廣場上來了一百多人,不少人帶著口罩,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但年輕人數量明顯少於中老年人。廣場周圍遠遠地站著一些員警維持秩序,許多攝影頭在拍攝晚上的集會,有的還在臉書上直播。
站在舞臺上發言的主持人一直在抨擊剛剛通過的《反滲透法》,哀歎失去了言論自由,“請一定投票給韓國瑜總統,保衛我們的民主自由!”。另外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上臺發言時自稱,月初剛因為在臉書上發表政治言論被員警叫去做筆錄。
2019年的最後一天,由民進黨立委占多數的臺灣立法院通過了《反滲透法》,聲稱要藉以防範境外敵對勢力的滲透和干預,而目前稱得上臺灣境外敵對勢力的國家非大陸莫屬。不少人抨擊此法會讓臺灣陷入新的“綠色恐怖”。
一個五六十歲的阿姨舉手示意要發言。她拒絕站在舞臺上方發言,主持人笑著提醒,“阿姨,我們的攝像頭正在拍呢!”
“我不怕,我是美國公民!”阿姨氣勢洶洶地回應。
眾人大笑。
“蔡英文政府對大陸太強硬了,大陸人現在都不來臺灣觀光了,他們來我們才有錢,才能創造就業。蔡英文政府一直主張要臺灣獨立,臺灣本來就是獨立的,不要喊出來,要溫柔一點,這樣子對大家都有好處。”阿姨聲音洪亮,語速極快,不太像第一次在這樣的場合上臺發言。
我戴著口罩在廣場上四處走動,最後因風實在太大,沒等到集會結束就回去了。
三
2020年臺灣大選正式投票和開票是1月11日,按照慣例,此前的兩晚藍綠兩黨會分別在總統府前面的凱達格蘭大道(凱道)舉行造勢活動。
凱達格蘭大道全線位於總統府與景福門之間,曾為臺灣原住民凱達格蘭族居住地。凱道歷史上舉行了多次中華民國政府的儀式慶典,與不遠處的自由廣場同為臺北市集會遊行和群眾抗議的重要場所。
1月9日,韓國瑜在凱道先進行造勢集會。一出捷運臺大醫院站,我立刻被裹挾進了韓粉的人流中。像是歡慶盛大的節日,人們手舉青天白日旗,頭戴青天白日帽,身穿青天白日衣,三五成群地朝凱道走去。我下午四點到達凱道時,凱道至景福門之間已經站滿了人群,我只得站在很靠後的位置。國民黨後來宣佈,當晚凱道造勢集會的人數突破了百萬。
樂隊,歌手,航拍器,大螢幕,主持人串場,若不是不斷揮舞的青天白日旗和震耳的競選口號提醒著我,恍惚間我還以為自己置身於一場盛大歡快的演唱會。
“下架蔡英文!”“下架民進黨!”“韓國瑜凍蒜!”“凍蒜凍蒜韓國瑜!”“中華民國萬歲!”“保衛中華民國,保衛民主自由!”跟著主持人嘶啞的怒吼聲,廣場上的人們一邊揮舞旗幟,一邊齊聲喊著口號。身處在幾十萬人群中,個體很容易被感染上狂熱的情緒。可我永遠是個局外人,沒跟著呼喊口號,呆呆地站在那兒冷眼旁觀周遭狂熱的世界。前面的大伯見我手上沒有旗幟,便熱情地遞給我一只,我接過來,偶爾也跟著他們一起揮舞。
當天來凱道的支持者多是從全島各地趕來,也有不少是持別國護照特意回來助選。我瞭解到,靠近舞臺前排的人們是前一天晚上便來到凱道等候。當晚,吳敦義、馬英九、連戰等國民黨內大佬紛紛前來助陣,我沒有等到韓國瑜現身,花了半個小時從擁擠的凱道上離開。
第二天晚上是蔡英文在凱道的造勢集會。如果你連續兩晚都來到凱道造勢現場,很快就能觀察到一些強烈的對比。
首先是世代分裂。去凱道造勢的韓粉多為中老年人,放眼望去,我幾乎找不到一個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而參加蔡英文造勢活動的各個年齡段的人都有。在這次大選中,世代分裂特別明顯,我聽說有些年輕人為了不讓爸媽去投韓國瑜,會藏起他們的身份證;也有子女會在投票期間帶父母出去旅遊,以一票換兩票;就連我離開臺灣前去聽的一場livehouse上,樂隊主唱也在吐槽自己媽媽是個韓粉,她也沒辦法說服媽媽不投韓國瑜。
國民黨正在失去年輕世代。在臺灣大學念書的朋友告訴我,她身邊的同學一律都投蔡英文,學校很多社團都是“深綠”。跟我們交流的臺灣媒體精英在選前對蔡英文連任充滿信心,他們吐槽,“國民黨很保守,實在不受年輕人待見。他們實在是太爛了,真的扶不起來。”
根據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在大選前一個月進行的社會意向調查,72%的青年世代(40歲以下)傾向投票給蔡英文,而支持韓國瑜和宋楚瑜的加起來只有28%。在四十歲以上的選民當中,有54%支持蔡英文,與整體選民比例其實沒有很顯著的統計差異。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的研究員分析,“雖然面對薪資、就業或住宅問題,臺灣社會的青年世代,尚未對執政黨以選票表達不滿;反而青年世代對國民黨的兩岸政策、反年改、反同婚或對韓國瑜形象的抗拒,遠超過年長世代。”
其次是身份認同的撕裂。在韓國瑜的造勢活動上,人們呼喊的口號是“保衛中華民國”,青天白日旗隨處可見;而在另一邊,沒有一個人舉青天白日旗,凱道上全部是支持蔡英文和民進黨的綠色小旗,呼喊的也是“保衛我們的國家臺灣”。國民黨要保衛的中華民國從1912年起算,而民進黨眼中的中華民國則起源於1945年臺灣結束日治時代。
這次大選幾乎沒有政策辯論,沒有經濟與民生的討論,取而代之的是雙方對“亡國感”(諧音“芒果幹”)的激辯。2018年時,蔡英文還因其執政不利飽受批評,不料一年之內“亡國感”衝擊全臺:2019年1月,習近平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上提出包括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探索一國兩制臺灣方案等5項對臺原則,並重申不承諾放棄對臺使用武力;3月,韓國瑜現身香港中聯辦;6月,香港反修例運動讓臺灣人擔憂“今日香港,明日臺灣”。
藍綠兩方陣營支持者都有強烈的“亡國感”,不過雙方擔憂要滅亡的卻不是同一個“國”:藍營支持者批評蔡英文政府對大陸的強硬姿態,擔憂中華民國朝不保夕;綠營支持者指責韓國瑜當選後會親中賣臺,臺灣作為事實上獨立的國家將被吞併。
在1月10日晚凱道造勢大會上,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對韓國瑜陣營的“捍衛中華民國”之說提出了批評,“韓國瑜說要捍衛中華民國,但是習近平說九二共識只有一個中國,根本沒有中華民國。要捍衛中華民國,必須先守護臺灣。”最後登場的蔡英文則旗幟鮮明地表態:“告訴全世界,臺灣絕不接受一國兩制!”
事實上,藍綠兩黨都反對一國兩制,所不同的是,蔡英文自上臺以來就表態不承認“九二共識”,韓國瑜則表態支持“九二共識”。“九二共識”表明北京和國民黨都支持“一個中國”,只不過在大陸的語境和宣傳下,“一個中國”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在國民黨的認知裏,“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即馬英九所說的“一中各表”)。
同一片土地上,有著不同的亡國感,每個人都可以指責對方,每個人都在擔憂自己的國家滅亡,身份認同的撕裂勢必還將影響此後的臺灣大選。
四
1月10號晚上24點,所有的宣傳造勢都將停止,即使是在社交媒體上拉票也不行,違反者將受法律處罰。
我們所住的酒店到附近捷運口的狹窄巷子裏就有一個投票點,每個選民拿著身份證可以領到三張選票:總統票、立委票和政黨票。我早上九點到投票點的時候,前來投票的選民已經排起了長隊。他們拿身份證領到選票後,在投票點入口取出電子設備,然後在裏面的帷幕遮擋下寫下自己的選擇,最後將選票分別放入三個不同顏色的箱子裏。
投票點十分安靜,秩序井然,外面站著幾個員警維持秩序。一名中年女性帶著一位80多歲的奶奶前來投票,奶奶告訴我,她身體不太好,走路需要人攙扶,但每次選舉她都會來投票。
投票開始後,所有的狂熱都已消散,所有熱情的臉也都冷靜下來,街角又恢復了平靜,遊客再次成為了廣場的主角。我也有了來臺後難得的空餘時間,於是再次走過中正紀念堂,走過自由廣場,走過總統府和二二八紀念公園。
下午四點,投票截止,計票開始。在逛了臺北若干書店後,我終於買到了心儀已久的高華先生的《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然後我跟朋友去了民進黨中央黨部外面的大街,舞臺早已搭好,數十萬人在此等候著歡呼勝利。
大螢幕同時直播總統票和立委票的得票數,每一名民進黨的候選人當選區立委,街道上聚集的人群就會熱烈地歡呼一次。我跟朋友到的時候,現場計票顯示,蔡英文已經領先韓國瑜超過一百萬票,此後韓國瑜再未拉近二者票數的距離。勝負早已分明,沒有任何懸念,如選前民調和媒體預測的一樣,蔡英文將連任總統。唯一的懸念是,蔡英文能夠贏多少。
我跟朋友擠在手持綠旗的人群中,身邊以年輕人居多。他們熱情地呐喊,興奮地揮舞旗幟,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證自己選出的新一任總統的誕生。我還比較克制,對即將到來的勝利沒有一絲激動之意,而我身邊在臺大念書的朋友好幾次止不住地落淚。“臺灣用3.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實現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沒有實現的民主政治”。我忘了是在哪兒聽到的這句話,只記得聽到時幾乎熱淚盈眶,我這一代人還有機會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嗎?
最終,蔡英文以自1996年總統直選以來破記錄的817萬張選票連任總統,得票率為57%,總體投票率也是創歷史新高的74.9%。在同時進行的立委投票中,民進黨也在總共113席中立委名額中拿下61席,保證了民進黨立委在立法院名額過半。
現場的支持者歡呼著勝利,“總統好”、“臺灣萬歲”“罷免韓國瑜”這樣的聲浪排山倒海般襲來。此時,我在想像,高雄現場韓國瑜的支持者又是什麼樣的心情呢?選舉結束以後,這種世代撕裂會在其他方面也鋪展開來嗎?
稍晚,蔡英文跟民進黨高層來到現場,發表勝選演講。她說:“中華民國臺灣,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員,我們願意與各國積極合作,共同承擔責任、共用繁榮,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對於大選裏重中之重的兩岸關係,蔡英文提出“和平、對等、民主、對話”八字訣,“這四個原則是兩岸要重啟良性互動、長久穩定發展的關鍵,也是能夠讓兩岸人民拉進距離、互惠互利的唯一途徑。民主的臺灣、民選的政府,不會屈服於威脅恫嚇。”
蔡英文發表勝選講話後,人群開始逐漸散去。我跟朋友也隨著人流緩慢地移動,卻又意外地捲入了一群香港示威者的隊伍中。他們高舉印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黑底白字旗幟,齊聲喊著同樣的口號,獲得了現場眾多臺灣人的支持。
在此次的大選中,香港因素成為藍綠兩黨角力的重要砝碼,民進黨造勢集會現場隨處可見香港示威人士。據端傳媒報導,部分在香港反修例運動中可能會被判刑的示威者以不用方式出走香港,以尋求短期或長期的庇護和逗留權,而毗鄰香港、航班眾多、簽證相對簡便的臺灣成為他們落腳的首選。蔡英文政府在不同場合表態支持香港年輕人和街頭抗議者,而韓國瑜親北京的姿態讓這些在臺的香港示威者感到顧慮和恐懼。
在上述臺灣中央研究院社會學所的民調中,臺灣社會有近七成的民眾支持香港的反修例運動。相關的民調也顯示,反修例運動爆發後,蔡英文的支持率直線上升。臺灣大選已經告一段落,香港又會走向何處呢?
離開臺灣前,我去花蓮看海,我找到了一塊鮮有人跡的高地,眼前的海景幾乎可以治癒一切。
正當我獨自走在下山的路上時,兩位挖掘機師傅主動停下卡車,提議載我下山。我欣然接受。在臺灣十幾天,我遇到過太多這樣的善意了,我也將會永遠銘記和感激2020年初的臺灣之行。
我跟兩位大叔聊起剛剛結束的大選,在我幾番追問之下,他們始終沒有透露自己投了誰。
“民主政治的核心之一就是分權制衡,國民黨正在失去年輕世代,以後民進黨會不會一黨獨大,永遠執政下去呢?”我向兩位大叔提出了這樣的擔憂。
“我們可以投票選出自己的領導人,我們有言論自由,不怕政治報復,民進黨要是在接下來四年幹得不好,經濟也發展不起來,那我們就不投他們嘍!”兩位大叔似乎完全沒有這樣的擔憂。
我常對大陸的朋友戲稱,我到臺灣是去接受“民主洗禮”了。我遇到的很多臺灣人都批評臺灣的民主政治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可是每個人也都會說,臺灣的民主轉型只有三十年的歷史,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也衷心祝福臺灣,祝福美麗島,希望你們未來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