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徵文]城市慶典搖起來—陰陽中外的夏日狂歡:基隆中元祭(上)

風翔萬里
·
(修改过)
·
IPFS
·
台灣早期濱海潮灦,荊莽叢生、瘟疫肆虐,拓墾移民在缺乏醫藥、水土不服情形下,客死異鄉而成無主孤魂者眾多,數百年來已有中元普渡習俗流傳。基隆中元祭自1855年(咸豐五年)開始舉辦,是台灣少數仍採中元建醮形式祭祀的地方,至今(2021)已持續一百六十七年,是基隆最重要的民俗祭儀活動。
村上英夫,<基隆放水燈行列>

從中元節說起

西洋人過鬼節,台灣人過鬼月。農曆七月是教孝月,俗稱鬼月。

台灣早期濱海潮灦,荊莽叢生、瘟疫肆虐,拓墾移民在缺乏醫藥、水土不服情形下,客死異鄉而成無主孤魂者眾多。此外台灣海域週邊時有海盜、倭寇侵犯,外夷佔據、原漢衝突,被殺害犧牲者亦不少,因此在數百年來已有中元普渡習俗流傳。

從農曆七月初一至三十日皆有祭祀,街衢巷道會輪流延請僧人道士登壇施食,以祭無祀孤魂。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台灣各地會舉辦中元普渡儀式,這天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其根源為佛經裡「目連救母」的故事;在道教則稱為中元節,是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之一的地官大帝誕辰,道教所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因此中元節同時有給地官祝壽、普渡眾生、祭祀祖先,祈求赦免所犯過錯的民間習俗。

中元不離普‧我祭得你-從妖怪視角看中元祭講座中,何敬堯老師曾提及在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台灣的居民就已經開始進行中元普渡活動,同時也被居住在台灣的東印度公司職員用文字紀錄。

任職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蘇格蘭人「大衛・萊特」(David Wright)在1650年代來到台灣,並居住在台灣數年,他將在台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成為現今探索荷治台灣歷史的珍貴史料。在大衛・萊特的文章中,曾敘述掌管地獄的神靈「大士鬼」。他描述「大士鬼」是「魔王之子」,是漢族敬畏的地獄之神。

大士鬼,即是「大士爺」、「大士王」、「鬼王」,是台灣佛教與道教共同尊崇的陰間神明,負責掌管陰間亡靈。在每年農曆7月15日的中元法會(盂蘭盆會),會祭拜大士爺,以求中元節祭祀順利。

因械鬥火拚而生的基隆中元祭

基隆中元祭起源於清代,福建漳州人首先入墾基隆,主要分布在基隆港口附近,獅球嶺以北的區域;泉州安溪人則分布於獅球嶺以南,暖暖一帶的河谷與山地。漳泉雙方因為籍貫互異,常因商業、 水源、土地、耕種、習俗、信仰等事發生摩擦對立,時常衍生出死傷慘重、激烈緊張的漳泉械鬥,甚至遷怒彼此信仰的神祗,因此留下「尪公不過獅球嶺」、「尪公沒頭殼,聖公沒手骨」的俗諺。(尪公指的是安溪人信仰的文武二神「保儀尊王」、「保儀大夫」,聖公指的是漳州人信仰的「開漳聖王」)

來基隆開墾謀生的早期移民,多是從事碼頭貨物運輸或農業勞動等體力工作,在早期同鄉宗親與職場同儕的人際社會結構中,從事重度勞動、身強體健的年輕小伙子,經常同吃同睡、關係緊密,同時也是漳泉械鬥兩大集團的主要戰力。

1851年(咸豐元年)八月,漳泉衝突不斷,1853年雙方在魴頂(今南榮公墓)發生大規模械鬥,雙方死傷有百餘人以上(有一說105人,另一說為108人),是傷亡最慘重的一次事件。此一事件的嚴重死傷引發地方強烈關注,因此有識者出面呼籲收集遺骸、建墓合埋,以慰亡者。(八卦秘辛:據2020年8月15日慶安宮謝富基道長主講的鬼厲救贖者:從道長視界 認識科儀世界講座所述,曾有基隆耆老口傳是漳州人弄來了一門大砲,因缺乏官方配備彈藥,而土法炮製土製炸彈,結果引發膛炸,並導致械鬥雙方嚴重死傷,不僅傷了泉州安溪人也擊殺了自家漳州兄弟,於心不安,故謀求超度,撫慰亡靈。)

此次事件後重要的是,為避免再度發生類似衝突, 由漳泉雙方大老頭人出面協商調解(漳州調解代表為北台漳人領袖板橋林本源家族),議定融合漳泉籍貫、用宗親血緣取代祖籍地域觀念,以字姓輪值主普舉辦中元超渡、普施孤魂幽靈,達成「以賽陣頭(普度賽會)代替打破頭(械鬥血拼)」的共識,藉此平息械鬥紛爭,達到社會和諧。

其後漳泉雙方死難骸骨於蚵殼港(現今西定河畔成功二路安和里、樂一里)合葬,稱為「老大公」,此為老大公清代最初祭祀所在—老大公廟的前身「老大公墓」。

基隆中元祭自1855年(咸豐五年)開始舉辦,至今(2021)已持續一百六十七年,是基隆最重要的民俗祭儀活動。昔日參加範圍為清代雞籠廳共同參與,包括金包里堡(金)、雞籠堡(雞)、三貂堡(貂)、石碇堡(石),現今則以基隆市為主。

認識基隆三大廟、老大公和主普壇

基隆主普壇中元普施_from基隆旅遊網

基隆是迄今台灣少數仍採中元建醮形式祭祀的地方,基隆中元祭最初是由碼頭元發號苦勞間(現今的基隆碼頭工會)負責,後來改由基隆信仰中心的媽祖廟慶安宮擔任主辦。

中元建醮有所謂「四大柱」,指中元祭典中的主普、主會、主壇、主醮四個部份,依道教醮祭儀式,建立醮壇設祭。通常設立道壇於廟內(慶安宮),稱做內壇,另外會在舉行祭拜活動的區域內,依天、地、人、鬼四門建立四個醮壇,稱作外壇,俗稱四大柱。

早期基隆設立四大柱的位置並不一定,但大致是以設在基隆本地重要信仰的慶安宮、奠濟宮、城隍廟為中心來設祭。主醮、主會、主壇因二次世界大戰而告中止,至台灣光復後只剩主普一柱,成為中元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 老大公廟:基隆中元普度的主要群體
    「老大公」是對基隆本地殉難先人的尊稱,「老大公」三個字代表「老死」、「先死為大」、「男性」之意。「老大公」的組成雖以死於清代枋頂事件的福建漳泉移民為主,但也包含過往因海難、天災、疫病、意外、戰爭、械鬥而客死他鄉的無主孤魂。

    日治時期,為慶祝嘉仁皇太子(大正天皇)御婚,日本政府在原蚵殼港老大公墓所在處闢建高砂公園,因此由楊火輝募捐將老大公移葬於安樂區的石山(今嘉仁里山坡),於1918年完成。由於廟宇建於山坡,長期無人維護致地基坍塌,經羅福全、劉東海奔走,於1975年成立整建委員會,募捐興工整建,改稱「開基老大公廟」。

    老大公廟是基隆中元普渡的主要群體,每年農曆六月底、七月初便是從老大公廟的開燈夜與開龕門儀式,為中元祭揭開序幕,中元期間老大公廟所懸掛的數千盞普度公燈,整個月夜間都會燈火通明,數量龐大、十分壯觀。
  • 慶安宮:基隆的地方信仰中心
    慶安宮是每年基隆中元祭的主辦單位,也是基隆的地方信仰中心。慶安宮建於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主祀天上聖母媽祖,被稱作「基隆媽」,又稱基隆媽祖廟,與奠濟宮、護國城隍廟合稱為「基隆三大廟」。

    慶安宮是昔日調停漳泉械鬥的重要場所,在神明面前和議必須展現誠意,同時不能使陰謀暗算、舞刀弄槍、大動干戈,以確保調解雙方人員平安。原先廟方供奉的媽祖為湄州媽,2004年信徒從泉州迎回泉州媽,2005年從漳州迎回漳州媽;三媽同奉的現象是全台僅見,也象徵著昔日漳泉械鬥的和解。

    孝一路34巷,在慶安宮媽祖廟後方,這條「暗街仔」又稱北台第一街,代表基隆最早開發的街道,它實際上是清代的官道、基隆發展的核心,也是當時最重要的對外交通要道。在早期房舍尚未大興或建樓之前,在坐鎮慶安宮正殿的基隆媽,是在沒有任何視線遮蔽的情況下,朝向港口海面的方向看顧著基隆子民的。
  • 護國城隍廟:北管福祿派「聚樂社」總部
    基隆護國城隍廟面對著基隆港,初建於嘉慶廿三年(1818),後來由仕紳江呈輝、張尚廉等人於光緒十三年(1887)發起捐地擴地興建,光緒十九年(西元1893 年)由基隆廳向基隆各戶募款所創立。

    依史蹟專家林衡道《台灣勝蹟採訪冊》所記載,據傳基隆城隍廟城隍爺是清領時期基隆廳第七任海防通判包容,包容為官清廉、公正慈善、勤政愛民,因積勞成疾卒於任內,地方官民頌其德行,以泥塑像供奉,尊為護國城隍,也被封為基隆城隍爺。但實際上護國城隍廟原來沒有任何的文獻記載基隆的城隍爺是何許人也,因此基隆城隍的身份至今仍真相不明。

    二戰期間城隍廟曾受到戰火波及毀損,戰後民國35年(1946年)經台灣廟宇建築大師黃龜理監製設計,重新整修正殿、後殿。城隍廟正殿供奉城隍,兩側奉祀文武判官、八司、六將與七爺、八爺,並在民國38年(1949年)於後殿奉祀城隍夫人與城隍公子,而在二樓武英殿則供奉有西秦王爺(配祀馮將軍、李元帥)與基隆北管社團「聚樂社」先人。

    護國城隍廟是基隆北管社團「聚樂社」的總部。「聚樂社」自清光緒二年(1876年)創立迄今,因其演出技藝優異,獲得全省各地戲迷好評。西秦王爺為北管福祿派的樂神(西皮派樂神為田都元帥),在基隆中元祭迎斗燈或放水燈的隊伍都得經過城隍廟祭拜西秦王爺。
  • 奠濟宮:北管西皮派「得意堂」總堂
    奠濟宮主祀開漳聖王,又稱為聖王廟、聖公廟。基隆廟口夜市即以奠濟宮得名,並以此為中心向周邊街道發展。

    奠濟宮初建時是由基隆地方士紳購買外木山田地為廟產,以木料建廟,後來由板橋林本源家族捐獻石硬港(今玉田里現址)土地,獲得地方熱烈響應捐助,士紳張金發、賴武等人奉獻香火錢,合作將外木山奠濟宮搬遷至市區,於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建廟落成。現奠濟宮「後殿」的清甯宮,原為道光年間泉州人所建奉祀水仙尊王的殿宇,日治時代與奠濟宮合併,歷經整修後仍存有清同治年間的石柱及古碑。

    奠濟宮的北管社團為「得意堂」,隸屬於北管西皮派,於道光年間創立,崇敬信仰田都元帥,「得意堂」以奠濟宮為中心統領分支軒社。基隆市區的西皮(得意堂)與福祿(聚樂社)兩大樂派以石硬港溪(旭川河)為界,相互分庭抗禮。
  • 主普壇:中元普施孤魂主要場所
    主普壇是基隆中元祭主要的場所,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普施孤魂主要場所,即為目前座落中正公園上的主普壇。主普壇本身是中式樓閤的建築外觀,樓高三層,十分具有規模,中元普度時會在主普壇廣場進行孤魂施食及超度法會,數百張長桌、供品齊備,規模壯觀。

    位在基隆壽山上的主普壇,可俯瞰基隆港及市區景觀,每年農曆七月十三日〝主普壇開燈放彩〞後,從基隆港市區任何角度,都可看到燈光璀璨的主普壇,亮麗絢爛主普壇,是中元祭期間萬眾矚目的焦點 。

    在中元祭以外的時間,主普壇則以「中元祭祀文物館」作為展示祭祀活動相關文物,並以多媒體導覽、影片劇場及祭祀供品模型等呈現基隆中元祭的獨特特色與文化。

中元祭過往重要變革

王傑,<放水燈>from王傑的繪畫天空
  • 主普壇的遷建
    清代及日治時代主普壇,不是固定的建物,是由每年農曆七月主辦普度的姓氏宗親負責搭建臨時祭壇,之後再拆除。早期主普壇多是設於新店街(現仁三路)或草店尾街(現仁二路),在高砂公園建成後,則移地改在公園內設立臨時主普壇。

    當時主普壇多採用二層或三層單棟、木造結構建造,但每年中元普度時適逢夏季颱風季節,大正14 年謝姓輪值主普,當年主普壇被風吹倒毀損,致使建壇負責人再度耗費巨資重新修整,以符中元普度之需。

    昭和元年(1926年)首度有人主張在高砂公園內建固定主普壇。昭和3年(1928年)鄭姓輪值主普,再有倡議在高砂公園內建永久性主普壇,且認為此舉可免每年輪值主普各姓豪奢競爭,虛費錢財心力。

    後來輪值聯字姓會集體合議,建請日本政府在高砂公園撥地,以音樂堂名義興建鋼鐵水泥的永久性主普壇作為祭祀場所。昭和4年(1929年)正式興建主普壇,完工於今忠四路基隆廣播電台大樓現址,由何藍韓姓輪值主普首次使用新建於高砂公園內的主普壇。

    由於中元祭是以「以賽陣頭(普度賽會)代替打破頭(械鬥血拼)」為主旨,各字姓之間競爭心態強烈,每年輪值的宗親都會拚死做出比前年姓氏更豪華氣派的祭壇,因此各種創意推陳出新,不斷端出各種字畫、古董、燈光、霓虹、園林、塔樓....等加以裝飾,以彰顯該字姓的經濟實力及宗親組織能力。

    基隆因於二戰期間遭到大空襲,高砂公園內主普壇亦遭空襲毀損,不復舊觀。民國45年(1956年),將日治時期的鐵筋、鐵骨混凝土改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外觀仍為主壇三層,兩邊不設副壇形式,當時預期次年(民國46 年,1957)竣工,由劉唐杜姓輪值主普時首先使用。

    其後因建中山高速公路,主普壇的位置恰好在高速公路出口處,致使基隆市區經常交通雍塞,因而民國60年基隆市府決議將主普壇遷建至中正公園,民國63年新主普壇啟用,並沿用至今。
  • 政府指定的普度與放水燈日期
    以前,放水燈的時間不是現在的農曆七月十四日,日治時期中元放水燈,遵循古禮配合潮汐退潮,水燈會自動漂流出海。中元普度在整個農曆七月都可以進行,國民政府來台後,統一規定中元普度的時間改定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因此放水燈才被移到了普度前一晚進行。

    民國41年以前,先民均選在農曆7月下旬(日期不定)海水退潮時舉行放水燈遊行,因政府提倡「改善民俗、節約拜拜」,放水燈才提前在農曆7月14日夜晚舉行,但是因為農曆十五日適逢滿潮,放水燈時還得另外派人下水把水燈推往外海才能漂向海面。
  • 北管樂派對立:西皮福祿之爭
    「北管」是在台灣與閩南地區(泉州、廈門)所流傳的傳統音樂戲曲,使用官話(北京話)進行演出,音樂風格熱鬧喧騰,唱腔高亢激昂。表演時使用嗩吶、殼子弦、大鑼、小鑼、響盞、鐃鈸等樂器,可以說北管就是台灣的重金屬流行音樂;相較其溫婉細膩、絲絲入扣的「南管」,則可以比喻成是台灣的古典音樂。

    早期社會的民眾收入有限、娛樂選擇項目少、信仰神明態度虔敬、人際網絡連結強,學習北管曲藝是平民百姓不必花費大量資金,卻可以展現個人對信仰神祗的積極付出、同時得以親近結交地方鄉紳人士,甚至經由參與藝陣演出而有出遊他方、賺外快的機會,因此從前是民眾十分熱門的休閒活動選項。

    日治時期,基隆旭川河兩岸廟宇(城隍廟、奠濟宮)角頭常有爭鬥,兩地組成的北管子弟戲分成「西皮派」(得意堂)和「福祿派」(聚樂社),這也是東方首見因音樂流派之爭造成流血鬥毆事件,北管在當時台灣社會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北管西皮、福祿的對立,從清代道光年間持續到二次大戰末期,長達百年以上。即使漳泉械鬥和解,但因中元祭拚陣頭衍生西皮福祿之爭的大小鬥毆事件仍不斷發生、越演越烈,一度造成政府地方治理很傷腦筋,而後日本政府將軒社強制進行分組,並以抽籤方式賦予編號,除了便於官方管理,也減少軒社揪眾滋事的群體規模。

    雙方樂派對立期間,互不往來、彼此攻擊,但凡發生衝突事件以「先打再說」為原則,反正打贏了就有理,打輸就沒話可說,因此基隆流行「打贏就講贏」俗諺,意謂贏者才有發語權之意。由於西皮的領奏胡琴(台語稱頭手、頭手弦、主弦)是京胡,業內稱為吊規仔;福祿的領奏胡琴(台語稱頭手、頭手弦、主弦)是提弦,業內稱殼仔弦。從樂器便可以識別出其派別,在鬥毆頻傳的年代,陣頭出行甚至經常需要避開對方的活動地盤,以保身家性命安全,這種情況直到台灣光復後才漸漸消弭。

    北管戲曲符合台灣宗教、禮俗、節慶講求熱鬧澎湃的需求,蔚為流行。北管分成職業的「亂彈班」以及業餘的「子弟團」,在北管戲最盛行的年代,全台有超過三十個以上的「亂彈班」及上千個地方的「子弟團」,並延伸出 「四平」(日治時期已消沉失傳)和「亂彈」兩種劇種。現今我們所稱的北管戲皆為「亂彈」,而「亂彈戲」影響了台灣的歌仔戲與布袋戲,對台灣早期的庶民娛樂文化也產生重大的影響。

    北管在21世紀因社會組織結構與流行娛樂風潮的改變而沒落,現今西皮福祿不但不相爭,還必須經常互相支援演出,使北管曲藝得以繼續傳承。我們在遇到各種迎春、迎神、廟會、喪禮、神誕、遶境或中元放水燈等民俗重要活動時,仍不時能聽到嗩吶、殼子弦、鑼、鼓、鈸等北管樂器演奏風入松、正八音、醉八仙、遊將令等北管曲牌響起。



CC BY-NC-ND 2.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