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旅行隨筆:歐洲私營高鐵 Italo
這篇文章原文是去年七月在芬蘭以粵文書寫、放在 Medium 的這篇文章。因為我寫遊記時都不依時間順序,所以不用在意哪個城市先、哪個城市後。
個多月的畢業旅行,去到慕尼黑之後就要和上語言學校的女友分開。一個人在維也納,晚上沒事做,就在整理旅行日誌和影片。旅行首站是意大利,而我先後去了羅馬、翡冷翠同米蘭走馬看花。作為半個「鐵膠」,所以想講下自己喺城市間穿梭時乘搭高鐵。
意大利國內的高鐵系統,有 Frecciarossa 和 Italo 兩種。Frecciarossa (意即 Red arrows「紅箭列車」) 係由國鐵 Trenitalia 營運的特急火車。與其他國鐵列車不同,Frecciarossa 在火車站的班次顯示板有獨立標誌。
而 Italo 是由一間稱為 Nuovo Trasporto Viaggiatori (NTV)、直譯「新旅客交通」的私鐵營運。這公司專門營運連接意大利南北及西北、東北的高速鐵路路線,所有火車統一以「.italo」作標識。
雖然 Italo 行走的路線是與國鐵的 Frecciarossa 互相競爭,但他們行走的路軌是一樣的。NTV 只負責列車營運,路軌依然是由國鐵負責維護。NTV 在開業前還投訴過國鐵經常臨時更改路網狀態評級,妨礙編班次。
華文世界 (網上搜尋範圍內) 寫手喜歡稱 Italo 為「法拉利火車」,因為 NTV 的其中一位創辦人,是法拉利的前 CEO。但 Italo 跟法拉利是否這麼有關係呢,我又不覺得有。
而為何在國鐵與私鐵之間,我選擇了私鐵?純粹是因為它官方網站好看點,以及頭等價錢便宜點、看起來又不錯。
Italo 路網有兩條主幹,分別是南北的波札諾 (Bolzano) 至薩雷諾 (Salerno),以及西北—東北的都靈 (Turin) 至烏甸尼 (Udine)。營運上,北行線多數會在博洛尼亞 (Bologna) 分叉,然後以都靈、波札諾或者烏甸尼作終點,而東西行火車則只來回都靈和威尼斯。
Italo 車廂分四等,由最便宜數起分別是 Smart、Smart Comfort、Prima 和 Club Executive。Smart 是普通二等座,座位 2x2 排列。Smart Comfort 和 Prima 座位比較寬敞,以 1x2 排列。但 Prima 就多一本雜誌、上車時有零食、飲品,以及在羅馬、米蘭可以先行進站。而最貴的 Club Executive 可以享用 Italo 在部份大站開設的 Lounge,以及更好的零食。
而我兩程火車都是搶 Prima 的特價票的,所以體驗就只能說到 Prima。最便宜的 Smart 質素如何我並不清楚,最貴的 Club Executive 也一樣。在官網搶票的時候,我發現 Smart 的特價票是最快搶光的,這時 Prima 的特價票價錢就會和 Smart 正價票差不多。所以我兩程火車四張車票都是買 Prima 的特價票。當然想要買特價票,就得提早下訂啦,但由於我是喜歡先規劃好交通再想行程的人,所以我也就沒有改票的必要。
實際體驗
這次旅行我坐了兩程 Italo,分別是由羅馬 (Roma Termini) 到翡冷翠 (Firenze SMN),以及由翡冷翠 (Firenze SMN) 到米蘭 (Milano Centrale)。
兩程的零食都是包裝花生或餅乾,而飲料則是混合果汁或者 espresso 二選一。聽說 Club Executive 還會有 panini。花生不能奢求太多,espresso 則還好。但派餐時間就不太定時,我第一程是在半路上才派到我們的座位,但第二程出發沒多久就派到了。
正如上面所說,座位寛敞,雖然沒地方放腳,但座位坐得很舒服 (之後坐的火車都不太舒服,還真的寧願坐 Flixbus)。窗邊掛勾設計方便,高度、位置剛剛好,掛背包上去也不會飛到前方座位,又不會阻到自己。這點雖然簡單,但我之後坐的特急列車,掛勾都會跳到後方的座位⋯⋯
座位上面的行李架夠高夠闊,橫放一個大行李箱也沒難度,完勝之後坐的 TGV Lyria 和 Eurostar。前者幸好早上車,才可以放在車卡中間的行李架,後者還因為行李架被倫敦上車的人塞滿了,加上架子本身狹窄,不得不把行李疊在通道上。
Italo 聲稱全車有免費 wi-fi,仲會在車內顯示屏不斷提醒大家連上去。我的體驗:兩程都能連線,但是無法上網。至於雜誌,當然只有意大利文的啦,Ciao~
至於速度和準時方面都沒有問題。第一程只是遲了約十分鐘到達翡冷翠,第二程準時到米蘭。最高時速二百多公里,以站距計也合理。Fast track 因為我預早時間到了火車站所以用不到。
兩程車唯一一次「中伏」,就是以為自己的車廂接近月台頭,但原來是在月台尾,結果急步行到氣喘。由於 Italo 的列車都會駛入接近市中心的車站,當中部分車站的月台,本身是作為終點站而採用港灣式月台設計的,例如羅馬 Roma Termini、翡冷翠 Firenze SMN,所以列車到達這些車站再離開時,車頭、車尾方向會調轉。因此在這些車站,上車前要先看看顯示板上方,有沒有寫著那個車廂在月台頭、那個車廂在月台尾。通常都是用意大利文寫著 in coda 或者 in testa 的。Testa 是頭,coda 是尾。
而 Italo 因為每個車廂只有一個 class,所以顯示板上寫著的是 Smart in coda。我想著最便宜的 Smart 會在月台尾 (離大堂最遠),即是 Prima 較接近大堂,就施施然在月台後方的大堂多站一會。直到火車來到才發現,原來月台尾是離大堂最近、月台頭才是最遠⋯⋯還好火車入座率不高,放行李時還有不少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