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危機?還是勞動力的供應商失業了?

JC
·
·
IPFS
·
探討了當代社會所謂的「生育危機」實質上是一場「勞動力恐慌」。文章批判了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將人們視為經濟「燃料」,而非具有內在價值的個體。文章指出,過度依賴工具理性導致現代社會忽視了個體選擇和幸福,並對女性的生育角色提出質疑。最終,文章呼籲反思現有的經濟體系,質疑它對人類價值的真正關注點。
人礦躺平

當我們談論現代社會所謂的「生育危機」時,許多人會聯想到人口老化、經濟壓力,以及那無法逃避的養老金崩盤危機。各大國家紛紛進入人口冬季,不論是美國、日本、還是意大利,生育率都像自由落體一樣往下墜。政府與專家們對此憂心忡忡,彷彿下一秒鐘,我們就會掉進無盡的經濟深淵。

但讓我們來問一個簡單的問題:這真的只是單純的「生育危機」嗎?還是這背後其實隱藏著一場勞動力短缺的「恐慌」,只不過政府不敢直說出來?

老化的社會,萎縮的「燃料」

根據影片中的數據,到2035年,現代社會中每兩位工作年齡的人,將必須供養一位退休人員。這些數字背後的意涵是什麼?很簡單,就是我們的「燃料」供應正在迅速縮減。是的,「燃料」。因為在這個「數字至上」的世界裡,人們早就不再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個體,而是經濟機器中不可或缺的齒輪。當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們看到這些「燃料」開始逐漸乾涸,他們的恐懼油然而生,卻不敢公開承認他們的真正關注點並不是每個人的幸福,而是如何維持這台經濟怪獸的運轉。

極權的左右橫跳:從滅絕人性到燃料需求

當我們談到「燃料危機」時,中共的政策變遷可謂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中共推行了一胎化政策,目的是強行控制人口增長,避免「人口爆炸」帶來的資源短缺和社會壓力。然而,這一政策不僅導致了無數家庭的悲劇——強制墮胎、性別選擇性墮胎,以及失去獨生子女的父母的終身痛苦——還帶來了嚴重的社會後果,如人口結構失衡、男女比例失調,以及日益嚴重的老齡化問題。

然而,當這些問題的後果開始顯現時,中共又開始左右橫跳,試圖通過放寬政策來逆轉局勢。2016年,他們宣布了二孩政策,到了2021年,更是推出了三孩政策,試圖激勵家庭多生育。然而,這些政策的轉變並沒有考慮到深層次的社會變化和個人價值觀的轉變。經過數十年的一胎化政策,家庭結構和社會文化已經深刻改變,許多人無法或不願再多生育。

經濟壓迫下的疲憊人群,概念圖

政策「激勵」,還是徒勞無功?

這種焦慮感使得許多國家開始瘋狂投入資源,試圖刺激生育率。例如,台灣砸下超過30億美元,法國更是投入了相當於GDP 4%的資金,想要讓大家多生幾個小孩。結果如何?慘不忍睹。生育率仍然處於歷史低點。這時候,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誰出問題了?政府政策失效,還是人們對未來的信心已經徹底破滅?

這裡就得回到哲學家的洞見。馬克斯·韋伯在他對「工具理性」的批評中早已指出,當社會過度依賴工具理性,即一切都圍繞著如何達成目標,而不考慮目標的內在價值時,我們將陷入一種「鐵籠」之中。而現在,這個「鐵籠」似乎正悄然成形:我們被要求多生育,因為國家需要更多的「燃料」來支持老齡化的經濟負擔,而不是因為這樣做能讓每個人更幸福、更有價值。

女人,還是生育機器?

影片中也提到,女性的生育選擇大大影響了整體生育率。當女性意識到生育後收入將持續下降,且必須承擔大部分的育兒責任時,生育的吸引力自然大減。這種現象在超低生育率國家尤其明顯,如南韓和日本,女性被期待在家中承擔80%的育兒工作,而這些國家生育率低得令人擔憂。與此相對的是,稍微有些良心的國家,男女育兒責任接近50/50,生育率也稍高一些。

但是,這種對女性的「期待」背後,難道不是在說:你們只是生育機器,提供未來的勞動力供應。然後這些女性還得自願承擔起這一切的經濟和情感負擔,因為「這是你們應該做的」。這不禁讓人想起漢娜·鄂蘭在《人的條件》中對現代社會中「工作」與「勞動」的批判——當一切都被工具化,最終連人的存在價值都被簡化為經濟功能的一部分。

不再「恐懼」,而是「現實」

結論是什麼?所謂的「生育危機」其實是一場「勞動力恐慌」,這不是一個因為人們不願生育而引發的簡單人口問題,而是因為現代經濟體系依賴於不斷增長的勞動力供應,當這個供應鏈出現問題時,整個系統便岌岌可危。政府和政策制定者們在努力隱藏這一點,不敢公開承認他們真正害怕的不是人口減少,而是「我們」——這些在數據表格之外,有思想、有感情、有選擇權的人們——不再甘願被當作燃料來維持他們的經濟機器。

最終,我們或許該反思的是:在這個充滿工具理性的世界裡,人們是否還能找到屬於自己的真正價值?還是我們終將成為另一場無法避免的「燃料危機」的犧牲品?答案或許並不樂觀,但至少,我們可以開始有意識地去質疑這個時代的「常識」。

CC BY-NC-ND 4.0 授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