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興走逛逍遙園
這周日,招了妹妹一家,前往一處未曾造訪的景點「逍遙園」,在一個城市鬧區點,存在一棟被修復的古蹟,其實地方不大,但深究該建築的由來與歷史,還是讓人花不少時間細細咀嚼這棟建築的故事。
逍遙園,1940年建成開園,為日本人大谷光瑞於1939年取得取得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於大港埔30番地,建成一座度假避暑用的農莊。地基採用高雄特產的咾咕石,與赤煉瓦作為一樓本體結構,輔以改良式芬克桁架,與日本傳統木作。
當年已屆65歲的大谷光瑞,以逍遙園為越冬與熱帶農業基地,根據氣候與地緣考量,選擇栽培南洋引進的植物品種,也特別從日本各地遴選學生,來到高雄學習外國語、禮儀與農作等課程,大谷光瑞亦是日本佛教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西本願寺)第22代門主。大谷生平著作良多,關於台灣的研究著作也不少,他的足跡遍及歐亞大陸,在東亞也有十幾座宅邸,產業更是多樣化,而目前僅剩兩座,為逍遙園與旅順大谷邸。
逍遙園實際使用約莫三年,就因為戰爭而廢置,當時因為地處郊區得以保存。戰時日本陸軍在此設立陸軍病院,戰後由通譯林慶同辦理接收事宜,此地被國軍接收改為「國防部陸海空軍第二總醫院」(802醫院)。國民黨接收台灣,更多人移入台灣,利用該建築附近的零碎地自建克難房舍,命名為「行仁新村」,幾年間此地發展的巷弄街道複雜,曾有大谷的學生來台尋找逍遙園宅地,卻因此未能尋到。
1976年,國軍802醫院因為都市規劃壓力,遷至中正路後,舊的院區改建為七賢國民小學與一些住宅大樓。2003年國軍眷村改建計畫拆遷行仁新村,里民極力爭取保存逍遙園,文化局委託高雄文獻委員會曾駿文先生與中山大學葉振輝教授進行口述訪談與歷史考證,2008年委託國立高雄大學逍遙園別邸之建築基礎調查,2010年公告逍遙園二樓空間為歷史建築,2017年展開為期三年的修復工程。
這個建築具有日式傳統居住空間與和洋折衷型態,其修復也與其他歷史建築修復有些不同,首先是開工儀式,大谷光瑞是日本佛教的門主,日本西本願寺教派的法盛寺,透過管道向市府表達願意跨海來台協助開工的祈福祝禱事宜,因此逍遙園的開工儀式,是採用日本傳統儀式。二是逍遙園建築細緻,有些工法可能都是全台唯一,因此施工前規劃了研討會,邀請日本匠師、建築師與學者來台,與台灣從業人員探討,促進修復技術的進步。最後,逍遙園的保存是由民間發起,在修復過程也嘗試辦理「公民參與工作坊」,因為在這樣的場域,可以傳遞多元教育目的,帶動更多的文化資產保存能量。
小小一個逍遙園,還有很多未竟的敘述,還有更多照片,下回再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