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文法 2.科學與公民
在當今時代,由於個人意見的激烈衝突以及對個人公民的責任越來越大,一個判斷是多麼必要?如何形成一個判斷? 首先,很明顯,它只能基於對事實的清楚了解,對事實序列的了解和相對重要性。 事實一旦被分類,一旦被理解,基於事實的判斷就應該獨立於考察事實的個人思想。 除了理想公民身份之外,是否還有其他領域習慣性地使用這種對事實進行分類並對其做出判斷的方法? 因為如果有的話,它對於消除個人偏見的方法是不容置疑的。 它應該是公民資格的最佳培訓場所之一。 事實的分類和基於這種分類判斷的絕對判斷的形成,獨立於個人心靈的特質,本質上總結了現代科學的目的和方法。 科學人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的判斷中力求自我消除,以提供一個對每個人的思想和對自己的思想都同樣正確的論據。 事實的分類,對它們的順序和相對重要性的認識是科學的功能,對這些事實進行判斷而不受個人感覺歧視的習慣是所謂的科學心態的特徵。 檢驗事實的科學方法並不是一類現象和一類工人所特有的。 它既適用於社會問題,也適用於物質問題,我們必須小心翼翼地防止自己認為科學的心態是專業科學家的特殊性。
現在,這種心態對我而言似乎是良好公民身份的基本要素,在獲得這種心態的幾種方式中,沒有什麼能比對自然科學的某一分支的仔細研究更好。 對方法的洞察力以及不拘一格的調查的習慣源於對即使是一小部分自然事實的科學分類的認識,也賦予了人們在情況出現時處理其他類別事實的無價能力。
對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的耐心而持久的研究甚至在目前還處於許多研究範圍之內。 在某些分支機構中,如果認真地進行兩到三年的學習,則每週需要進行幾個小時的學習,這不僅足以使他們對科學方法有透徹的了解,而且還可以使學生成為細心的觀察者,甚至可能成為原創者。 他所選擇的領域的研究者,從而為他的生活增添了新的樂趣和新的熱情。 公正地意識科學方法的重要性是如此之大,以至於我認為可以合理地要求國家將純科學的指導置於其所有公民的承受範圍之內。 的確,如果提議在這些地方提供的人工指導沒有伴隨純科學的有效教學,我們應該極其不信任在公立理工學院和類似機構上的大量公共支出。 科學的心智習慣是所有人都可以養成的習慣,而達到它的最簡便的手段應置於所有人的能力範圍之內。
讀者必須小心注意,我只是在讚揚科學的思維習慣,並提出了幾種可以養成它的方法中的一種。 沒有人斷言科學人一定是一個好公民,或者他對社會或政治問題的判斷肯定具有分量。絕對不能說,因為一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贏得了自己的名聲,所以他對諸如社會主義、本壘或聖經批評等問題的判斷必然是正確的。他們會聽起來很好或不符事實因為他們把自己的科學方法運用於這些領域。他必須正確地分類和意識自己的事實,並受到事實的指導,而不是個人判斷或階級偏見的指導。 我要強調的是,科學家不是為成為說話聽起來很好的政治家而存在,而是,科學的思維習慣是實現良好公民身份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