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152《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11:會不會是因為「統一」所以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分天下以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
──────────────────────
延續上幾段的內容,秦帝國既要在理論上用「水德」那套模式來治理天下,還得堅持天下一統,不分遠近,都用郡縣制度。那麼是否有更明確的做法來支撐這份這份堅持呢?
首先,秦帝國把天下分為三十六郡。每郡都設置郡守、郡尉、郡監。並配合水德所代表的「黑色」把人民改稱為「黔首」。
接著,特許全國可以「聚飲」以表示對完成一統的歡慶(大酺)。
然後,把天下兵器都收集到首都咸陽,並全部熔化鑄成大鐘與支架,還有十二個銅人,每個重達千石,放置在宮廷裡(收天下兵,聚之咸陽,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宮中)。
接著,統一法令和度量衡標準(一法度衡石丈尺)。統一車輛兩輪間的寬度(車同軌)。統一書寫的文字(書同文字)。
秦帝國的領土:東到大海和「朝鮮」地區,西到「臨洮」、「羌中」一帶,南到「北向戶」,這個古人眼中極難的地區,往北佔據黃河作為要塞。沿著陰山往東一直到達「遼東郡」(地東至海暨朝鮮,西至臨洮、羌中,南至北向戶,北據河為塞,并陰山至遼東)。
然後,遷徙天下豪強與富人共十二萬戶到首都咸陽居住(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諸如祖廟及章台宮、上林苑都建在渭水南岸(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
秦國每滅掉一個諸侯,都按照該國宮室的樣子,在首都咸陽北面的山坡上進行仿造(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阪上),南邊瀕臨渭水,從雍門往東直到涇、渭二水交會處,殿屋之間有天橋和迴廊互相連接起來(南臨渭,自雍門以東至涇、渭,殿屋複道周閣相屬)。並把從諸侯那裡虜得的美人和鐘鼓樂器之類,都放到那裡面(所得諸侯美人鐘鼓,以充入之)。
──────────────────────
在這一段內容中可以看出始皇帝對於穩住秦帝國的一系列規劃:
包括界定秦帝國的東、西、南、北疆界,並統一「界內」的法令與度量衡,以及文字與車軌。對於史上第一個一統天下的始皇帝來說,在沒有任何人可以學習的情況下,只能透過自己的想法來建構這個統一的帝國。就今日的角度來看,始皇帝的規劃確實很完善。畢竟,如果文字能夠統一,政令的推行將會更加順暢,對帝國的穩定有很大的助益。
除此之外,始皇帝擔心各地富豪可能會透過財富影響國家運作的情況下,將天下富豪遷居首都就近看守。換言之,首都之外的地區,所有人都是被稱為「黔首」的平民,如此「平等」的階級,也有利於國家的穩定。
至於收集了天下的兵器,鑄成了十二個重達千石的銅人;並仿各國都城,於首都咸陽附近重建,而且這些仿建的都城還能透過迴廊相互連接。這些「壯觀」的景象,應該是為了藉此凝聚天下人對「秦帝國」的向心力吧!
以上這些作為,都可以看出始皇帝很努力地想要弭平六國人民對秦國的仇恨,並加強所有人的向心力。
然而,車同軌、書同文會不會也是秦帝國迅速滅亡的關鍵呢?因為車同軌,各地的反抗軍可以輕鬆地駕著馬車攻入首都咸陽。因為書同文,各地的反抗軍可以透過秦國推行的文字,有效地聯絡彼此。
每件事都可能是兩面刃。始皇帝努力打造的統一帝國,是否也是提供了更便捷的「統一」攻據,讓各地的反抗軍更容易反抗秦國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