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P_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不只是雨夜霓虹:从音乐角度“解毒”赛博朋克(中)

P_
·
注:此原创文章支持商业转载,有意合作请联系本人:poppelyang@gmail.com。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接上文:不只是雨夜霓虹:从音乐角度“解毒”赛博朋克(上)

娱乐工业的赛博音乐盒:来自商业影视和游戏的赛博朋克音乐

当范吉利斯的《Blade Runner Blues》响起的时候,你的脑子会不会浮现在88层高楼的阳台上凝望雨夜废都的情景呢?

在赛博朋克文学成为现象之前,具备赛博朋克元素的漫画和电影就首先进入了科幻迷们的视野。科幻黑色电影(Tech-noir)《银翼杀手》(Blade Runner)自1982年上映以来,对赛博朋克这一泛媒体流派产生的影响持续至今,可以说“雨夜霓虹”这种在今天已经沦为俗套的“赛博朋克视觉美学”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这部电影的。

除了对赛博朋克视觉美学的影响,《银翼杀手》和许多其他具备赛博朋克元素的影视作品和电子游戏中所使用的配乐也构成了一类新的赛博朋克音乐,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第二类赛博朋克音乐。

银翼杀手、TRON、无限地带23、割草者、机械战警、阿基拉、黑客、杀人硬件6.7、攻壳机动队……80至90年代前半页赛朋电影百花齐放,它们的音乐也构成了丰富的赛博朋克音景
Circuit's Edge、暗影狂奔、Dreamweb、系统震荡、Bloodnet、暴力辛迪加...类似电影,90年代前期的游戏场景内也是赛博味十足

就像一部电影在不同的场景会使用不同的音乐一样,第二类赛博朋克音乐也是在流派和形式上最为多样的赛博朋克音乐:除了黑暗粗砺的工业音乐,从安静如雨夜低语的氛围电子,到兴奋如午夜狂欢的Techno,再到低沉与暴躁交替的硬摇滚……这些音乐往往并未像工业音乐那样在音乐人的处世态度上和歌词上契合赛博朋克的意识形态,而是像所有的电影、游戏背景音乐一样,通过观者对赛博朋克作品的视觉印象残留,利用观者的想象力和通感在听觉上制造赛博朋克场景。

在8、90年代,Techno作为“未来的舞曲”,经常在赛博朋克电影和游戏中出现。Kraftwerk乐队是启发Techno流派的灵感源头之一
《强尼记忆术》:口碑票房皆败但颇有邪典气质,片中用氛围电子、噪音摇滚、金属、Techno和工业等多样的音乐渲染出了未来赛博都市风格各异的角落

具有赛博朋克元素的影视作品除了会创作符合电影基调的原声外,也会将已经存在的、意识形态切合影片基调的音乐作品加以使用例如,1995年的赛博朋克电影《黑客》(Hackers)中使用了Techno二人组Orbital的名曲《Halcyon and on and on》作为主题曲,此曲充满了千禧年来临前那种前沿科技带来的喜悦感和希望感,切合片中青年黑客向往自由、反对高科技公司压迫的主题;而在同是诞生在95年的科幻黑色电影《世纪末暴潮》(Strange Days)中,身兼歌手的女二号扮演者朱丽叶特·刘易斯(Juliette Lewis)翻唱了另类摇滚天后PJ Harvey的两首作品,意图表达在一个混乱的、并未被科技造福的新千禧年前夜中作为渺小个体的迷失和堕落。

两部电影的配乐选曲风格截然相反,却都完美切合电影各自的基调与主题。非原生的赛博朋克音乐就是这样,在成全赛博朋克影视作品的同时也被造就成了赛博朋克这一泛媒体流派的一部分。

《世纪末暴潮》:伏地魔大人拉尔夫·费因斯在21世纪变身黑魔王前扮演了一位走私体感记忆碟片的退役警探,在20世纪最后一天午夜心碎
《赛博都市OEDO808》:川尻善昭导演,日系赛博朋克作品中兼顾美学和精神内核的佳作。英版为符合西方观众对赛朋音乐的审美,用合成金属替换了片中部分略显中庸的City-pop,效果拔群,是优秀本地化的典范

如前文所言,在赛博朋克于90年代初成功“破圈”之后,娱乐工业内大大小小的工作室都想借着这个科幻主题的热度火一把,相关作品数量在影视和电子游戏界极速激增,在90年代前半页几乎达到了饱和状态,这在音乐上也有相应的表现。

1993年,当时风头正劲的摇滚明星比利·爱多尔(Billy Idol)推出了一张名为《Cyberpunk》的概念新浪潮专辑。此专辑使用以苹果麦金塔电脑为主的硬件录制,颇具赛博文化圈内的DIY精神。在宣传上则是破天荒地使用互联网、电子邮件和软盘广告进行推广,极力拥抱前沿数字科技应用。

不料此专辑却遭受了赛博文化圈内的nerd们和主流音乐评论家们不约而同的联合打击:从态度上的“蹭热度”、“装相”,到作品风格上的 “庸俗”,“没劲”, 难听的词基本都用上了。也难怪,任何一项反文化产物强行进入流行文化后,差不多都会遭遇这样的命运吧。

不管音乐本身如何,Billy Idol对《Cyberpunk》专辑从制作态度到宣传推广的用心程度可以说是颇费心思的,也许在当时作为流行偶像,真的是很难被亚文化圈子接受吧

90年代后期,计算机和网络进一步“去神秘化”,在更多的家庭和工作场所被加以普及。在新千年到来的前夕,现实社会中正在发生的“互联网泡沫(Dot-com bubble)”中的大事小情开始更加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赛博朋克也开始在流行文化圈中降温。

尽管有《黑客帝国》(The Matrix)这样具备大量赛博朋克元素的作品撑腰,在彼时彼刻它在流行文化大众中唤起的更多的不是对影片内虚构的赛博朋克桥段的分析,而是对影片中所展现科技相关的现实中事物的思考:对身边日益普及的计算机与互联网科技的不信任心态渐渐升起,对新世纪人类社会将向反人类方向发展的悲观态度也有所发生。毕竟,《黑客帝国》片中的反派boss是异军突起的人工智能AI,不再是荼毒人类几个世纪之久的黑心资本家了。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相比90年代初刚刚“破圈”时所产生的蓬勃兴旺的态势,赛博朋克作为一个文化标签已经开始有日落西山的势头了,从一年出几部电影/游戏的高能释放变成几年出一部的细水长流。但是在影视和游戏作品中的那些第二类赛博朋克音乐从未停止在人们的播放列表里塑造光鲜又颓败的赛博朋克音景,用音乐将听者带入另一个世界。

新世纪来临前夕,FLA乐队参加了深受赛博文化圈欢迎的FPS游戏《雷神之锤3》的原声音乐制作,让原始的赛博朋克范儿复活了一把

在文章的下一个章节中,我将简述计算机和黑客文化圈中创造的音乐,并探讨“赛博朋克”作为一个文化标签在进入21世纪后发生的变化。

(未完待续)


Poppel Yang

2020-04-23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