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約|完全估到?元荃古道!

慢活森谷
·
·
IPFS
·
不能再擺出那道”轉頭就到“的板斧,要認真說出距離目標尚有多少米,即是多少個運動場的實際距離,才能讓她寬心

元荃古道

赤口宜郊遊,遵循這個習俗多年,基本上都是跟一起渡過。
今年天氣預報不理想,幾番改動之後,決定從元荃古道起步,再去一探蓮花山公立學校遺址,然後從深井撤退。
故名思義,元荃古道是一條從元朗往來荃灣的古道
一般而言,古道多在山坳山谷之中行走,大多平緩易走,但缺點是景觀欠奉。

登山口榕樹

登山口就在荃灣港安醫院隔鄰,雖說天陰,大風,又有陣雨,但是遊人還是不絕。
畢竟這條路線比較平緩,登山不高就可以看到荃灣全景,又可俯瞰青馬大橋,交通便利,確是不錯之選。
起步不久就見到一棵大榕樹,遠看活像一間房子,因為它的氣根由橫枝向下蔓延,形成一幅樹根牆一樣。
榕樹是亞熱帶的優勢植物,生命力頑強,它們的根往往可以從石縫中努力鑽營,再找到空間鞏固生長。
香港人,共勉之。

下花山

開始都是梯級不斷,兩邊平地不多,但仍有村民在耕作。
這裡的稻草人,都是以問吊的形式樹立,不知道是想嚇鳥還是嚇人
短短一公里路爬升二百多米,十歲不夠的小女孩走來也不覺吃力。
走到下花山的山腰,本來走暖的身體,也漸漸感受到山坳傳來的陣陣寒風,要重新穿回外套禦寒。

下花山。遠方的山頂就是香港之巔

石龍拱

元荃古道的最高點,就在石龍拱山腰處。
大夥兒都選擇在涼亭小休,因為它的景觀十分開揚:荃灣,青衣,大嶼山一覽無遺。

青馬大橋

如果能見度高的話,更加可以遠眺香港島,所以亦是必然的打卡熱。
我亦曾經幻想過選擇一個魔幻時刻,在這個方便到達的地方,用青馬大橋做背景,拍攝一輯黃昏晚霞。

荃灣方向。

而高高在上的大帽山,其實亦在背後暗中監視大家的一舉一動。
大家看到大帽山下的雲海,小軟又再想起那年初二,我們仨在寒霜雨露之下,踏上大帽山西脊的崎嶇山路,觀看雲瀑的奇幻歷程。

大帽山雲瀑

石龍拱山峯

山腰人群聚集,為了取得更佳拍攝角度,我們偏離山徑,向石龍拱山頂挺進。
向來沒有收集三角網測柱嗜好的我,也是首度登上這個香港百岳之一的山峯。
從這個方向望去下花山,其實離開古道的話,趣味應該可以大幅提升。
手機顯示溫度只有十一度,加上凜凜寒風及陣陣微雨,體感溫度應該只有幾度,我們於是覓路下山。

登高望遠

蓮花山

臨時加插的一段崎嶇陡峭下山路,並沒有難倒小
腳步小小的她,只需偶爾輕輕攙扶,就能在濕滑的泥土上輕柔渡過。
反觀膝傷的爸爸顯得更加步步驚心,小妮子還有閒暇回答我,因為她的腳板太小,尚未能夠添置合適的行山鞋,並非為了外觀而選擇運動鞋呢。

蓮花山公立學校

蓮花山公立學校,校舍已經荒廢多年,主樓的屋頂已經塌下來,相信再多十年,樹木將會重新收編土地。
旁邊的一間小房子,草綠的蔓藤已經提早宣示主權,提醒人們在這偏僻的山區,也只是一個過客

佈滿蔓藤的廢屋

校舍外面有一座用石材打造的滑梯,梯級細小到連腳板橫擺也放不下,所以用家顯然是給幼童的。
儘管梯面有點裂縫,不過依然無損它的功能,依然可以讓人從高處滑下。
正正是這座石梯,吸引了不少遊人,從元荃古道分岔走數分鐘前來打卡。

石梯石材打造的滑梯

麥里浩徑

那年仗著好天氣,跟友人到廢校取景,然後就向麥理浩徑方向撤退。
行程計劃異常失敗,竟然取道沉悶的石屎林道慢慢爬升到蓮花山及至荃錦凹。
香港山凹大多數同樣是四通八達之地,而荃錦凹亦有每小時一班的巴士行駛,總算是公共交通可達之地。

上塘

元荃古道還有另一支路前往上塘村。
當年還得依靠實體地圖計劃行程,竟然想從上塘抄捷徑到河背水塘。
一路到達上塘村落的路況明顯,不過,村後的小路野草叢生,甚至有倒樹擋路。
幾經艱辛才到達一處疑似礦場傾倒廢石的地方,在覓不得路之後原路折返。
難得當年跟太太同行,竟然遭遇此滑鐵盧,真是不幸

礦場傾倒廢石的地方

河背水塘

河背水塘的孤島

河背水塘面積細小,環繞一周才不過兩公里。
因為水塘中央的一座孤島及獨特的雙弧形水霸, 曾令它被票選為隱世水塘
水塘下面就有農莊及村落,可以乘坐小型巴士接駁到元朗一帶。

河背水塘的雙弧形水霸

古道

徒得古道之名,卻無古道之實
元荃古道大部分的路段,已經舖上整齊麻石。
甚至有些路段被整置成為石屎林道的一部分。
細心的小恆留意到我今天沒有赤足行走,於是我又解釋了道路材質的分別影響之餘,亦訴說足履保暖之效。
為了多接觸天氣土地,我亦特意選擇一段山路前往清快塘。

難得一見的天然山路

果然機靈,一看到我們偏離主道,就問我們是否確認路線。
孩童學習能力之高,令人咋舌。
我亦不能再擺出那道”轉頭就到“的板斧,要認真說出距離目標尚有多少米,即是多少個運動場的實際距離,才能讓她寬心

清快塘

清快塘的農莊

清快塘位處元荃古道中段,恰好有一個農莊,僻有幾壟農田及蓮花池,是一個清幽的休憩地點。
農場主人亦識趣地開設了鄉間士多,給旅人補給回氣。
農莊種植的桃花樹,適時綻放之餘,竟然還分泌出桃膠來,讓我又有機會在孩童面前科普一番。

桃花及桃膠

吉慶橋

元荃古道最令人消沉的地方,就是除卻早段石壟拱的開揚景觀之外,全程都是在山谷中悠轉,而腳下又不再是石磴古道
終於可以再見到另一番景色就是三四公里外的吉慶橋。
座落在大欖水塘邊陲,從荃錦凹一路沿著石屎林道下降到止,是毅行者的最後一個補給地點。

毅行者最後一個補給點

猶記得當年走到這裡,開始要打開頭燈迎接第二個黑夜。
知道完成賽事是毫無懸念,唯獨要注意避免受傷。
走在迂迴的水塘泥徑上,儘管燈光照亮前路,但眼皮都重得張不開,僅靠本能一步一腳印地走畢全程

完成毅行者的一刻

大棠

毅行者跟元荃古道的終點,都是設置在大棠的渡假村。
不過元荃古道沒有取道水塘,而是沿北方山凹徐徐而至,亦總算能夠一窺元朗平原風貌。當年看到的一株株楓樹幼苗,弱不禁風。
近年大棠紅葉已經成為每年秋季的城中盛事,引致人龍車龍不絕了。
所以不要少看每一棵幼苗,它們茁壯長大後,都有機會發光發亮

元荃古道尾段,終於可以一看元朗的風景

深井

清快塘有支路退出元荃古道,沿著開闊的梯級,下降到深井。
途中可以遠眺聲勢浩大的鬼怒川瀑布,亦可以再靠近一點青馬大橋。

下降到深井途中可見青馬大橋

路旁偶爾有英譯中國年花之稱的吊鐘花。
其實吊鐘花跟芒草一樣,只要細心觀察,每條路徑總會遇上幾棵,實在不用跟隨一眾網紅趕熱鬧
最後踏入深井村中,不遠處已經是馳名的燒鵝餐廳了。

路旁吊鐘

輕輕拍手五下將會鼓勵我努力去發表更多的圖文!成為貓奴讚賞公民,贊助主子每月的罐罐,讓貓奴可以更專心創作!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