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尚嘉:一次战略决策错误改变了中国历史命运——读《郝伯村解读蒋公日记 一九四五~ —九四九》有感
乐尚嘉:一次战略决策错误改变了中国历史命运——读《郝伯村解读蒋公日记 一九四五~ —九四九》有感
作者:乐尚嘉
《郝伯村解读蒋公日记 一九四五——九四九》,台湾 天下远见出版公司于2011年出版。
一九四五—一九四九年,中国这一段历史实在太重要了。它改变了自辛亥革命以来中国结束几千年帝制专制的历史方向,它似乎将帝制专制包装了一层现代极权主义的外衣又可以存活千百年了。对这一历史改变的解读,已经有了太多权威的解释。可历史事实究竟如何呢?
郝伯村以国军中低级军官历经抗战和内战,去台之后,担任过蒋介石总统侍卫长,参谋总长,国防部长和行政院长。他解读蒋介石日记,当有独特的眼光和独特的精度。
本书以作者针对蒋介石某日某周某月的日记内容作出解读或延伸解读,可是当本书出版时,虽得到过《蒋介石日记》保存者蒋家第三代同意,但第四代继承人中有人提出著作权问题,故本书只有郝伯村的解读,而无蒋介石日记的原文。
所以,我这里也只是对读郝伯村的解读有感而发。
抗战惨胜后面对的残酷现实
郝伯村的解读,虽然能看出他对蒋介石感情很深,但能够实事求是。就解读来说,郝伯村基本上都是批评。主要批评蒋介石在1945—49年的战略,兼及战术及其它。
郝伯村上来就问:"一、抗战末期,我们为什么接受雅尔达密约?二、马歇尔调停为什么失败?三、为什么军事战略上,始终犯同样的错误而不知调整?"(53页)郝伯村企图从日记中找到答案。
对第一个问题,郝伯村认为:
"接受雅尔达密约,是战略错误。"(58页)
郝伯村认为,面对关于雅尔达密约美国对中国的施压,"站在中国立场:一、拒绝苏俄参加对日作战,或苏俄参加对日作战,但应将东北划入中国战区,不容俄军进入。蒋公应索性拒绝受雅尔达密约,这是上策。二、如接受雅尔达密约,应由中美苏三国共同签订苏俄对日参战协定,以保障中国权益,这是中策。三、中苏直接谈判,是表面的独立自主,实为下策。"(103页)
然而,从国际形势来看,不接受美苏的雅尔达密约又能怎么办?对日战争不是中国自己打胜的,靠中国的力量不知哪年哪月才能赶走日本侵略者?
还有一点不能忽略,站在1945年年中,不太可能预测到两年之后美苏将会爆发今后四十多年严重对立的冷战。此前的美国罗斯福和继任者杜鲁门虽然深知美苏之间根本的价值观不可调和,但是他们还是设想着战后的美苏合作;反之,斯大林也在作如此打算。
所以,郝伯村所谓的上中策是行不通的。非但苏军可以径自开向东北,而且可能得罪美国。此时的美国有求于苏联。下策也是行不通的。它只是面子。
实际上必然是苏联占领东北,也就是中共将在东北占优势地位。蒋必须承认这个现实。在承认这个现实上想对策。
"蒋公对承认外蒙独立,内心挣扎,至为痛苦,而终于接受,其目的如左:一,以外蒙独立,换取完整的东北主权。二,以东北经济合作及旅大两港共用,换取苏俄不支持中共。三,孤立中共,解决中共问题,求得二十年和平建国的时间。…………是蒋公的政策或战略错误。"(143页)给出外蒙,"蒋公当年设想,可换得东北与新疆及全国之统一,即苏俄不再助中共。"(106页)
蒋介石之所以在抗战胜利前后如此尴尬如此无奈,并不是他的错。他在中国最艰难最孤立、抗战最无前途的时候,仍然坚持抗战,并不只是一个简单赤诚的爱国者的热血行为,而是一个有一定远大战略目光的负责任的谋国者。
蒋介石认定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根据日本的侵略野心,必定引起世界大战。
从一九三一年九一八日本占领东北到1937年中国全面抗战爆发,日本统治已经在东北建立较为巩固的"满洲国"。到了一九四五年,满洲国已经成了世界第六强工业国,排在美、苏、德、英、法之后,其工业力量超过日本本土及意大利和北欧那些工业国。完全成了日本的战争资源基地。
有人说,如果东北的大庆油田提前二十或二十五年发现,日本还会不会在四十年代初实行"南进"侵略?确实是有疑问。
在"满洲成为日本的生命线"的前提下,根据地缘政治,其与苏联的尖锐矛盾首当其冲。对此苏联斯大林很清楚,所以抗战初期,大力援助中华民国重庆政府抵抗日军,重庆政府在抗战初期的主要国际来源是苏联斯大林。
按照三十年代末的国际战略矛盾局面,蒋介石的战略判断是苏联先参战,是合理的。而美国最后参战。那样对战后中国最有利。(见《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
哪知事与愿违!最后参加到对日战争的是苏联。
面对苏联最后参加对日战争,面对苏军将进入东北的现实,蒋介石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抗战胜利后能够采取的战略只能是守势的,只能承认苏联在东北的势力范围。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国弱苏强只能和平
雅尔达协定没有规定苏军可以长期占领东北,美英在雅尔达协定中也没有把东北主权给苏联,但是默认苏联在东北起码在旅大在北满的势力范围。
苏联斯大林也几次公开声明打完仗之后要从东北撤回苏军。从当时的国际形势的表面看,苏联斯大林有可能为了苏联国家的利益,得到好处以后把东北完整的主权交还给中国国民政府。
蒋介石国民政府在抗战的最初几年中有过这样的经验:苏联战略物资、武器以及空军支援基本上给了重庆政府,而对中共的支持则停留在精神上和少量的财政援助。
所以1945年"蒋公曾有不惜暂时放弃东北、外蒙、新疆,任由苏俄强占,只求保住十八省从事建设的退一步想法。"(59页)
根本的问题是,抗战初期,只有中国政府才有力量抵抗日军牵制日军,从而减轻日本对苏联的压力。然而就是在那个时期,苏联斯大林仍然没有放弃中共。因为苏联斯大林的确首先考虑的是苏联国家利益,然而苏联斯大林的政治也是高度意识形态的。中共非但意识形态与苏联完全一致,而且直接听命于苏联斯大林。
抗战胜利之后,无论从国家利益或意识形态利益出发,当苏军从东北撤退后,把当地政权交给中共肯定比交给中国国民政府,更能保护苏联在东北的势力范围利益。
因此,无论蒋介石做了多少让步,苏联充其量能够允许国民政府在东北有一个名义上的第一把手,有个表面上的政府形式,实权一定是交给中共的。
蒋介石及国民政府无法在此刻与苏联对抗,就像无法在九一八时与日本正面对抗。
从中国国民政府看,只有接受这个现实。
国民政府根本没有力量去与苏联较量,除了纸面上的国际公认的中国"主权"以及"道义",这一点苏联在口头上也是承认的。
从国民政府自身力量上看,要在满洲及关内同时战胜中共力量也是极困难的。
经过八年抗日不仅耗尽更是透支了国力及国民党全部精神力量,近代中国政治组织或集团的循环路程——兴起到蓬勃发展再到腐败衰竭——已在国民党身上体现出来。
郝伯村认为蒋介石如果不接受雅尔达密约、不签订中苏条约"则苏俄必被全中国人认为是一如日本的侵略者,中共与苏俄勾结,亦如汪精卫的汉奸行为。蒋公站在民族主义的制高点,可号召全民反苏反共。纵经八年苦战,民生凋敝,但在民族大义下,中共立于不利地位,且美国亦不能坐视苏俄控制全中国"(59页)。
苏军不是日军,苏军会撤出东北的,中国民众不会直觉的感到苏俄是侵略者,是需要当政者的动员宣传组织发动。国民党此时此刻还有多少朝气,还有多少动员能力?
所以,郝伯村那个说法是无法成立的。
国民党的暮气沉沉蒋介石是感觉到的。如此暮气沉沉别说去动员发动民众,就是正常的胜利复员工作和继续正常的执政都是困难重重。
而蒋介石真正整顿重振国民党改造工作,已经是退居台湾时代了。
这样的暮气同样体现在国军身上。而国军中还有大量的素质和战斗意志都大成问题的杂牌军,他们也在消耗有限的军费。这是蒋介石所谓"妇人之仁"留下的产物。
更为严重的是国民政府的财政出现了严重问题。
抗战胜利,经济也要复员。国家经济重心自然回归转移到沿海东部,尤其是津沪江南。货币基础不太可能再像抗战后期相当部分借重内地农村农业经济,外汇贵金属也就自然成了中国政府法定货币的储备和准备金。
当时握有政府财政大权的宋子文,为了平抑物价,不顾经济复员还没完成,沿海东部地区甚至上海经济还没开始正常运营,便机械运用其哈佛大学学得的正宗西方市场经济学知识,自由出售政府外汇黄金(现在没有证据证明宋氏在其中投机贪污),以致使政府法定货币一下子失去了充足储备,政府财政出现了巨大危机。
士气不高的国军,非但需要裁军复员,即使剩下有限的训练有素的军队,没有了足够的财政支援,它也无法连续作战。一句话,没钱没法打仗。
好在这个暮气沉沉的国民党执政的政府,不是全能政府,只要社会大环境和平而相对稳定,经济复员和经济恢复乃至经济发展,社会自行会去完成、发挥,而最后增强国家和政府的综合实力。
所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只能采取暂时放弃东北守住关内战略,以求和平。唯有和平,才能使国家使政府恢复元气。
毛泽东坚决革命夺取政权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形势一片大好,日本却在中国大陆发动了"一号攻势",中原国军溃败,湘桂国军同样没有顶住日军进攻,日军一直打到贵州。
面对中国战场颓势,盟国舆论一片哗然。延安毛泽东却看出另外一番意思。毛认为,国军与共军的力量对比,已经成了五五开,最多也就是5.5:4.5。(见《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
国军的精锐主力此时集中在滇缅战场,在一九四四年后期和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前,这部分国军精锐得到部分美援的补充,在滇缅在湘桂打了不少胜仗。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派遣王震部和粟裕部南下,企图在华中和华东设置两道封锁线以阻挡国军到达东部沿海地区接收日本投降,可是这两部都失败了并在日本投降前后迅速北撤。
中共毛泽东知道了国军还是强于共军的。
然而中共在日本投降后的几个月里猛烈扩大。到一九四五年秋季,中共已拥有陕甘宁、晋西北、晋冀鲁豫、中原、晋察冀、山东、苏北两淮七大根据地及主力部队,拥有一百二十万军队。
中共具有极强的组织力宣传力以及动员能力,国民党无法与之相比的。中共能够将掌握的综合资源全部动员起来集中起来运用在某一时间某一点上。1945—46年在东北加上山东,中共可以运用的综合资源远远大于国民党及政府掌握的全部资源。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毛泽东在抗战胜利后凭借上述力量夺取全国政权的坚强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所以,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即使采取守住了关内战以求和平的战略,还不一定可得。
美国虽然在雅尔达密约里已经私下同意中国的东北划归苏联的势力范围。然而美国的理解与苏联的理解可能是不一样的。美国对中国任何地方甚至对世界任何地方都主张"门户开放"(这也决定了战后美国主导推行关贸协定,并发展到世界贸易组织WTO)。因此美国极力主张中国国民政府进入东北,一直主张蒋介石对中共让步的中国请来调停国共战事的美国特使马歇尔甚至鼓动蒋介石,国军尽可能的深入东北。
抗战胜利后一直呆在牢里的汪精卫夫人陈璧君(1949年之前坐国民政府的牢,之后是坐中共的监牢。1958年离世),曾经说过:近代中国搞政治,背后皆有外国势力。蒋先生背后是英美,毛先生背后是苏俄,我们汪先生背后是日本。
此话当然不能解脱汪精卫的罪行,但不是一点道理也没有。蒋毛汪三人,蒋是最少听英美的,蒋只是在政治大方向上与英美一致。具体的政治行为从来是自主决定的,绝不受英美顾问、使节约束。
蒋介石如果在抗战胜后决取守住关内战以求和平的战略,美国人只有支持的份。
抗战胜利,有关中国战略走向究竟和与战的美苏国共四方,握有主动权的苏、美、共三方在承认东北是苏联势力范围的前提下,是能够接受和平的。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应该也必须接受和平。可是蒋介石却一直想着要光复全部国土,要主权完整的接受东北,面对坚决革命夺取全国政权意志不动摇的毛泽东,这就难有和平了。
蒋介石个人心态有变化
蒋介石及国民政府没有坚定的实行必须和平的战略。
或许,蒋介石看中了满洲是世界第六工业强国,八年抗战满目疮痍,全国的恢复发展亟需满洲的经济实力工业实力。
可是日本一经战败,满洲的工业第六强地位必然跌落。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来看,失去了日本的大量投资,尤其失去了日本战争需求,满洲的重工业的上下游枯竭,其产业核心也就很难维持下去。苏联本身资金奇缺,不可能投资东北,苏联远东地区对满洲工业的需求更少。反过来,苏联在东北大肆拆迁工业设备,以补因二战破坏的苏联国内经济。
中国即使马上收回东北,对全国的经济恢复起到的作用,不会有想象中那么大。
或许,像蒋介石所说,中国所以全面抗战,不就是为了收复东北失土吗?现在抗战胜利了,岂能不收回东北?
蒋介石当然清楚抗战胜利时中国的无奈和尴尬,可竟然心存不切实际的幻想。"蒋公在日记中认史大林为其知己"(95页)"蒋公认定,中苏条约签订后,苏俄已遗弃中共,实乃误判。"(113页)
老蒋简直幼稚!他还能自称"一直认识苏俄,共产党之险恶"吗?
近代侵略中国最大的两个列强就是我们的近邻,日本和俄国(不管是沙俄还是苏俄)。蒋介石是知晓这个历史的。同时,他之前二十年的政治经验与政治行为,已经证明他对苏俄及共产党实质的了解远高于当时美法英(艾德礼,非丘吉尔)的政治领袖。
蒋介石难道需要经过1945-46年间与苏联的交道之后,才懂得"'道义'非信守条约的基础,'力量'才是信守条约的基础"(115页)?
我以为,蒋介石经过八年抗战几至绝路到一下子成为四大强国领袖,大起大落,时局迅速变化及个人地位的巨大变化,致使其心态发生一定变化。
因为坚持领导抗战八年,包括坚持单独四年抵抗日本军国主义,蒋介石成为世界四大领袖之一,赢得了中国人民和世界的尊敬。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前后,其威望达到了顶峰。其心态也难免志得意满。
在这种心态下,在美苏英中合作战胜法西斯后,蒋介石是可能幻想苏联帮助中国收回东北。毕竟有过苏联斯大林在抗战初期主要帮助了蒋介石及重庆政府而不是延安的中共的历史。
蒋介石的这个心态可能在关键时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确的战略构想只有一闪念
如果蒋介石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在抗日战争胜利的那一刻,国军甚至美军根本无法到达东北,而几百万苏军则占领了东北,并且盟国(主要是美国)明确了满洲不属于中国战区,满洲也不属于中国战区最高长官蒋介石受降范围。那么雅尔达协议虽然没有明确满洲如库页岛南部、南千岛群岛那样划入苏联疆土,但是满洲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已成定局。
东北既然不是中国自己或者在美国帮助下收复的,那么东北实质上的主权在日本战败之后仍然没有收复。
因此,在那一刻蒋介石及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定下的战略应该如下:
据郝伯村说"抗战胜利后还都,主张建都北京。收复平津后,即定都北京,亦即靠近存亡威胁的苏俄与中共,及早警觉危机,至少可保有大半壁江山,不至于局促台湾一隅也。"(119页)
这个想法不管是郝伯村事后所想,还是蒋介石当时有过的念头,没有这样做就是失去了正确的战略方向。
"如果美国要求五月八日德国投降后,即应对日宣战,不予苏俄毫无牺牲代价坐收战果,倘于苏俄对日宣战后六个月,由于日本在长江以南收缩战线,中华民国国军应以底定江南,国军主力进抵陇海线,……则中国大陆国共军态势又是另一个形势。"(145页)
也就是说,按郝伯村的意思,如果蒋介石中国政府不与苏联签订中苏条约,那么国军及中国政府大概能够达到上述态势。
可是这个态势比之上述,放弃东北守住关内以求和平的战略态势更不如,不光长城北、黄河北不在国军防御线内,国军只能在陇海线一带。
所以,蒋介石中国国民政府即使要采取放弃东北、守住关内以求和平,从而恢复发展经济,稳步提高综合实力的战略,也不是想采取就能实现的。
出现实施和平战略的最佳时机
幸亏局势的发展还是有利于可以实现此项战略。
首先,数万美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投降后立即登陆并占领了平津走廊,可以使大量国军拥堵平津走廊,从而能够保证守住关内。
- 国军此时可能抱有收复国土的士气,仍然有很强的战斗力。短短一年里对阻碍国军前进的中共军队作战大部分获得胜利。
- 在苏军百般阻挠下,本来在中苏条约中说好的中苏共用的旅大港口,苏军反客为主不让国军使用登陆,国军两个嫡系但算不上头等主力的五十二和十三军在不算最优秀的将领杜聿明指挥下,一路打出山海关,并且在后续几个国军的支援下,基本击溃了已经占领满洲的中共军队,大致占领了整个南满。
- 中原李先念部骨干虽说已经突围,但中共这支曾经的主力战略部队不再存在。
- 经过集宁、大同和张家口战役,曾经的晋西北和晋察冀两支中共强大的战略部队,基本上不再能起到战略作用。
- 苏北粟裕部,号称与国军作战七战七胜,消灭了一部分国军有生力量,然而他却退向两淮地区,与两淮部队汇合后,丢掉了中共最富裕的两淮苏北根据地,部队在向北退向山东,与山东中共部队合并。
- 顺便说一下,毛泽东的"地失人在,有人有地;地在人失,人地皆失"的战略原则(204页)受到包括郝伯村在内的国共双方的称赞。其实这个战略原则还是有商榷之处。
- 中共解放军粟裕部在七战七胜之后退入两淮随后再丢失苏北两淮中共当时最富庶的根据地,退入山东与山东陈毅部合并,即使在山东打了胜仗,如果随后与敌僵持在山东,三十多万解放军吃什么?三十多万解放军能够一直维持这个规模并且有所壮大吗?山东解放军只有打到外线去。然而外线作战一时形势并不顺利,华东野战军最精锐的叶飞、陶勇、王必成、宋时轮部一度被国军追着打。如果此时国军坚持驻扎胶东断绝从东北支援华东的军火,华东解放军可能就"地失人也失"了。
- 再说,晋冀鲁豫中共部队(刘邓大军)依然强悍,可是在下一年毛泽东认为是伟大战略手笔的挺进大别山,失去了重武器和有效物资、兵源补充,使刘邓大军失去了强悍的战斗力,在1948年末的淮海战役中基本上不具备大兵团的突击进攻能力。
- 此时,中共只拥有两支足以争夺天下有力部队,即,在由十多万中共骨干先机开进东北,并在苏军帮助下迅速建立并壮大的东北林彪部,和山东陈毅粟裕部。
- 这个时候应该是蒋介石和中国国民政府采取采取守住关内以求和平战略的最好时机。
- 苏联多半会承认这个现实。因为雅尔达密约在中国东北确保苏联在旅大和北满的势力范围(从苏军在抗战末迅速打过朝鲜三八线以南,在美国一个电报下,苏军迅速北撤到三八线以北,而此时美军还在太平洋上。可见苏联当时大概会遵守它在雅尔达要求的恢复俄国在日俄战争前的势力范围的承诺的)
- 此战略从眼前看,使守住关内的战略前沿推进到了南满,缩小的中共东北根据地。而且有力的增强了切断从东北到关内的中共解放军的军火补给线,让关内中共解放军中主力的主力——华东野战军不能形成有战役突击战力。
- 从稍微远期看,原来满洲国工业的重心在南满。南满工业虽经苏军大规模拆迁已不成样子,但是还是能恢复一部分的。它可以为关内东部沿海地区的现代工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工业品,并且可以逐渐吸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资本,满足美国资本向东北投资的需求。从而恢复并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实力,以待有利的国际局势出现时,一举全部收复东北主权。
- 国军虚假的表面的军事优势
- 面对国军的胜利进军,蒋介石恐怕有点把持不住。他大概是不能看见我们现在看见的,上面已经提到的那些国民党及国民政府根本的弱点,他看不到国民政府统治区域虽然广大,人口虽然众多,大城市的现代工商经济基本都在政府控制区域之内,但这些都需要相对稳定环境需要一定的时间(哪怕三年五年),才能根本扭转政府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从而使国军有持续的物资兵源的补充能力。
- 而对照中共,此刻真正的有力部队就是东北和山东,有实力的根据地则也是东北和山东。以中共的政治(全方位的组织和宣传)动员能力可以集中东北和山东的全部资源。中共没有财政问题,其财政的全部经济基础甚至可以集中到军粮上(一直到打下全国打进大上海之时,仍然仅以二白【大米、棉花】一黑【煤炭】为稳定城市经济手段),而东北和山东的全部粮食可以在中共的政治动员下,集中到七八成作为公粮。当然这种动员是以极其残酷的阶级斗争来完成的。
- 中共在苏联势力范围的东北或者说在北满和南满的旅大,其部队得到苏联帮助,利用日本满洲国留下的现成装备和军工企业,迅速大规模的装备中共东北部队,并主要通过海上运输装备关内中共部队,主要是山东的陈毅粟裕部。
- 而国军在马歇尔调停国共停战失败以后,美国停止了对国军的武器援助,整个西方国家也停止了对中国国民政府军火的出售。
- 在实际战场上,中共能够拿出的资源大于国民党能够拿到战场上的资源。
- 过去一直以为中共方面林彪粟裕刘伯承均是军事天才。郝伯村直抱怨国军高级将领军事学养不够,一二三期黄埔学员只受过半年军校教育。其实中共解放军军官学养水平更低。
- 国军高级将领中,胡琏、邱清泉、黄伯涛等的作战指挥能力决不在林粟刘之下。胡琏、邱清泉都曾以自己一个军的兵力,以寡敌众分别击垮过刘伯承和粟裕的主力。只是国军的综合资源补充能力不足,没有能力乘胜追击、歼灭被自己击垮的解放军所部。
- 在根本战略错误的情况下,个别胜仗没有多大意义,对全局不能起到多大影响。
- 当然,这一点我们现在看清楚了,当时国共双方都没意识到。蒋介石没意识到,毛泽东也没意识到,中共其他人也没意识到。
- 蒋介石如果能够在国军达到可以实行战略和平的时机坚决和平,哪怕"中共谈判要求,诸如承诺其一百二十万军队及五个省主席……蒋公愤其抗战期间实质与日本合作,以其不但未袭扰日军后方补给,反掩护其补给线,使日军无后顾之忧,攻击国军,乃视为汉奸,实气愤已极也。"(121页),仍然同意将东北起码将北满作为中共的实际执政地区,和平是有可能实现的。
- 因为,尽管毛泽东坚决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意志异常坚定,然而中共毕竟从来没有过一个富庶的、不是四周都有敌人都需时刻防御的根据地,并且在这大片根据地内有大城市,有号称世界第六强工业国的部分重工业、军火工业。毛泽东的个人坚强意志在那时恐怕也拗不过中共大多数高级领导人的意志。何况,当时国共双方都认为国强共弱,包括毛泽东在内的所有国共领导人都不清楚,中共将东北及山东所有能够动员到战场的资源与国民政府能够拿到战场的资源,已经可以相匹敌了。
- 不放弃东北难有和平
- 蒋介石之所以没有坚决采取守势战略和平战略,不能简单归咎其个人性格心态。应该说,蒋介石在政治战略上还是有一定度量的。
- 1930年,面对以冯玉祥、阎锡山为首的中国几乎大的实力派联合发动对蒋介石及南京中央政府战争,蒋介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赢得了这场"讨逆战争",才真正使南京政府成为中国公认的中央政府,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中国最高统治者,然而他只使中央政府的直接统治区域增加了一个河南省,其余华北几省交给了一直骑墙直到冯阎败局已定才出兵的东北军张学良治理。
- 1945—46年的中共的军事力量已经远大于1930年的东北军,更不论中共具有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政治力量。可是蒋介石在国共谈判的最后关头只同意给中共在东北最北面的兴安岭中的一个省(东北九省制而不是三省制)。国共谈判只能破裂。
- 如果国共谈判,北宁线以北的东北归中共,苏联与中共可能都会承认这个现实。因为那是明确承认了北满的苏联势力范围。由此,蒋介石及中国国民政府不会因兼顾东北与关内两头而两头兵力不足,国军只要在海上和胶东口岸断绝东北输往山东的军火补给线,全力对付山东中共解放军,就可以重演三十年代的"剿共"。因为对手没有重武器装备,没有大规模的军火补充,这个"剿共"无须以全面战争的形式而达成目的。
- 中共虽然有超强的动员资源的能力,然而郝伯村有一点说得对,"大军(师以上)作战,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旦补给线被截断,其生存日便指日可数,纵不经惨烈战斗,亦可致被围部队于死命。"(301页)
- 国军如此,中共军队虽有极强动员能力而可以随打随补。可是在远离根据地或重新进入中共的老根据地长时间作战,它同样需要后方补充。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劲旅变成病猫是一例,粟裕不同意率中共华东野战军五分之二的主力深入东南也是一例。
- 更重要的是,关内中共解放军几乎不能自己补充军火,尤其不能补充重武器。关内中共主力——华东野战军的重武器来源补充全靠东北。中共没有海军,当然国军的海军恐怕也不能完全封锁旅大到胶东的解放军后勤补充通道,国军有必要全面封锁胶东渤海沿海。
- 国军范汉杰部一度占领胶东中共重要补给港口烟台、威海,并驻军胶东,使山东以及整个华东野战军极其困难。一支缺乏重武器的军队就不能打大仗。不要多久就只能运动游击或游击运动。这样的对抗不能算是战争。关内的形势就会逐渐稳定下来,正常的经济运营、发展就会慢慢起来。
- 可是此时蒋介石把驻扎在胶东的国军第八军调往东北。胶东的东北过来的中共补给线又恢复了,中共华东解放军又生龙活虎的活过来了。
- 国军攻下四平以后,一路轻易拿下长春,兵锋直抵松花江,并且国军已有一个团渡过了松花江。国军非但得地,并且打击消灭了中共部队的有生力量。此时林彪部队一路向北败退,林彪的作战处长出逃投降国军,带来了东北共军各部的战况表,让国军明白了林彪所部各大主力均已丧失了战斗力。国军许多高级将领都主张乘胜追击,彻底击垮东北中共部队。
- 可就在这时,苏联通过外交途径向中华民国政府开口了,警告国军不得越过松花江。很显然,苏联把北满看成自己的禁脔。蒋介石只好命令已经北渡的一个国军团南撤。
- 苏联斯大林认为,国民党兵到了黑龙江中苏边境就等于美国兵到了苏联家门口。苏联在警告国军的同时,苏联大员通知中共可以"放手大干",并大量供给中共武器装备,还不忘建议中共在关内也开始大打。
- 一九四六年四月"蒋公此际实已承认东北平分秋色,以求得和平"(175页)"守住南满以节约兵力。先集中兵力解决关内共军,再谈北满问题,政策是正确的。但其后又进军长春,形成孤悬态势,而关内兵力不足,攻势难成。"(179页)"蒋公既定战略暂取守势,而又欲保有现有据点,是互相矛盾的想法。"(340页)一直到三大战役前夕,中共解放军明显已掌握战略主动权,国军战略守势也已明确,可蒋介石仍想着战略决战而不是快速战略收缩,稳住局势,争取和平,以求得经济好转从而增强综合国力。
- 蒋介石自始至终没有坚决守势坚决和平的想法。
- 蒋介石一生只有一次的战略错误
- 蒋介石在1945—46年之所以没有采取正确的守势和平战略,有其个人经历个人经验原因,有个人性格个人心态乃至整个国民党国民政府的心态原因,但最根本的是,他不懂自由社会之所以优越,之所以值得保卫,因为其政府不可能是全能政府。其社会有许多自由的空间,假以时间假以稳定的环境,其必定会发出巨大的能量。而一切极权社会,固然能集中一切,瞬间在某点发出巨大能量,然而时间一久连正常的发展也会消失。
- 这大概也是郝伯村从本书一开始问的另一个关键问题的原因,即"为什么军事战略上,始终犯同样的错误而不知调整?"蒋介石始终只凭自己个人的军事经历和经验:崇尚主动进攻。以致在1945—46年不知应该守住关内全力和平,就是在只能战略防御时仍然不肯放弃据点,甚至到了面临崩溃时仍然要决战而不是急剧收缩兵力依托可靠后方(遂有了三大战役)。
- 在错误的战略下,国军即使偶然的胜利也是没有意义的,何况在连续败仗的情况下,士气日渐低下,最终崩溃。
- 在巨峰轰塌大军崩溃之时,仍有二百多万残军和平民坚决跟着蒋介石,千辛万苦的东渡到弹丸之地的台湾,主要原因不是郝伯村所说的"蒋公平时之感召力",而是人们对中华民国的中华文化传统之文脉和宪政转型之法统的期待。果然,海峡两岸稳定下来以后,非全能政府(哪怕是威权政府)的社会力量,全力推进经济发展。小小的台湾七十多年的发展,远不是硕大的大陆发展(包括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所能相提并论的。
- 蒋介石在1945—46年间没有看到并错过的自由社会能够发挥巨大能量所需要的守势和平战略,在他的一生中虽只错过一次战略决策,但却对对中国的命运却开了个大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