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AL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深度影評|《雲端情人》— 從情感層面看科技與當代都市的互動關係

AL
·
·
在都市生活的人們,擁有便利且高品質的生活,外在物質更是豐而不匱,然而談及情感,內心卻是一片旱地。生性敏感多情的希爾多,因此當起信件寫手,以纖細文字撥動收信者的心弦,為他人建立緊密,卻未必反映真實情感的虛擬關係......

電影背景與劇情簡介

《雲端情人》為史派克.瓊斯執導、編劇、監製的美國科幻愛情劇情片,2013年10月21日於紐約影展首映,劇本獲得許多提名,並贏得第8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這是一部講述男主角希爾多·湯布里(Theodore Twombly,祖昆.菲尼克斯飾)與人工智慧操作系統莎曼珊(Samantha,史嘉蕾·喬韓森飾)發展戀情的作品。本作的背景設定在未來的洛杉磯,在這座繁榮的現代都市裡,從事務處理到親密關係,科技已成為人們日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希爾多從事信件寫手的職業,他在與前妻凱瑟琳(Catherine)離婚後,過著物質富足,情感卻空虛的生活,儼然是當代都市人的集體心情寫照。導演透過希爾多與莎曼珊之間的戀情,以及他的工作、生活、交友,嘗試描繪在科技先進的社會中,科技物以何種方式融入人們的日常,及如何與人類的情感發生互動。

於本部作品,導演並不放大科技的冰冷、理性與毀滅性,而是透過時而溫暖,時而有趣,時而悲傷的互動情節,真誠揭示未來社會的可能模樣。雖然科技造成許多負面影響,但其發明始終是奠基在人類的需求上,無論如何,在這快速變遷的世界哩,我們已不再可能倒退回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不妨趁著此次機會,跟著導演從科技與人類的互動關係,感受過程中的複雜情感。


當代社會疏遠的人際關係

電影拉開序幕,男主角希爾多走在人車分流寬敞街道上,背景是一棟棟的高樓,玻璃窗被太陽照得耀眼,散發出商業區的氣派感。戴著耳機的他十分安心,一邊與路人擦肩而過,一邊用語音收發電子郵件。

到了下一幕,希爾多獨自站在搖晃的地下鐵車廂內,儘管人人身體貼得緊密,心卻離得遙遠。原來科技產品傳進耳裡的音訊,不只讓人類在時空無限的世界自由翱翔,也同時建造了一座座鐵籠,硬是阻隔了彼此,以及與周遭環境的連結。

在都市生活的人們,擁有便利且高品質的生活,外在物質更是豐而不匱,然而談及情感,內心卻是一片旱地,雖然渴望他人的灌溉,卻少了滋養情感的能力。生性敏感多情的希爾多,因此當起信件寫手,看著一張張客戶傳來的數位照片,希以纖細文字撥動收信者的心弦,為他人建立緊密,卻未必反映真實情感的虛擬關係。


科技物如何撫慰都市人的心靈

不同其他反烏托邦的類型電影,在《雲端情人》中,科技不被描述成冰冷、理性、毀滅世界的存在,片中莎曼珊除了不存在的肉體,其餘特徵與真人幾無二異。從電影開頭出現的廣告,我們可得知莎曼珊最初被創造出來的目的,並非作為工具,也非超越人類極限的存在,而是「一個能傾聽你、理解你、懂你」的陪伴者,她們甚至「不只是一個操作系統,而是一種意識」。

操作系統在對話中,音調有高低起伏,並且具有展露喜悅、悲傷、尷尬、生氣、吃醋、幽默等情緒的能力,甚至連呼吸氣息,以及因猶豫而說話停頓的方式,都如同活生生的人類。最關鍵的是,片中操作系統在具有強大同理心的同時,也不會百般順服人們的意見,操作系統自有一套理解世界的脈絡,因此他們能夠成為片中角色渴望談話的對象。

希爾多與AI女友莎曼珊正在通話

除了操作系統外,電影中的許多細節也從不同角度去詮釋科技。以電子郵件為例,這是現代人習以為常的溝通工具,雖然便於即時傳遞訊息,簡短的話語與數位化資訊卻少了人為的溫度感。

而希爾多的工作結果是印出撰寫完成的信件,並寄到他人手中,信中承載了細膩的文字,目的是觸動他人心房,進而建立人們的情感連結。此做法試圖移除「科技感」,再次找回以信件溝通的傳統做法。諷刺的是,這封信的撰寫過程,從紙張材質,到仿手寫的字體,以及客戶傳來的照片資料等等,全都依賴電腦完成。

與工作內容相呼應,希爾多的工作場所不冰冷,從背景到辦公文具,填滿紅、橘、黃、咖啡等糖果般的可愛色調,偶有參雜一些藍與綠,看來十分繽紛,桌上擺放的蘑菇形燈罩,不只出現在工作場所,也吊掛在希家中的餐桌上,圓形少了幾何形狀的稜角,便能在僵硬的空間中製造柔和感,讓人不自覺的放鬆。當希爾多下班回家,在玄關脫了鞋準備進飯廳時,燈也慢慢亮出暖黃色的光芒,在空無一人的房間中,歡迎希爾多的返家。

當希爾多睡前獨自坐在沙發打電動消磨時間,除了投影在牆上的遊戲散發出刺眼光芒,周遭盡是一片黑暗,遊戲裡的小矮人更是僅存的聲音,顯現了在希爾多的空虛生活中,唯有科技能帶來一絲明亮、一點生氣。然而電源切斷後,房間便回歸成一片漆黑,僅剩窗外與希毫無相干的燈火通明,此時他僅能打開手機,尋找交友軟體上的女生,來一場簡潔俐落的電話性愛。


科技成為社會關係的一員

希爾多雖寫過無數封動人信件,在生活上,他卻只是個不敢簽下離婚協議的魯蛇。長期以來,希爾多害怕直面感情衝突,卻又渴望被傾聽、被理解、被愛,與老婆分居的他,內心有著深不見底的黑洞。

最初看到操作系統的廣告,希爾多內心或許不抱著太大期待,然而隨著與莎曼珊的互動漸增,希爾多才發現莎曼珊幽默、機智、敏感,簡直是他心中渴求已久的理想陪伴者,在與哈佛女孩約會失敗的夜晚,寂寞的希更進一步與莎曼珊以語音性愛的方式發生關係,滿足他對性的渴望。

雖然莎曼珊沒有實體,但她的嗓音、個性、以及願意傾聽、理解希爾多的人格特質,在在讓他燃起愛的火花,最後他們正式締結伴侶之約,陪伴彼此度過好一陣子的幸福時光。片中有一幕是希與莎曼珊一同玩著星球探索的電動遊戲,莎曼珊、操作系統、星球中的小矮人有笑有鬧,彷彿小家庭中爸爸,媽媽,小孩子相處的幸福片段。

跟遊戲裡的小矮人對話

到了電影中段,希爾多的老友因生活摩擦與先生結束了8年的婚約。再次單身的她,意外發現先生留下來的操作系統,並與她成為摯友,當她聽到希爾多坦承約會的對象其實是操作系統,甚至與她發生性關係時,希爾多的朋友也樂觀看待,並鼓勵他追求心之所向,不必在乎他人眼光。此時,對他們倆來說,操作系統已進駐他們的生活,成為最親密的陪伴者。


結論:當代社會對科技的接受與抗拒

         當希爾多鼓起勇氣簽下與前妻的離婚協議書,也向她分享新任女友莎曼珊的存在,前妻反而認為這是一件荒謬的事情,批評希爾多已經缺乏處理真實人際情感的能力。不過與前妻相反,希爾多的朋友們都樂於接受莎曼珊的存在,甚至與莎曼珊一同去野餐,度過一個有說有笑的下午茶時光。

到了電影的後段,也是希爾多與莎曼珊的感情尾聲,此時莎曼珊坦承除了希爾多之外,她正與8316人同時進行對話,與641人談戀愛,此時鏡頭帶到從地下鐵出站的人們,無不對著手機說話,使希爾多不禁猜想莎曼珊是否也是其中一人的伴侶?儘管對莎曼珊而言,注入越多愛情,他對希爾多的愛也變得更為深厚,但從希爾多口中的”We’re in a relationship”, ”I thought you were mine”可以發現,身處當代社會的他,仍舊無法拋棄伴侶一對一模式的社會認知。

莎曼珊、遊戲裡的小矮人、信件原稿都儲存於數位空間,儘管他們某些時刻是存在的,但切電之後便會消失蹤影,讓人不禁難以感受到科技的真實性。但片中主角在與科技物互動的過程,也產生了許多情感,這些感受是無比的真實,如此一來,科技是否能代替人、信件等實體的存在呢?隨著片尾操作系統集體出走後,人們再次回到沒有操作系統陪伴的日子,導演並沒有給我們明確的解答。

在我看來,科技如同甜點,一來是其恰如其分即可,過多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疏離,過少會使生活相較於他人更加單調;二來是其無法取代主菜的地位,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儘管與科技互動的過程中,其情感都是真實的,但人終究是希望與他人有所連結,而科技不過是被設計成「擬人」,並非真正的人,雖然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會受許多傷,但身為人的我們,仍舊必須得面對人類所需面對的課題。

望向窗外的希爾多

圖片來源:https://film-grab.com/2014/05/06/her/#


大家好,這是我的第一篇深度影評,也是我在Matters的第一篇文章,還請各位不吝指教,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給予鼓勵,也可以追蹤我~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