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之四:在新舊建築交融之間傳承歷史文化的「嘉義市立美術館」)
建於不同時期的四棟建築組合,座落在曾為「畫都」、「木都」的城市,主建築棟是市定古蹟,在21世紀被選定為當地的美術館館址。
這應該是給建築師一個極富挑戰的考題吧!
負責增改建的建築師在這多樣元素下,思索著城市過往的歷史與文化,於是用種種細節帶出新展館所代表的精神與寓意,「嘉義市立美術館」於焉誕生,不管是古蹟活化還是新生,在傳承與創新碰撞、新舊建築交融中,訴說著專屬於嘉義的城市物語。
建築背後的歷史
- 主建築為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嘉義支局辦公廳舍 」,於1936年開始興建,建築師梅澤捨次郎採日本古典與現代建築折衷式風格,整棟建築強調現代建築結構與線條簡潔的特性,外牆銜接處以弧角收邊,磚牆鋪設橫紋折線面磚,兼具古典手工美感。
2000年登錄為嘉義市定古蹟,並進行修復。
- 戰後成為「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 」,1960到1980年代國民政府陸續興建其他三棟附屬建物,作為倉庫及販賣部之用(D棟作為警衛室,於嘉美館建館工程時拆除)。
- 2014年,嘉義市升格,為發揚嘉義市在30年代畫家輩出的「畫都」精神,成立「嘉義市立美術館籌備處」,由建築師黃明威與王銘顯負責新增、改建事宜。
- 2020年3月「嘉義市立美術館」完工 ,於同年11月開館。
注入歷史及文化元素的建築巧思
對已修復的古蹟,建築師未多加更動,而用中間B棟的增改建來銜接新舊建築。B棟外牆拆除作結構補強時,建築師思考著如何用新牆表現既存文化記憶,又能兼顧古蹟建築特色,因此在結構設計、建築工法以及建築材料上有了許多巧思,包括:
- 引進當代CLT木構工法,在靠中山路背牆用木構作內牆,用印有古蹟紋路面磚的玻璃帷幕做外牆,與古蹟棟形成某種程度的一致與串接。
- 內外牆做法不但減輕建物結構的負擔,視覺上的層次交疊效果也象徵著新舊交融及嘉義市歷史上作為「畫都」、「木都」的雙重文化使命。
- 內牆溫潤的木頭材料點出「木都」意涵,又能與古蹟所表現的手工藝之美對接。
- 用現代建築玻璃帷幕做外牆,以之呼應古蹟棟水平簡潔線條的現代建築精神。
空間延伸與情境轉換的設計概念
在美術館的內外空間規劃上,建築師又做了許多饒富意義的設計:
- 美術館大門從原先的中山路翻轉,讓大片玻璃帷幕的大門正對ㄇ字型戶外空間,如此室內天井變戶外廣場的作法,不但將車水馬龍的中山路隔絕於館區之外,對觀展者而言,在走過廣場進入大門時會經歷心情的沈潛轉換;而對布展人來說,可以透過二樓透明玻璃帷幕打破室內外布展空間,帶領觀展者「俯看人間」,體會展品與戶外風景及生活空間結合的不同觀展經驗。
- 從一樓走向二樓,是約三層樓高的白色挑高空間,突然開闊的視野有一種現代展館磅礴空間的震撼感。在新舊建築串接中由這裡走入古蹟棟的走廊,又有一種穿越時空長廊的恍惚感。
- 二樓挑高正廳木構工法的木柱引領視線極目往上,又發現木樑交錯如魚骨般的「魚腹樑」天花板,讓人有如置身巨大鯨魚腹底的錯覺。
我的心情也在轉換
畫畫那天下著不小的雨,避雨屋簷下看不到全貌,只能側繪古蹟棟,繪旅最後這一站當下,對著古蹟側景並無太大感覺,只覺得「畫了好多窗戶」。
畫完進入參觀,才發現室內現代展館的大氣風貌。再後來為了寫這篇文章翻查資料,也在網路上看了段影片,聽建築師娓娓道來,對於美術館又有了一番認識;而年輕美麗的館長也讓我打破傳統官僚的刻板印象,原來,於美術館、於人,都有著傳統與創新的意味。
於是,想寫的,已不僅是畫畫當時的心情,而是想打破時空與身分,想與古蹟與美術館的前後建築師、年輕的館長、觀展者與布展者、一起畫畫的老師同學、那天幫忙解說的接待員,甚至建築物本身,以及當天淅瀝淅瀝的雨聲,一起熱鬧對話的感覺。
館長的幾句話說的好,原來我畫的許多窗戶是有意義的,且聽館長道來:
“當我們看到那些不同的窗,光線從不同窗戶透進來,彷彿可感受到30年代梅澤捨次郎在規劃整個建築空間的時候,他如何去想像南臺灣的光,跟人要生活在這個空間裡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