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夢想與戰爭,都曾非他莫「鼠」:米奇93歲生日快樂
從小到大,我們生活周遭所充斥的各種動態或靜態的迪士尼商品。就算沒出國玩過香港、日本、上海、歐美的迪士尼樂園,在童年時期有過的歡笑,與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想像,甚至是成年之後暫離苦悶現實,重溫赤子之心的情緒,「迪士尼」這個名詞總是參與其中。
各式各樣的迪士尼動畫,其故事中所傳遞的價值觀,無論是否已與時代脫節,都曾深刻影響你我。例如每個女生在年幼無知的時期,可能看過不下百次的白雪公主與灰姑娘,多少都會有想成為公主,未來有個白馬王子能呵護自己的憧憬。即便現實生活中,公主其實是一種病,而王子只是租了匹白馬的路人假裝。
1923年,以動畫工作室起家的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迄今已經成為跨足影視、主題樂園、兒童圖書與消費品的全球化跨國企業。幾年前,在查找民國舊報刊史料的時候,發現了一隻老鼠,從胎動之地的美國加州,走向世界,在百年前的東亞世界,留下了他的活動足跡。
還能有哪隻老鼠呢?就是米老鼠阿!
1928年11月18日,迪士尼公司推出首部自製的有聲動畫《汽船威利號》(Steamboat Willie),米奇就在這部動畫中正式出道。動畫中的米奇,作為一名船員,卻在船上極盡搗蛋之能事,一會充當船長掌舵,一會又在船上開趴,而在這部動畫同時出現的,還有一直以米奇女友被觀眾所認識的米妮。雖然只是一部不到八分鐘的動畫,不過在紐約上映之後,隨即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從米奇在東亞的旅行來看,《汽船威利號》在美國上映的次年,隨即就成為了日本的電影院線片。伴隨米奇這部出道作品上映,逐步影響1930年代的日本戲院,添設有聲動畫的放映設備。而1932年,《汽船威利號》獲得了奧斯卡特別獎,中國的報刊雜誌,也在這個時間點,大量出現關於迪士尼公司的報導;此外,1933年以降的報紙廣告,也多可見到米奇主演的多部動畫,陸續在電影院上映。
當時的上海《申報》稱呼米奇為「米鼠」、「米凱鼠」、「米開鼠」、「米老鼠」、「米基鼠」,之後「米老鼠」逐漸成為普遍的名稱。迪士尼動畫以米奇領軍,在東亞世界逐漸曝光,正是在1930年代。此外,1937年出版的《白雪公主》,次年就已經在上海的電影院播映了。
隨著米奇在東亞世界的知名度漸廣,亦可以見到其形象逐漸被賦予「在地化」的色彩。
以日本來說,1930年代以降,米奇在日本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那個著作權觀念仍未普及的時代,他經常成為新年明信片、繪本、漫畫與動畫中仿作,或二次創作的元素。米奇或武士刀、日章旗,或出現在涉谷的街頭,被賦予「再日本化」的形象。
1936年改編自「玩具箱系列繪本」的黑白動畫,以當時日本委任統治的南洋廳為場景,米奇在動畫中,則被塑造為美國邪惡勢力的代言人,前往去轟炸日本統治的領土,破壞了當地王道樂土的和平氣象。米奇面目扭曲,乘坐著四不像的飛行工具,與現今大眾的印象大相逕庭。動畫中還出現桃太郎、金太郎、浦島太郎等日本民間昔話的角色,在桃太郎的率領下,在海陸空與邪惡的米奇展開一場保境安民的正義之戰。
片中以帝國時期的軍歌作為BGM,跟隨桃太郎一同作戰的浦島太郎高舉著「皇國興廢在此一戰」的旗幟,不消說反映了日本當時軍國主義充斥的氛圍,似乎也預示著日美兩國日後終將有場生死對決。
時序進入二戰時期,翻譯《紅髮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日譯為赤毛のアン,又名《清秀佳人》)的兒童文學作家村岡花子,在1938年出版的童話集中,收錄了一篇名為〈米老鼠的功勞〉(ミツキー・マウスのお手柄)的短篇故事,描述母親為女兒製作米奇形狀的菓子燒,米奇成為了故事中表述「良妻賢母」思想的一個中介角色。
此外,米奇也是個忙碌的廣告代言人。例如他曾經是大阪砂川遊園地用來招攬遊客的看板鼠,還代言過腸胃藥、喉糖等各種產品。。不知道他接這些代言有沒有跟美國總公司報備過,我想是沒有。
粗略爬梳一下米奇被引介進入東亞世界之後,所走過的奇幻旅程,呈現過往的米奇,鮮少為今人所知的樣貌。希望以後有機會在迪士尼重逢,他還願意跟我做朋友。
米奇生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