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是一項技能,不是知識的學習。
為什麼有些人學了語言可以講得很流暢、也很直覺,有時甚至都只是情緒反應,不太有「腦內翻譯」的動作。相反有更多人花了很多時間學語言,說話總難以如同反射動作一般,同時有總引起「逐字翻譯」的傾向,話(母語)到嘴邊時的衝動,老是因為(腦內)的文字(外語)排列還沒就緒,令對方感到你似乎常常「欲言又止」。這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
在說明這現象之前,要先思考什麼是「技能」,什麼又是「知識」,相信大家有曾因為喜歡,而去學習一些才藝,像是吉他、舞蹈、繪畫等等,這類的才藝,貫徹「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句話的精髓,老師的角色僅輔助,大多時候學習者靠個人經驗累積,學會之後過了很久不碰,僅會生疏,不致完全忘記,只需要花一些時間練習,即可以找會當年的風采。這也是所謂的「技能」,並不是動動腦每天苦思冥想即可達成,還需要運用到五感,甚至是身體某些部位,然後上述需要需要用到的部分全部協調統合,做出技藝般的呈現。
什麼又是知識呢? 偏抽象、概念,大部分時候僅腦內的運作,當然偶而動動筆,因屬知識性內容,並不是經驗累積可以學成,無法因為不斷犯錯從錯誤中學習,很多時候以老師為主,教授課程,更需要花費時間有意識地去學習,一但停住不學了,很容易忘記。這類抽象性的學習也有一個普遍的現象,就是可以很清楚的解釋如何做,比如像是數學、歷史、地理等等知識學習的科目,反之技能的學習很難說明,有時非親身體驗練習,僅靠口述不太可能學好。
那麼問題來了,到底「學語言」是一種技能,還是知識的學習呢?
雖然標題早已洩底了,但是這個問題值得第一次聽到這樣概念的人深入思考,會對自己學習語言的過程有很大的幫助,甚至因此改變學習方式,我和大部分的人相同,經過學校教育的洗禮,很直觀的認為既然是科目,應該就像數學、歷史、地理、生物等等,要以老師為主學習取經,學文法和背單字是必經的過程,加上考試的「加持」,更認為語言就是要照著文法答題,越少犯錯,就是學好語言。但是你學會了一門外語,會因為兩三年不使用,就忘得連一段話都講不出來了嗎? 如同你學會了開車,過了一兩年不開,會忘了怎麼倒車嗎? 顯然答案是否定。 我常聽到外語學得好的人,總是建議初學者盡量多犯錯,不要怕犯錯,但是語言的考試卻無意間傳遞一個觀念: 犯了錯就等於學不好。事實恰恰相反,小時候學習母語時,爸媽糾正了我們多少次,即時童年的記憶已離我們遙遠,爸媽依然可以清楚告訴我們,小時候呀呀學語時鬧出了多少個笑話,彷彿歷歷在目。
回到文章開始的現象,那又為什麼會有「腦內翻譯」這現象呢? 正因為我們把語言當作知識性的科目般來學習,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副作用,甚至只要一中斷學習就容易忘記。語言不該像數學一樣學習,好像每個文法、句型、單字都需要被解釋說明,這些東西學久了,很容易令學習者有一種完美情結,總想在腦中拼湊出正確的文法順序,才說出口。事實上,語言應該很多時候是像技能學習過程一樣,你會說某一句話,但為什麼要這樣說,你很難解釋,只有去說去用你才能體會。如同我們中文母語人士被問到,為什麼「車子」後面要加一個「子」,大部分的母語人士都會說我們從小說到大,沒什麼原因。這問題只有擁有「知識」的國文老師可能才有辦法解答。反過來說,你不需要知道為什麼要加「子」才可以使用這個詞,你只要知道什麼時機用就可以了。
文章末尾,希望大家學習語言可以多犯錯,盡量犯錯,不怕犯錯,從錯誤中學習。因為幾近沒有犯錯,就可以學好一門外語的人,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