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失莫忘,香港記憶之一:城門水塘
前言:香港是我家,成長的地方,滿載半生個人回憶。香港也是出名貪新忘舊,很多事情和景物很快會消失,不論是皇后碼頭,還是天星鐘樓,即使當刻有人反對和極力爭取,但之後已無從追,漸漸淡忘。不過,倒仍有一些地方依然健在,或許已不復當年,沒有人留意感興趣。最近開始到不同的地區慢(漫)步,看看今天的景物,和當年的印象比較,能否勾起一些回憶,如果對自己有一種情意結的,以文字和圖片記錄,為自己和香港,保存一點記憶。
城門水塘,大概是比較近市區的一個郊游地方,相信很多人去過,甚至多次。自己其實只去過兩三次,都已經是幾十年前讀中學的時候。我在荃灣上學,學校每年都有兩次旅行日,在秋天和春天。起初還有點興緻,因為不是和家人或親戚,感覺很不同,而且大家落手落腳安排,由租旅遊車,策劃行程,預備午餐及活動等事項,有新鮮感。不過,辛苦了一兩次,總有人不滿,甚至批評,有些人便意興闌珊。
有一年在選擇旅行地點時,干脆選了城門水塘,近近地!因為太近,所以免了租旅遊車,大家只是在巴士總站集合,各自安排,有些人仍會準備燒烤,有些人只帶乾糧,已準備中午左右便回家吃飯算了。也有些熱愛大自然的,會沿山路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空氣。各適其適,我們幾個特別百厭的,比較反叛的,只是報個到,讓班主任見過我們,各自活動時,便溜回市區。那時有幾個人喜歡打麻雀,其中一個同學家中沒有人,我們便七、八個人擠進去,有些只在壁上觀。
當時,其實在一些士多舖頭,可以安排雀局,有些高年班的同學會參與,相當普遍,自己沒有試過,可能當時未有法例規定吧,甚至有同學家裏是開士多的,帶同學回來,父母也是知道的,也不會阻止。現在回想起來,我的城市水塘回憶竟然和雀局拉上關係,真有點不可思議!而中學畢業之後,也從此沒有再到城門水塘了。
幾十年後,當然事過已景遷,重踏此處,已是完全沒有印象,當年的印象本來就不深,於是只好從頭認識。説起來,算是去過幾次,但從沒有繞水塘邊行一週,今次是第一次。
從荃灣乘小巴到菠蘿壩起步,沿途有樹蔭,並不算太熱。
一邊看水塘,水位其實相當低,可能不足一半容量,卻聽不到有人呼籲節約用水。真的,打開水龍頭便有水,不是必然的。
水塘有數個特別景點,其中一個是「水浸白千層」,可惜現時旱季,水位只及半,所以沒有水浸現像,有點美中不足。
城門水塘自然和猴子掛勾,不過今日只見一兩隻。
兩位港督,都以自己的生活熱情加進政策,他們熱愛大自然,於是一條麥理浩徑,一條衞奕信徑,綿延數十哩,多年下來,發展和保養良好,是遺留給港人的Legacy,世代相傳。今天的領導層卻只懂打郊野公園邊陲土地的主意,他們只顧做生意,我們要的是生活!
這道橋和週邊設施,據說已列入古蹟文物,已經有超過半世紀的歷史了。
在主壩向外望,很難想像這是香港。
後記:水塘建於1933年,1937年完工,服務香港市民九十年。當年未有東江水供應,香港這個彈丸之地,沒甚麼天然資源,食水供應是民生之重,因此要尋求解決方案,各個大小水塘的興建,直至大型的船灣淡水湖落成,加上落實東江水的供應,食水問題才算告一段落。今日,大家對食用水有種理所當然的態度,大部分人大概沒有經歷過制水的日子,四日才供水四小時,有些地區,家家戶戶都要用水桶去街喉排隊,取水回家。所謂居安思危,如果東江水突然停止供應,是怎麼樣的局面?大家覺得,政府內有任何官員會有個想法嗎?
這個水塘已有超過八十年歷史,仍有其作用,並且為市民提供郊野活動,多少情侶在此拍拖,甚至拍婚紗照,又有多少武俠劇在此取景,和馬騮仔搶食的場面,你說盛載了幾許香港人情懷。際此有人力數港英政府壓逼港人的罪證,我們這些經歷過那時代的人,必須撫心自問,其實「總算是歡笑多於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