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史學加000163《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22:皇上,您要不要去洞穴裡靜一靜?
盧生說始皇曰:「臣等求芝奇藥僊者常弗遇,類物有害之者。方中,人主時為微行以辟惡鬼,惡鬼辟,真人至。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則害於神。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雲氣,與天地久長。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願上所居宮毋令人知,然後不死之藥殆可得也。」於是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復道甬道相連,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行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語。」案問莫服。當是時,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聽事,群臣受決事,悉於咸陽宮。
──────────────────────
延續著上一段的時間,也就是始皇帝在位第三十五年,他四十七歲時,當年那位幫他找到「亡秦者胡也」這個訊息的「盧生」勸始皇帝說:
「我們尋找靈芝、奇藥和仙人,一直找不到,好像是有什麼東西傷害了它們(臣等求芝奇藥僊者常弗遇,類物有害之者)。我們心想,皇帝要經常秘密出行以便驅逐惡鬼,惡鬼避開了,神仙真人才會來到(方中,人主時為微行以辟惡鬼,惡鬼辟,真人至)。皇上您住的地方如果讓臣子們知道,就會妨害神仙的出現(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則害於神)。真人是入水不會沾濕,入火不會燒傷的,能夠乘駕雲氣遨遊,壽命和天地共久長(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爇,陵雲氣,與天地久長)。現在皇上治理天下,還沒能做到清靜恬淡(今上治天下,未能恬倓)。希望皇上所住的宮室不要讓別人知道,這樣一來,不死之藥或許能夠得到(願上所居宮毋令人知,然後不死之藥殆可得也)。」
於是始皇帝說:
「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稱『朕』了(吾慕真人,自謂『真人』,不稱『朕』)。」
於是下令咸陽城旁邊二百里內的二百七十座宮殿都用天橋、甬道相互連接起來(乃令咸陽之旁二百里內宮觀二百七十復道甬道相連),並把帷帳、鐘鼓和美人都安置在裡邊,全部按照所登記的位置不得移動(帷帳鐘鼓美人充之,各案署不移徙)。皇帝所到的地方,如有人說出去,就判死罪(行所幸,有言其處者,罪死)。
有一次皇帝來到梁山宮,從山上望見丞相的隨從車馬眾多,對此表示不認同(始皇帝幸梁山宮,從山上見丞相車騎眾,弗善也)。宦官近臣中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丞相,丞相知道後便減少隨從的車馬數量(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後損車騎)。
始皇帝發現丞相的隨從車輛無故減少後,便生氣地說:
「這是宮中有人洩露了我的話(此中人泄吾語)。」
經過審問,沒有人認罪(案問莫服),就下詔把當時跟隨在旁的人抓起來,全部處死(詔捕諸時在旁者,皆殺之)。從此以後再沒有人知道皇帝的行蹤(自是後莫知行之所在)。處理事務,群臣接受命令,全在咸陽皇宮進行(聽事,群臣受決事,悉於咸陽宮)。
──────────────────────
關於始皇帝的求仙,我始終感到難以置信。畢竟,人都會死,這個道理始皇帝不可能不知道。倘若真有長生不死藥,數量應該也不會很多,如果始皇帝真的服用的話,就得一個人孤零零地當著皇帝,一直治理的偌大的帝國,然後眼睜睜地看著一批又一批的老臣凋零,再換上一批又一批他不認識的臣子,如此不斷循環下去,真的比較好嗎?
按邏輯推論,如果只有自己長生不死,就得經歷一場又一場的晚輩去世;即使有足夠的長生不死藥,那麼在人都不會死的情況下,國家的人口將會成達到飽和,職務無法進行更新,也不是一件好事。換言之,就是因為生命有所謂的生老病死,世界才會如此運作下去。
這些道理,我認為始皇帝應該都知道,因此對於始皇帝求仙丹一事,我始終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在本系列第86篇,曾提到了周厲王在位第三十年時,因為開始斂財,而引來各地的反彈。當時我曾表示,周厲王在位前三十年都沒有犯下任何錯誤,為何在位三十年後,卻做出不少荒腔走板的事呢?又例如你我所熟知的唐玄宗,也是在在位三十年後無心於國政,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因此,當初我的小小推論是:這些在位長達三十年以上的帝王,會不會是因為厭倦,而做出這些行徑呢?
換言之,今日的主角─始皇帝,如今已經在位長達三十五年之久,不僅完成了一統天下的壯舉,甚至還多次出遊,努力地想讓帝國長治久安。這時的始皇帝,會不會也是感到有點厭倦,所以想要放鬆一下呢?從始皇帝說自己羨慕真人(吾慕真人),以及各種躲避大臣的行徑來看,始皇帝似乎正經歷著一段想逃避的「洞穴期」。或許,讓他一個人躲起來靜一靜就好。
可惜的是,無論始皇帝如何逃避,他依舊擺脫不了「皇帝」的身分,每天仍有各種大小事等著他處理,進而導致他越是想躲,越是躲不了的情況下,內心才會如此焦慮吧!
換言之,與其說這是一段始皇帝求不死藥的故事,不如說是始皇帝想放下皇帝身分,好好休息一下的事蹟。然而,由於他是「始」皇帝,沒有任何人可以借鏡的情況下,始皇帝只好把煩惱往內心裡累積,最後表現出難以親近的狀態。
倘若,始皇帝立下卸任的典範,讓自己的接班人接手,自己可以四處遊山玩水,彷若真人的話,或許歷史就會改寫吧!
可惜的是,始皇帝應該還沒有培養好接班人,也不知道可以放手的情況下,才造成如此的窘境。
想躲起來,卻無法真正躲起來的始皇帝,接下來又會遇到什麼問題?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一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