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Jeffrey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價值or價格?Web3奇幻之旅~ft. NFT 和 NFT 社群之我見

Jeffrey
·
·
只有爆倉之後才能體會人生的美好

一樣先推歌:

假日專屬吧

一切要從去年開始。自認為不算很早接觸區塊鏈,但從接觸迄今也有近一年的時間了,當初只是一個在學校打工摸魚時,偶然聽到有關區塊鏈的podcast才開始關注。每次聽到有甚麼新的項目或者又有哪些人有新的想法的時侯,都會聽到心跳加快,熱血沸騰。當時單單純純的驚覺得這是一個全新的技術,一種可以改變我們現今生活的一項革命性的技術。

隨後陸續觀察了近半年的時間,一方面由於自己還是學生沒什麼資本(閒錢)可以拿來「投資」;一方面也是由於懶散跟區塊鏈自身所帶來的那種不近人情,讓我遲遲無法進入web3的世界中。(在馬特市的Discord裡面的nft討論專區,發現其實蠻多人都因為這樣所以遲遲沒辦法進入web3世界。)

隨著podcast越聽越多,那種科技革命感越來越使人感到不安(就是fomo辣),彷彿我現在不進去這個世界,我就會被世界拋下(沒錢)的那種危機感越來越深。於是乎,我就註冊了MAX交易所,開始了我的新世界探索。


接下來要講的就是一段血淚史了@@

雖然說是被FOMO了,但必須說,會那麼關注區塊鏈是因為當時的我深知這種「無法竄改」、「無法被複製」的特性確實的會在很多層面有所改變:他可以賦予現在所有「虛擬」但卻有「價值」的事物「時間」的概念;在藝術層面上,他承接了自班雅明《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以來藝術評述的討論;更不用說在政治層面上,他所代表的那種大眾取向的政治意圖。也正是說,就以一個人文素養的視角來看,區塊鏈所要描繪的「烏托邦」是有時代脈絡跟意義的。

書袋子扯完後,回到故事主線,沒錯的辣,我買了人生第一次的以太幣。然後沒多久就賺了快五百多塊台幣(這時候還沒開槓桿),真香。隨後開始推坑給周遭的人,跟他們說這個東西多好、多讚、多有未來。開始加入各種社團,看各種鬼神的操作,我才發現原來有所謂合約槓桿這種東西。

當然要玩啊,開甚麼玩笑!然後就爆倉了。


爆倉後,我就在想,我到底是為甚麼進入web3的?我的初衷是甚麼?

我看到的是他的價值,不是價格。每天看幣價上上下下,一下做空一下做多,一下追資訊,一下又看技術面,賺了要更多,賠了要凹,說到底我只是想暴富而已……

想到這裡,先停一下,釐清一個概念。暴富,要富甚麼?講到爛掉的大道理,人生的富足不單單只是金錢的富足,有錢不是一切。是也沒錯啦,但錢終究是萬惡的資本主義時代的必要品,那麼到底要怎麼一邊暴富一遍富足?

這就是釐清價值的意義之所在。剛剛扯了那麼多區塊鏈帶來的意義,那些都是價值,他有可能會失敗,但你不可以說他是沒有價值的東西,而這個價值會持續的被發展。那麼有價格的東西就必定有價值嗎?同樣的,先停一下,我們先想一下在我們現在這個社會,有甚麼東西是價值跟價格不符合的?很貴的食物?電影?土地?藝術品?創作品?想完的話,我們就接著我們的奇幻之旅~


事已至此,我認為我有必要緩一緩,然後想一想我到底該如何接觸這個新世界。於是又潛伏了一段時間,鼓起勇氣購入了人生第一個NFT─DemiHuman

在我看來,區塊鏈賦予了web2世界其中兩個本來應當有價值但卻被忽略的東西─社群跟創作。人是社群的動物,是政治的動物,在這件事情上人類已經跌過太多苦頭也嘗過太多甜頭了,可以說是歷經風霜走到了現今。在web3世界,我看到了社群的力量重新的被挖掘,被賦予,個人對公共事務的參與被放大且有效化。以社群為單位的交流在web3已經是常態了,當英雄主義逐漸被社群取代後,個人的角色其實是被放大的,可期待的是一個相對穩定但流動性強政治遠景。(如果要找歷史定位,或許跟城邦頗像)

而創作呢?扼要來說,一個默默無聞但會程式編碼跟一個默默無聞但會寫小說的人,在你看來那個比較有價值?這就是我長篇大論想要討論的東西。也是我為甚麼購入第二個NFT項目─馬特市的Traveloggers的原因,也在今天正式成為讚賞公民。

學者華特‧班雅明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展開了有關藝術品與複製品的討論,在他看來傳統藝術的「靈光」(簡單來講可以把他想像成一種觀看藝術品時,觸動到你的東西)在相機、電視、廣播等機械被發明後消逝了。反過來說,班雅明期待著一種藝術品不再被少數所壟斷,而成為一種大眾的「生產品」,在這樣的狀態「靈光」某種程度上是回到了「藝術品」身上的。那麼當每件創作都成為可複製又「不可複製」的時候,創作的價值會如何發展?答案其實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NFT的價值也正在這樣的問題中展開。


奇幻之旅接近尾聲。讀到這邊,其實不難發現在以上兩個NFT或者說兩個不同的社群中,我學到的跟我看到的遠比在當初炒幣的我還要來的多跟廣,來的有價值。好的NFT項目猶如一個知識共享的平台一般,例如DemiHuman的分享活動從醫師分享憂鬱症、防自殺到投資分享、區塊鏈知識,這些難道沒有那個價值嗎?在馬特的社群同樣也會看到類似的現象,來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人類因創作而匯聚在一起。不過問對方的背景,共享著資訊,尤其是每周的學習會,分享著各種跟區塊鏈有關的知識與應用,這些難道沒有那個價值嗎?

總而言之,NFT早已不是最初那個只服務於藝術品的認證標籤,他的應用與背後那些富有創意的人類才是NFT真正有價值的地方。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不會管價格是多少的。


一個默默無聞但會程式編碼跟一個默默無聞但會寫小說的人,在你看來那個比較有價值?

現在對於這個問題有新的理解了嗎?如果有的話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喔!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