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遊走於流行文化與詩情畫意的Serrini
談不上要評甚麼,任何評論都顯得很藍色窗簾,或者說反正作者已死,要怎樣評都可以。因為Serrini本來的創作態度就帶著一種non-sense ,極度忠於自己如何看自我、世界和世界裏的自我。這也是她能同時做到離地又貼地,文青又八婆,擺得進又甩得掉各種矛盾標籤、做到slasher的原因。
認識Serrini的歌是《網絡安全隱患》和《油尖旺金毛玲》。距離2012年那首《蘇菲亞的波霸珍珠奶茶》已經好一段時間,那時她的音樂已經由一開始比較indie的定位變得流行了許多。Serrini歌詞的內容風格確實多變,不過如果說到個人特色,其實她有不少歌都像在講故事,有清晰的起承轉合和個人抒情,而且講故事的形式多是處於自言自語的呢喃,和正在跟你說話的中間。
這次的《樹》MV製作團隊和Serrini都是舊合作夥伴,配合前/後記《Sweet Sweet Christmas》看得出是很多想法碰撞出來的結果,包括結尾醍醐灌頂、後加而意境無限的詩。MV賦予了很多詮釋空間,我就按照我看到的、想說的說了。
MV與人魚故事
MV畫面情節用了陌生化的處理:把我們一般的認知重新排列。首先是它錯開剪的時間線,每個場景基本上都重現兩次:並且都是一正一負、被動和主動、溫馨和哀愁這樣去呈現,去營造那種疑幻似真。
第一個畫面是黑白的樹紋,從Serrini條珍珠頸鏈和衣服花紋可見,這是亦MV最後她決定離開Stanley,進入森林尋找樹的一幕。MV是一個環形結構:開始是結尾、結尾是開始。離開所愛之人的決斷,是一種「難受亦接受」。接著相信是熱戀期間兩人的燭光晚餐,紅色檯布和酒牆,跟主歌B段歌詞「你等我等 誰突然靠近」初相識的飯聚,和聖誕裝飾未褪去的《Sweet Sweet Christmas》是同一間。從牽著手在沙發到分開坐著看的一堆電影,一齊品酒、親暱談笑的飯廳,乘郵輪出海一齊煮早餐⋯⋯這些相處的碎片片段是這段感情從升溫到降溫的見證。間奏至B段第一句一個近鏡拍Serrini親口捲完煙,在酒吧裏遞向Stanley嘴邊,幫他點上一刻;燈熄滅又著,已變成兩人對坐沉默,中間隔著一張飯檯的距離。Stanley自己捲煙點上,感情變化、預視即將結束大概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
飯廳和睡房這兩個房間,牆上分別掛了全藍和全紅的長方形畫,相信也是導演引導觀眾發現的線索吧。MV構色也出現大量的紅藍對比: Serrini在派對穿全紅的晚裝,在睡房點蠟燭祈禱和睡覺穿淡粉紅色睡衣,出海是藍色洋裝;最明顯的還有人群擁擠的舞會派對——一開始跟Stanley一起去的時候是暖色調的紅色,待她祈求多一次這樣的機會後,同一條窄巷通往的派對卻是瘮人的藍色。有留言說感覺就像Matrix的紅藍膠囊,區分幻想的美好和現實的殘酷,十分有趣。我想到的則是兩種顏色代表的情感、溫度轉變,從殷紅的期盼、熱情,到深藍的冷峻、失落。不過憂鬱的藍色不是結局,Serrini離開時穿的是一襲湖水綠的絲綢連身披掛,好似已經平復了心情,能夠接納一切命運加上人為選擇的結果。在紅藍色調最典型的溫暖和冰冷的二分下,還有介乎兩者之間的綠色。雖然沒有近鏡,不過家中那幅最大的畫,畫的就是林中小屋,大概也是來自大海的Serrini結尾出走尋找的地方,或者說棲息之地。
說Serrini的角色來自大海,因為貫徹整個MV最明顯的意象就是人魚。在安徒生的原版中,《Little Mermaid》本來就是作者透過寫故事去隱藏、壓抑本人無法實現的愛情,所以結局美人魚才無法拿匕首殺死王子,而是成全他,自己則化成泡沫消失。Serrini作為美人魚的化身:除了相遇那餐飯,總是沉默不語,聆聽Stanley笑著不說話;都已經上郵輪出海又拒絕落水,有一幕坐在船邊她本打算觸碰大海,也就是告訴Stanley真相,或者跟Stanley好好的談,但回望了Stanley一眼微笑完卻還是卻步了。Serrini有兩次在睡房裏獨自燃點蠟燭祈禱,後景牆上波光粼粼,第二次甚至房間內的物件都漂浮在半空,就像在大海裏自己的私密房間一樣。
儘管誠心祈求戀情像樹一樣生長後會開花結果,溫暖而熱情的紅色會長存。但同時Serrini又預示到、知道這樣的愛注定無法實現,甚至這樣失敗的虛空可能已經重複了很多次,是無意義的燈蛾撲火。那用來祈求的蠟燭,化成的燭台如漣漪、眼淚,斬斷了美人魚的身首,悄悄放在放影碟的小茶几上,追求無法實現的愛的代價是斷魂。當然人魚只是愛的隱喻,她的角色是不是真的是人魚,如導演所說我覺得並不重要,MV或歌詞想藉跨物種述說的、所有無法實現的愛可以是更宏觀,更貼近現今狀態的。
樹、歌詞與短詩
相愛的不見得 憑著緣分 無自然缺憾 無人 可愛的不見得 這種女生 才自由確幸 無悔恨 你可知我 越是傲慢 熱情倍贈 你可知我 流淚也勇敢 熱吻過後先看透 愛 驚 天 動 地 球 甚麼可委屈我 難受又接受 但無人猶豫像你 愛新都念舊 隨心施捨的愛 有哪個會有勇氣接收 深愛的不見得 憑著緣分 迎合無過問 無人 不愛的不見得 你等我等 誰突然靠近 誰責任 你可知我 極度浪漫 自由更甚 你可知我 沉默也有心 熱吻過後先看透 愛 驚 天 動 地 球 漩渦吞走的我 流浪在宇宙 若無人猶豫像我 愛怎麼善後 無心施捨的愛 哪個我會有志氣放手 盛世以後可會有 戰 火 湮 沒 地 球 餘生不可相見 情願沒邂逅 但無人沈迷像我 野火熄滅後 洪荒捲走的我 哪個結尾有愛到永久
看完MV,來讀讀份歌詞。MV的最大象徵是人魚和其無法分割的海,那麼歌詞最大的象徵便如題是樹。這兩樣事物本身是矛盾的:人魚沒有腳、沒有所謂的根,在大海漂流得越久,離本來的地方就越遠;樹一旦種下了,越往上長、往前走,根就越伸向看不見的深淵盤踞。眾所周知Serrini又名樹妮妮,我相信這份詞是至今自傳成分最高,最能夠反映她當下心情的作品。
對比MV兩人之間情感關係的敘述,歌詞的境界比較宏觀、磅礡得來充滿轉折和矛盾的並列。相愛不一定能見得到,自傲、勇敢與懦弱、猶豫集於同一個身體,渴望自由、拒絕受委屈但接受被情限制,喜歡新事物又無法捨棄、懷念舊有的東西⋯⋯幾乎每句的語意都帶著互相衝撞,很能展現對愛、對當下狀況的迷惘感。
影片的開首我說Serrini的歌像講故事:主歌第一段是相識初期。「我」(敘事者)剖白自己並不是一般能夠惹人喜愛的女生,或許會習慣性用缺點(傲慢、流淚)去掩飾真實(熱情、勇敢)能讓人喜愛的自我。因為這些一體兩面是無法抽離的,所以「我」猶豫是否應該進入這段注定與預期不同的情感。「熱吻過後先看透」的第一段副歌,明顯看出「我」答應了是後悔的。感情是談得很轟烈很有溫度,但這段關係不能互補越來越好,而是會進一步加深矛盾,因為對方跟「我」一樣優柔寡斷。
帶著這些拖拖拉拉,關係來到主歌第二段接近一種冷戰、沉默的瓶頸狀態。在愛與不愛之間痛苦地來回探戈,誰都沒有說破;努力嘗試完最終果然還是分手收場。第二段副歌雖然重申著這份愛驚天動地的重量,然而對比第一段向對方說,更像一種自我審視。一切都已經發生,好像已經結束了,但誰都沒有辦法斷然離開。
最後一段的旋律與副歌相同,語意上卻有重大的轉折,好像在從另一個角度審視這段感情一般。我不知道應該稱它為甚麼,好像是延續副歌的變奏,又好像Bridge (連結/過渡段)一樣有一種昇華和懸空結局的感覺,令發生的一切都變得更加曖昧。一部分的自己知道沒有結果情願甚麼都沒有發生,另一個自己充滿矛盾最後仍是選擇沉迷於愛,甚至任由愛將自己吞噬。這段出現了很多標誌大時代的事件,比起兩人主動的離別,更像是不得不放手。經歷盛世、戰火、洪荒,驚動地球,迷失於宇宙,愛仍像無法壓抑自然生長的樹,仍屹立在此見證。這樣宏觀的敘述,可以是個人心境無限的延伸想像,也可以是所敘述的愛本身不侷限於所謂不理性而轟烈的、兩人之間的小情小愛。
MV的最後,雙語的詩像畫龍點睛,風、海、月亮這些自然中的恆久不變,都如同愛一樣觸摸不到,好似明明經歷過,那些能認證的日子又像幻夢,就算繼續靠近仍然無法定斷真偽,答案或許根本不存在。
在《樹》之外
《樹》的MV下面的留言裏,本人附上前曲以一鏡到底拍攝的《Sweet Sweet Christmas》作為前/後記,同一間餐廳,同一條紅色晚裝,任觀眾詮釋。這裏就真的是個人的藍色窗簾了。「人魚」在空無一人,酷似末日派對、最後晚餐,節日氣氛濃厚的餐廳,飲不醉就獨唱、添杯,望心能短暫醉一醉,忘卻傷感的離別。《Sweet Sweet Christmas》的斷點比《樹》更詩化,更有雙重意思。而兩者共同述說的主題離不開離別,而且是那種狠狠地深愛過、痛快過、珍惜過,最後仍是避不過,不得不離別。
若然生活或城市是你的情人,若然人魚是不肯走、無法離開大海的人,若然我們共同經歷的快樂憂愁如同幻影⋯⋯標題叫Sweet Sweet Christmas,大概bittersweet也未嘗沒有sweet的成分,像經歷不快樂才更深切體會快樂的意義,像每個抉擇都存在矛盾。不講究也可,將就一點也可,酒醉也可,道別也可,毋需內疚,驪歌(離別的歌)唱了一首又一首,我們之間不存在憎恨、厭惡。無論愛的結果是怎樣,就算本質荒謬又虛幻,仍然祝願你幸福也自由。所以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明知日後不能相見,記憶會將深愛變得若有似無,我仍選擇邂逅、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