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書:島嶼精神,另類人生 · 第三天

島嶼精神 | 坦白

賈瑰
·
·
IPFS
這種對自身赤裸裸、不能逃避的坦白,是我從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中學到的。我與Alma未必有一樣的選擇,但「要對自身誠實」這個信念卻一直伴我至今。
Alma generated by Copilot

//寫一個你被異文化改變的影響,可以是飲食、生活習慣、做事風格、個性、人生決定等等。//

一看到這個題目,我立刻想起我在大學時期十分迷戀的美國戲劇——當中有一位劇作家我特別喜歡,我因為看了他的戲不斷查找當時的年代背景、作家自己人生軌跡、我甚至買了他的英語劇本全集。

他就是田納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認識他是進劇院看了他一個相對沒有那麼著名的作品"The Eccentricities of a Nightingale"。我當時看的版本是廣東話翻譯,譯者將之改(對,是改,不是譯)作《請你愛我一小時》。

因為認識了他,我才第一次認真研究(!)「美國南部」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為甚麼故事中都要不斷強調這一點。

我覺得他作品的命題都在圍繞著靈與慾的糾結、想拯救患精神病的姐姐和他自己的同性戀傾向問題。而這種種問題,在作者成長的二十世紀之美國南部可以說是無解。於是他的偏執的姐姐和身為美國南方上流世家的後裔的母親,常會出現在他的故事中。我老是覺得這是威廉斯想為他的姐姐找尋一個令她可以好好生活的解方。

他也許覺得,就是那個強調信仰、要人人行為端莊、令人窒息的美國南部,加上嚴厲的母親,做就了他姐姐的瘋狂(她患有精神分裂症)。姐姐是《請你愛我一小時》和《夏日煙雲》(Summer and Smoke)中的Alma,也是《玻璃動物園》(The Glass Menagerie)的Laura,還有更多人認識的的《慾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中的Blanche。他們都有想做的事和想愛的人,但幾個故事中的人有著不同的選擇/命運,以致她們有著不同的結局。

對田納西.威廉斯而言,他也許覺得在《請你愛我一小時》的Alma是眾多個「姐姐」角色中最幸福的一個。Long Story short, 她愛上一個不愛她的男人,她也知道他不愛她,但她還是希望,他可以給她一個小時,讓他與她共渡一個春宵。

這個結局,當年的我感到震撼。明知他不愛自己,卻還是要把自己的身子交給他——尤其她身處在保守的美國南部?她可以說是拋開了她自少所學到的一切,為著去得到那「被愛」(?)的一小時。

這些戲,還有威廉斯姐姐的悲劇,令我有深切的體會。人真的要對自己誠實。如果很想很想得到一些東西,便要勇往直前,並為之付上代價。如果不想付代價,便要對自己誠實承認,其他東西對自己更加重要,所以我不去爭取了。故事中的Alma認為,縱然鄰居不愛她,但只要和他共渡春宵已經很好。於是她努力爭取,她更成功了。雖然結果也許是她被他人摒棄,但她很快樂。之後每一個與她共渡春宵的人,也就是她的「愛」(故事暗示她也許成了妓女,或者四周找男人陪伴的女人)。

她的靈與慾和解了。她選擇了「愛」,很多很多的愛。如果不能從一個男人那裡得到,就從很多男人那裡得到吧。

這種對自身赤裸裸、不能逃避的坦白,是我從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中學到的。我與Alma未必有一樣的選擇,但「要對自身誠實」這個信念卻一直伴我至今。


CC BY-NC-ND 4.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賈瑰熱愛戲劇藝術,無奈只能放下,不知人生何去何從。 好想快點離開,卻又戀戀風塵。 輕易戀上,卻不易放下。 回首已是百年身,終歸只是回憶。 喜歡契訶夫、田納西威廉斯的作品,又害怕那些叫人哭笑不得的痛和殘酷。 看愛情作品,卻又害怕看完後那種空虛的心碎。 相信公平,不相信世間有絶對的公平。
  • Author
  • More

我的(不)完美人生|無用之事帶來的

我的(不)完美人生|推理(創作?)的樂趣

我的(不)完美人生|仍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