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萬光年的距離(1)
2073年 地球
曾經,人類熱衷於探索光年之外的宇宙,亦希望在這無窮無盡的宇宙中找到和他們相似的文明。因此,小至一把望遠鏡,大至貨車般大的天文望遠鏡,無一不朝着漫天星空看去。
可惜,隨著世界發展,人們開始反思,他們是否真的要衝出太陽系?而這個目標要多少年後才能實現?當中所花費的資源能和收穫成正比嗎?他們尋找外星文明是為了甚麼?
由於面對種種未知和疑問,他們逐漸放棄執行、放棄思考,專注於他們能控制的事,或是更實際的事 —— 賺錢。
宋琳小學三年級時,正是天文學衰落的時期,全香港僅剩一間位於中文大學附近的天文研究院。由於天文學被冷落得太過了,研究院決定免費開放予市民參觀,亦吸引很多中小學組團參觀,當中包括宋琳的小學。
在導遊和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來到一間放滿五顔六色的水和大小不一的瓶子、器材的房間。在指導下,大多數同學很快就知道要做甚麼和請教大人;有些不太懂的,也會自己試著玩。然而,宋琳卻一動也不動的坐在實驗桌前,因為則使在導遊詳細的指示下,她依然無從入手。
比起弄些瓶瓶罐罐,她更喜歡和細叔一起架一座天文望遠鏡,純粹地欣賞宇宙的皓瀚和散落天邊一方的銀河。宋琳實在按捺不住沉悶,便舉手示意要上廁所,藉此離開冷冰冰的實驗教室。
宋琳跟著絡繹不絕的人群,在研究室不同的展覽廳間遊走,她看到一些航天員制服以及太空衣,亦看到講解維度、重力、相對論的影片。她當然看不懂,便繼續往前走,直至走進一間排滿椅子的漆黑房間。
宋琳見走得正累,便跟著坐在椅子上。在大門關上後,四周黑得伸手不見五指,加上椅子突然緩緩往後挨揍,她被嚇得差點大叫岀來。
幸好,一片星空頓時映入眼簾,遍佈整個半圓形狀的天花板,此情此景如同細叔帶她看過的夜空,她便定下心來,放鬆躺下欣賞。
她看到不同的星座及名稱,以至不同的星系星雲:馬頭座星雲、獵户和仙女星系。這段時間,她仿佛在短時間內坐在飛船上遊歷每一處星河。如果可以,她想和細叔一起來這裏⋯⋯不,如果可以户外,當然是看真的星星好。
房間內的燈光全亮起,人群一同往岀口處湧去。此時,宋琳注意至她身旁坐著一位身穿實驗白袍的女士,胸前的名牌寫著:研究院院長 王悦晴。
王悦晴:「妹妹,為何自己從活動室走岀來?」
宋琳低喃道:「你為何會發現我?」
王院長:「我本來正在去你班的活動室,碰巧看到你從教室岀來,便一直尾隨你。」
宋琳:「你會不會告訴老師?我怕會被她罵。」
王院長:「原本你老師打算帶你去洗手間的,但我跟她說我會陪著你。不用膽心,我不會告訴她。話說回來,教室的實驗不好玩嗎?為何逃走岀來?」
宋琳:「我不會玩。」
王院長思索著說:「看來在導師的指導下,對小學生還是有難度,有必要重新構思教材。」
宋琳:「其他同學都知要怎樣玩,只有我學不會⋯⋯連爸爸都因此罵過我。」
王院長:「不要緊,每個人的專長不同,你有興趣的也許不是這些。來,跟姨姨我到處逛吧!如果你老師問起,我會和她解釋的。」
宋琳跟著王院長走,看到她拿出銀白色的卡拍在感應器上,就能推開原本鎖起來的門。
不過是穿過一扇門,氣氛居然會如此不同。研究室內的人都聚精會神地工作,亦有些很忙碌地到處走。
王院長:「和你在電視上看到的有點不同吧?我們的科學家不穿白袍,穿的都是便服和自己喜歡的裝扮。我是因為工作需要才穿的,畢竟是院長。」
有些人對他們(特別是宋琳)投起奇怪的目光。也難怪,實驗室重地突然有個小屁孩,他們一定得看管好,免得有甚麼珍貴器材被弄壞。
宋琳對所有視線感到緊張,便貼著王院長身旁走。
穿過迂迴曲折的走廊和多扇鐵門後,她們來到一間滿是儲物架的大房間,上面有大小相同但顏色不一的透明小球,每一個都只有乒乓球般大。房間的地上堆疊得多紙皮箱,同時有些工作人員在不遠處把一件件儀器放進紙皮箱內。
王院長:「架上的全都是電子球,是我親自給它們每一個都著色和畫標示,再放入有放大功能的玻璃球內。它們每一個都是我的孩子,但這個計劃要完了。」
宋琳:「計劃完了?」
王院長臉帶哀傷地說:「簡單來說,你看到的小球都要扔到堆填區。因為研究沒有成果,加上現在的社會風氣,政府便不再支援這個計劃。」
宋琳:「但他們這麼漂亮,扔掉的話很可惜。」
王院長:「你想要的話,就挑一個帶回家吧!這裏有太多電子球,少了一個也不顯眼。而且,我希望地球會有它們曾經存在過的證明⋯⋯」
宋琳:「這些球原本有甚麼用?」
王院長:「你現在大概不會理解,如果你長大後還記得,可以上網找找看吧。你快點去選一個,我快要帶你回到班上了。」
宋琳在五顏六色的小球之間游走,每一顆球都有不同顏色和線條。她的目光最終停留在一顆螢光藍的球上,上面有一條黑色的線。這球說不上漂亮,卻有無以言語的吸引力。她把這顆球小心翼翼地放到書包內,便跟著王院長離開儲物室。
宋琳雀躍地背起書包:「王院長,多謝您送我這麼漂亮的紀念品。」
王院長:「不客氣,但記得不要隨便給別人看,這畢竟曾是研究品。」
宋琳:「這個地方太神奇了!我將來想在這裏工作,我要怎樣做?」
王院長:「唔⋯⋯首先要大學主修物理和化學。不過這對你來說太早了,而且還要看你長大後對物理是否有興趣。」
宋琳:「我想成為和你一樣帥氣的院長!」
王院長:「哈哈哈,那我等你來面試,我們約好了喔!」
2082年 地球
主播:「歡迎收看六時半的《至專訪談》,今天我們很榮幸能夠邀請到首席外太空資源開發研究學家王悦晴博士接受訪問。王博士,您好!」
王悦晴:「你好。」
主播:「較早前你發表了一項新研究,是關於利用機器去把外太空輻射化作電力去供應地球所需,為甚麼會有這個想法呢?」
王悦晴:「這個研究不單只屬於我,亦屬於我的一班科研戰友,多謝他們願意和我通宵達旦、日以繼夜地打仗。至於為何我們會有這個想法,單純是因為現時的地球資源不足以應付劇烈的人口增長。
所以我們便一直在想,如何把外太空近乎無窮無盡的資源用在地球上呢?例如太陽粒子、輻射⋯⋯」
電視屏幕突然轉換到賽馬頻道,宋琳甚為不滿地望向按摩椅上的爸爸。
宋爸爸:「怎麼了,你看得懂科學的東西嗎?」
宋琳語氣略帶不滿:「不關看懂與否,而是我正在看,你轉台前能不能先告訴我一聲?」
宋爸爸:「電視機我買,電費我岀,我無必要得你同意才能看電視吧?」
宋媽媽從廚房走出來,手還拿著剛洗好、還在滴水的生菜:「你給我適可而止!菜是我買的,飯是我煮的,小心我不給你吃!」
宋爸爸頓時默不作聲,默默地拿起馬經來看。
宋琳:「媽,煮飯要幫忙嗎?我現在過來。」
宋媽媽:「不用了,你去忙大學的事吧,你學會不是快要有展覽嗎?」
宋爸爸揶揄道:「我想她大概也幫不上忙吧?明明主修英文,卻參加天文學會,她根本甚麼都不懂。」
宋媽媽:「你這個人真是⋯⋯」
宋琳急忙打斷說:「媽!不要緊的,我的確有事在忙,飯煮好就叫我吧。」
宋爸爸是行內少見的核物理學家,在香港唯一的東龍核電廠工作。他一直希望宋琳可以追隨他的腳步,到美國修讀完相關課程後回來香港工作。
只是,他想不到女兒從小到大在他的薰陶下對理科依然一窮不曉,上大學不但讀文科,還加入似是「玩玩下」的天文學會,簡直是不自量力和對他的羞辱。自此,他便不時對女兒嫌三嫌四,更會挑剔她的種種。
宋琳已經習慣了爸爸的冷嘲熱諷,但還是會痛,如同結痂的傷口屢次被劃開。
其實她對天文學才是最有興趣,可惜天文學也是物理的一部份,而她真的學不會。
為了不和她喜歡的事情拋離太遠,便厚著臉皮加入天文學會。也許,終有一天能理解多一點這個世界吧?
宋琳悄然關上房門,燈也不開便攤在床上,看著灰白的天花發呆。的確如爸爸所說,她甚麼也不會也可以入會,自然而然被別人看不起。因此,她肯定是不能參與骨幹工作,只有不時被叫去打雜。
宋琳自我鼓勵說:「宋琳,無問題的,你其實沒有其他人想像中的差⋯⋯你可是得到破例入會的。」
自言自語中,總有種苦不堪言的感覺。她望向放在書櫃中的藍色玻璃球,思緒陷入回憶中,希望能慢慢忘掉現在的痛楚。
此時,她想起王博士說過,這個球其實是叫電子球,但詳情就沒有再告訴她了。
「⋯⋯ 你現在大概不會理解,待你長大後自己上網看看吧⋯⋯」
宋琳馬上打開電腦,在網上搜了幾個關鍵字:王悦晴 電子球 天文。
搜尋結果顯示出一篇寫於2070年的科研報告,標題是「電子對屏幕顯示計劃或能找到外星文明」
宋琳:「電子對 (Electron Pair) 由兩顆電子組成,是位於同一分子軌道的一對不同自旋的電子,它們的行動方向既相互影響也相反 —— 一個向下轉,另一個就會向上轉;一個朝左轉,另一個就會右轉。不管距離有多遠,這定律亦恆久不變。至今為止,沒有獲認可的研究能夠解釋箇中的原因,但當中一定有一股無形力量在連接住兩顆電子⋯⋯」
此計劃的目的在於以圖像方式向宇宙發放地球資訊,例如在太陽系的位置、DNA排序、語言和文化、人類特徵等等。希望外太空文明會主動聯絡地球,並共同合作,發掘更多宇宙的可能性。
給電子對上色和排列位置後,便可製成大屏幕,再把屏幕安裝在宇宙飛船上,方便把訊息帶到全宇宙去。與此同時,飛行器會把當刻電子球排列岀來的圖案轉化成電波,以多角度向宇宙發射,借此提高被發現的機會。
每對電子對都會分成兩組:A組會發射上宇宙,B組則留在地球。電子對顯示屏可轉換多張圖像,方便包含大量訊息,而且不需要用上電,只要轉換B組的電子方向,宇宙的A組便會同時轉換方向去顯示其他不同的訊息。
宋琳:「原來這些小球是用來聯繫外星文明。」
她繼續向下滑,點進2073年的報道:「燒錢研究!電子對屏幕計劃浪費納稅人金錢,尋找永遠不可能有的外星文明!」
因為此計劃太久沒有成績岀來,政府便停止贊助此計劃。王博士到外尋找其他投資者,就被發現政府一直用公款去贊助此大白象計劃,卻沒有和市民大眾商量,因而惹起公憤。
報道還有多張相,是王博士鞠躬致歉,以及電子球全被破壞、銷毀的照片。
其實怪不得傳媒市民對此計劃會這麼反感。在香港,外星文明已淪為陰謀論或都市傳說,有討論熱度但很少人會真心相信,更別說要真金白銀地大灑金錢去發這個夢。
她再點進另一篇文章:「浴火重生,王悦晴博士轉投政府旗下工作」
王悦晴在2075年成為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如何轉化宇宙能量成為地球的能源。她形容,自己為政府工作就等於為市民工作,希望能以此贖罪,並為社會進化而略岀微薄之力。
宋琳:「連研究主題都完全變了,王博士的生活真的很不容易呢,這大概不是她想做的事。」
不知道在外太空的電子對現在怎樣,被人拋棄後,還要在宇宙流浪,真的很可憐。宋琳走到書櫃前,拿起她藍色的電子球,漫無目的地轉著玩,想像宇宙中的另一半電子對仍在運作。
她把電子球放在書桌上,提醒自己在仍能任性之時,要盡力去做想做的事,因為未來的自己,可能不再是自己。
突然,原本靜止不動的電子球有些微的旋轉。宋琳以為自己眼花,揉幾下眼睛再盯著看 —— 另一半電子球要有人操控,她的才會動,但宇宙的電子球理應是無人管理的狀態,是不會動的。
果不其然,電子球再次轉動,而且是有規律的轉動。電子球上的黑色線不時會垂直擺動,然後又變回水平線,停一陣子後又再擺動。
宋琳的確嚇一跳,但她想搞清楚這律動是甚麼一回事。她發現,電子球的擺動模式又回到最初,便拿字筆記下它的律動。
「···· ··」
似曾相識,在她的記憶中,她兒時有一段時間曾經接觸過類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