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 Write Own
這週區塊勢出刊的新文章〈讀《Read Write Own》:建構升級版網路、發明才是需求之母〉,討論矽谷創投 a16z 合夥人 Chris Dixon 寫的新書《Read Write Own》。
讀完這本書,只要掌握一概念就夠 — #網路需要升級 — 其實我們都曾經歷過
▋ BBS 與 FTP
大學時期,許多人都曾用過 BBS。當時要打開 BBS 不能使用普通瀏覽器,得用 PCMan、KKMAN 這樣的軟體,而且網址欄位要輸入 telnet:// 開頭才行
同學之間要分享比較大的檔案,使用 ftp:// 直接去對方電腦抓檔案,會比透過 http:// 快得多。說「網路上的芳鄰」大家就知道那種電腦彼此互通的感覺了。
這些都是網路的最早期時代 — 協定網路(或稱為 Web1)— 的樣貌,人們得依據不同用途使用不同的網址開頭。但網路是新舊交錯的,在我國中時就已經有更「先進」的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
無名小站是企業網路(或稱為 Web2)的代表,它可以寫網誌、傳相簿、寫留言。就和現在我們熟悉的臉書、YouTube 沒有兩樣,只是比較古早味而已
人們的所有資料都是寄放在無名小站,由背後的公司幫忙保管。事後來看,這種模式比原本一種應用、一種網路協定來得更「先進」,至少它是現在大家的生活日常
但這種模式的問題也很明顯,網站會關閉,使用者就得想辦法備份或搬家。來不及或沒注意到的人,就什麼都沒了。這不應該是常態,曾經歷過 Web1 的人肯定更能體會。於是現在才有了 Web3 希望兼顧 Web1 和 Web2 的優點,這就是網路的升級進程
▋台灣經驗
以上都是《Read Write Own》書裡面沒寫的內容,畢竟 Chris Dixon 哪會知道以前台灣大學生都在看 PTT、都有過無名小站帳號。書裡舉的是全球通用的例子,例如 Email 或 RSS。這些都是同一個網路時代的不同協定,只是台灣人會有自己的獨特回憶。
其實我們都曾經歷過。區塊勢服務台灣讀者、不翻譯國外內容,也刻意避開網路流行的中國用語。每篇內容完全原創,而且投入大量時間化繁為簡。作者花時間,讀者就可以省時間。台灣人口基數小,關心科技只是一部分,會想看 Web3 的更少
幸好區塊勢在過去 6 年來已經累積一批讀者訂閱支持,不至於斷炊。但如果你行有餘力,歡迎加入區塊勢付費訂戶的行列,支持我們運作。本週 Read Write Own 全文公開:https://www.blocktrend.today/p/594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