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設計】翩翩竹蜻蜓 互動裝置引發「共鳴」
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周末下午走進PMQ,收起雨傘,耳邊仍然聽到「滴滴嗒嗒」聲,感覺有如置身乒乓球場。目光離開手機螢幕,便見一隻竹蜻蜓從半空旋轉落下。原來,那是竹蜻蜓跌在地上而來的聲響。
在地面廣場上的互動裝置,名為「蜻亭」。眼前超過五十人圍繞在涼亭四周,不論男女老幼,都紛紛嘗試讓手中的竹蜻蜓向上飛,送上至亭頂收集器,有如投籃競技,樂此不彼。
雨天的潮濕晦氣,隨每個人手心傳出的涼風吹散無蹤。
要讓竹蜻蜓成功「著陸」亭頂,長得較高的參與者當然有優勢,但終究還是經驗取勝。在場孩子們玩得興高釆烈, 意外地重拾兒時玩意的老人家亦玩得投入。竹蜻蜓在一位老伯手心間一轉,便飛上半空,完美降落在亭頂。「好厲害啊!」記者和身邊的小男孩一起鼓掌。在這個「like」的鼓勵下,老伯又再接再厲。
滿頭大汗的小男孩,似有用不盡的「電力」,一次接一次地「試飛」。男孩母親本身只是坐著,但見兒子玩得起勁,她也起來一起玩,「原來真的不容易」。屢敗屢試,小男孩也不免感到灰心,「他(老伯)有『絕招』,我沒有。」在旁的另一位老伯饒有深意地回應,「只要多練習,你也可創造自己的『絕招』」。
「噹!」不一會兒,收集器上的竹蜻蜓重量推動裝置,敲響了掛在亭中央的磬。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這一聲「共鳴」,從無數次的嘗試而來。
亦古亦今 自然建築透心涼
這聚首一堂的互動交流,是設計團隊在裝置開放前最期待見到的畫面。
「蜻亭」由 thecaveworkshop和 KaCaMa Design Lab共同設計, 兩個創作單位早於2011年便相識,在城市活化、社區營造上理念相近,設計同樣提倡環保。 thecaveworkshop對中式建築設計甚有研究, KaCaMa Design Lab則擅長以社區設計建立人際連結,這次兩個單位合作無間,相輔相成。
「今次主題是夏天,我們以竹蜻蜓為代表物,希望讓到訪的人會有清涼的感覺 。」KaCaMa Design Lab主理人Match道。他指出「涼」可有不同層面,「有風人會覺得涼,心靜亦然。」因此裝置刻意採用了天然素材竹、木、石建成,「涼亭外觀如寺廟,亦有一點禪的意味」。
thecaveworkshop主理人Chau和Angus表示,涼亭採用了古建築的結構法。「傳統元素是設計的內涵,讓人能夠理解背後的意義,十分重要,但實行上若只是『搬字過紙』地做,便會十分死板而沉悶,因此我們著力於從形式上表達古韻,同時平衡美觀和功用。」 Chau道。
群策群力 陌生人變隊友
社交媒體的盛行,讓我們每分每刻都與其他人保持聯繫,然而面對面的真實交流仍是無可取替。「我們希望透過藝術裝置,將互不相識的人連繫在一起。」Match道。
一個互動裝置,如何在讓人打卡消遣以外,做到連結人群?他表示,「構思時我們考慮到單是請參與者放竹蜻蜓,效果並未到位,所以最終的設計,是要收集到一定數目的竹蜻蜓,才能成功引動裝置,就如一個城市的縮影,要達成一件事,需要大家齊心合力,這便促進了參與者的互動和合作」。
在涼亭以外,裝置上亦有長椅,供遊人坐下來休息乘涼。Chau指這次亦是一個實驗,探討公共空間作為社區資源,設計上可以如何配合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我們可作進一步的思考,比如說香港的公園,是否可以與時並進,加入一些新的設施,令地方有更多變化,融合不同元素,推動人們持續地使用」。
Angus表示是次展覽結束後,裝置並不會棄置,而是拆卸存倉,日後計劃重新組裝再度展出。提到倉存成本不菲,Chau直言,「有人會覺得環保是一樣『平嘢』,但其實是涉及大量成本,當中的取捨在於你會想幫到地球,還是只是追求『快靚正』」。
【引風納氣 念成聲】
PMQ元創方「蜻亭」互動裝置
日期:即日至8月11日
時間:早上12時至晚上8時
地點:PMQ元創方地面廣場 (中環鴨巴甸街35號)
文、攝:夏綽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