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lin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重男轻女

line
·

重男轻女一直是我们社会的重要议题,这种文化是我们这个历史所绵延不绝难以根除的陋习,在广大的中部地区、安徽河南、山东、福建等地方都存在严重的重男轻女的现象,在每年的出生性别比例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现象的地区差别。以前有不少农村地区有如果第一胎是女性就可以生第二胎的政策,还有更多的家庭为了生育儿子,将女儿拱手让人,甚至杀害的现象。而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家庭对于女儿的重视不如儿子的百分之一。

在主流的舆论倾向中,也是表达了对重男轻女现象的反对。但是这种舆论的影响对于整个重男轻女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觉得是微乎其微。

尽管微博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社交舆论场平台,在大众社交媒体平台,女性用户的活跃度远远超过男性,这种活跃度不仅表现在用户占比,也表现在发布言论,组成圈子,进行话题协作等等。这样使得微博的话题导向十分的倾向女性化,而难以形成真正的公众态度。

如果深究重男轻女现象的历史原因,就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小农经济时代,田地的劳力才是最具备生产价值的,在农田的耕种中,女性的价值远低于女性,这是在生产价值中所存在的较大差别。

同时,男性成员多的家族在一个蛮荒文化的小农经济下,形成一股强大的宗族力量。在法律不彰的年代,力量是宗族较量的代名词,抢占土地、抢占水源、扩大生产等等,多是男性成员发挥着最为重要的力量,这也使得古代重男轻女现象顺理成章。

在古代,任何一个国家的女性地位都是有限的,都是随着依靠力量形成的农业经济到女性也能在工业经济中贡献力量的时代后,女性才开始逐渐提高社会地位,当然,这也离不开女权主义者们对自己权力的奋斗。

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恶习,它的消亡总有深刻的原因。而在现在,重男轻女的深刻原因是社会保障的缺憾。

中国人是一种十分现实的民族,正如人们常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即使中国人求神祷佛,其目的也不是精神洗礼或者精神依附,而是希望神能给中国人带来现实的利益,在大多数人家中,都有财神这种牌位,而在不育的家庭中,或许还有送子观音这样的瓷塑。

这种现实的精神即使在自己的骨肉儿女也是如此,这种冷漠的人情让人胆寒,但在数千年来只在温饱线挣扎的中国人面前,却也显现的合理,在车轨效应的影响下,让中国人深刻感受到儿子在自己年老后生存的必要性,而嫁作人妇的女儿在出阁后便不被视为族人。

在生活富裕的家庭,对于儿子女儿的情感常常一致,甚至作为弱者的女儿会更受到宠爱。但在一个长久以来生活贫困的中国人而言,生存的重要性似乎更加重要。

中国人现在的生活如何呢?这个全世界都是心知肚明的,这也是映射在当下重男轻女现象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生产方式是工业化的,但是我们的文化仍然是农业文化,仍然是保守的、封闭的文化体系,正如中国人赚到钱后不是拿来再生产,而是置业,这不能说明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体系所导致的,而是我们对于未来预期的不安全感导致的,在中国,如果自己不给自己留有后路,那失败的下场将会十分的可悲。

就全世界而言,因为生理结构的差距,使得女性在家庭中所占据的比重较高,而她们的预期的劳动生活中的产出不如男性,女性的平均收入低于男性仍然是不折不扣的事实。就家庭地位而言,普遍意义上女性的地位低于男性,这也让其中财产权的分配失去话语权,在这样一个体系下,男性后代反哺父母的收益将会更高,这样的一种现实主义下,重男轻女便存在一定的文化必要。

但事实上,破除这样的文化现象也并不难,那就是给普遍的社会群体足够的社会保障,也就是足额的福利机制。如果留心中国社交媒体,就会发现广泛存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为了每天二三十元挣扎的现象,他们背着自己农地的蔬菜到农村集市售卖,每天收获十元二十元的收入安然度日。

这种未来生活难以保障的担忧长久的刻在我们基因里,在任何一个农村,都能发现村子里面无二无女的老人居于破房、衣服破烂、生活邋遢,最终如同老死的老猫一样,在一个无人关注的角落里面凄惨死去。

这样的惨剧让人们不得不在未来的生活里进行思考如何保障自己的老后生活,维持一个老者体面的生活很难吗?养老金不仅保障了老后的生活,更多的是保障老人的尊严,使他们不用求助年轻的孩子们,他们在年轻时是儿女的偶像,而老后生活的窘迫让尊严不在。

人是自私的动物,重男轻女的现象不是一种文化特殊,而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生活经验的表象。批评重男轻女现象显得使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但对于解决这样的文化陋习无助,如果不能在制度上解决这样的一个漏洞,那么再多的宣传洗脑都是无助的,所以在老人养老全面保障到来之际,我对重男轻女现象的消亡表达一种保守的态度。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