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uncanL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蘋果舊作重貼系列: 手足之情-如何修補傷痛的心(Bee Gees記錄片後記)

DuncanLau
·
·
際此蘋果日報停止出版一年事刻,特別揀選了十篇舊作在此重貼,是紀念,也是拒絕遺忘。"很少樂隊可以說他們由出生便開始,至死方休。這一隊可以。"

前言:在香港,有太多數字代號,8964,71,689,831,612,101(讀:十一),721,以至200萬+1,真香港人一定知道背後故事,當然數字越來越多,有時是需要提醒一下。624是甚麽日子?正是最後一份蘋果日報出版之日,轉眼便一年了!自己有幸曾為蘋果網站供稿,但蘋果一朝覆滅,所有文字圖片錄像頓成泡影,虛擬世界的脆弱,真是「㩒個掣就唔見哂」!早已有人將舊文重新放回網上,但數量太多,際此事刻,特別揀選了自己十篇舊作在此重貼,是紀念,也是拒絕遺忘。


在網頁的原題:Bee Gees 紀錄片|重溫英國三兄弟樂隊半世紀事迹 Disco 盛衰見證兄弟反目生離死別

談西方流行音樂歷史文化,大概會提到披頭四(The Beatles),其實他們的活躍時期,只有十多年。另一隊差不多同期的比知樂隊(Bee Gees),先後橫誇五十年,直至三兄弟中的一對孖仔先後離世,才名存實亡。他們的金曲絕不比任何同樣入選名人堂的樂手遜色,不論歌曲質素和數量,很多人都望塵莫及。

電影海報

但偏偏一提起他們,不少人都有點嗤之以鼻的態度,甚至覺得他們膚淺庸俗,但事實上,在七、八十年代成長的一代,幾乎是和他們的歌曲伴隨成長,總有幾首點題之作,和自己的生活中產生化學作用(「童年樂趣多,又百厭又儍」)。又或者,他們的歷史太悠久,也經歷一些低潮,大家又各自成長,有些事情沒有留意,好像突然驚覺,就此不一樣似的。而這部《Bee Gees:How Can You Mend A Broken Heart》的記錄片,便提供了大量不少人忽略了的事情,讓大家有多點全面看,再自行決定。

他們在英國出生(其實是馬恩島(Isle of Man),不過很快便全家搬到曼城),童年時舉家移居到澳洲,他們的演藝事業由那時開始,得到一紙合約出版唱片,不過銷路未如理想,他們認為留在澳洲不可能有較佳的發展,於是又回到英國。

之後可說一帆風順,金曲一首接一首,名成利就,生活一下子改變,後來他們也坦承年少無知,不懂應對,面對各種誘惑,很容易自覺不可一世,兄弟也互相比較,爭持。最先浮面的,是Robin和Barry爭主唱,而一次又一次的競爭,導致反目,最後Robin下堂求去,樂隊只剩下兩兄弟。

他們會戲稱自己是三胞胎,由始至終,形影不離。

電影有趣之處是找來幾個兄弟班樂隊的成員來印證,例如Oasis的Gallagher兄弟,Jonas Brothers等,其中Noel Gallagher指出,比知兄弟的三人和聲就好比一件獨一無二的樂器,那種聲音是只此一家。而Nick Jonas則指出,兄弟之情是無法完全斷絕,如果他們不是兄弟,樂隊早已解散,隨時老死不相往來。他們分別發展的短時間,雙方都未盡如意,最終又再合作,金曲重現。

不久,覺得走進樽頸位,幕後團隊也各表意見,Stigwood找來金牌騷靈音樂監製Arif Mardin來掌舵,開始樂隊的轉變,加上Eric Clapton的建議,他們去了邁阿密錄音,那時開始了假音唱腔,竟然大為受落。他們將各種RnB元素,假音和聲,強勁節拍,在他們為電影《週末狂熱(Saturday Night Fever)》而寫的歌以及他們下一張專輯《Spirits Having Flown》(1979)中完全發揚光大,榜首金曲接二連三,到處打破紀錄,有種征服了全世界的感覺。

但他們當時並不知道,一股反動勢力正在冒起。的士高(Disco)音樂興起,似乎配合當年的享樂主義,大家下班去舞埸飲酒跳舞,竟大行其道。大量類似的音樂湧入,由於只在乎節奏,有「不良」音樂人幾乎是以倒模形式製造音樂,不少只有一句歌詞,重重複複了事,而這類產品卻霸佔流行榜和市場,做真正音樂的樂手反而無人問津,終於有人出來呼籲要抵制。這種聲音日漸聲勢浩大,原本只針對粗製濫做的製作,但一些個別人士卻讓事件擴大。

在芝加哥市,有人發起燒毁的士高唱片的行動,在一場棒球賽中,要求入場球迷帶來他們想毁掉的唱片,全數放進一個大垃圾箱,在比賽之後,將垃圾箱拖到場中間,一把火將之燒毁!一位當年在球場任帶位員的黑人憶述,很多人都帶多張唱片入場,除了那些沒名沒姓的劣作之外,有不少是如Stevie Wonder,Otis Redding等的唱片,「那不是的士高音樂啊!」而且絕大部份是黑人歌手。在燒毁過程中,濃煙灕漫,不知是否有人吸入而喪失理性,有人開始衝入球場,一瞬間,球場座位空空如也,全部人都在球場上,造成不少破壞,職員完全無法阻止!

事件上了新聞後,很多人議論紛紛。由於的士高音樂是先從西岸同性戀族群先興起,大衆便更妖魔化事件,大肆抨擊的士高音樂,而當時得令的比知便成了眾矢之的,他們還未知道事情的始末,已經被打成幕後黑手,一夜之間,萬箭穿身。電台馬上停播他們的歌,之前幾乎是每小時播三、四首,現在完全拒播。他們的新専輯《Living Eyes》(1981)派台,DJ們視而不見!他們和唱片公司幕後都無計可施,唯有靜待事情降溫淡忘。那幾年時間,他們只好為其他歌手寫歌和監製唱片,說來諷剌,那段時間,仍有幾首榜首作品是出自他們的手筆。

這首歌是我的心裏軟點,一聽前奏便飛回童年的時光歲月。

直至1987年,他們才有新作出版,但是有一點事過境遷,改朝換代的感覺,叫座力大不如前。他們在1997年被選入搖滾名人堂,而Maurice在2003年離世,便寫下比知的終章,他的孖生弟Robin在2012年,也因肝癌步其後塵。電影最後以Barry在邁阿密(自那次來錄音之後,他們便定居這裡)海邊漫步,突然感觸地説,如果可以,我情願不要那些金曲,換回幾兄弟在身邊。我完全相信他的話,重看重聽他們的老歌,真有點恍如隔世的感覺,少年不識愁滋味的青澀,整天都是笑容滿面,鬼馬多端,如今,只有欲語還休,只剩下欲語還休,依然說不出愁滋味。

最後介紹一首自己的至愛,這首歌不流行,沒有收在任何精選專輯,但我感受最深刻。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