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並不可靠,它只是一種狹隘和盲目的自信!
一個過於自信的人,和死人無異。——克裡希納穆提
最近經歷了這樣一件小事情:
有一次,先生路過一家堅果店,買回來的堅果品質非常好。之後,他又去了一次那家店,毫不猶豫地買回來比之前多一倍的堅果。可是回家後發現裡面有三分之二都是生蟲的。於是,他隨口就說“以後再也不去這家店買了。”
這讓我聯想到生活中,類似的事情數不勝數。比如,我們遇到一家餐館,覺得菜品非常不錯,然後又來第二次,或者還會推薦朋友也來。但是沒想到第二次再去時就失望了,隨口就會說“以後再也不來這家店了。”
大多數時候,我們的慣性思維快到我們連停頓的餘地都沒有,所以自然不會覺得這個邏輯有什麼問題。
就此”事件“,我與先生展開了探討:
我們發現,在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於依靠以往所謂的“經驗”來做出決定。從生存角度來說,這是人追求安全感的本能。
但我們口中常說的“經驗”,不過是一堆我們六識記憶的累積而已。既然是記憶的累積,就證明它已經是過去的、陳舊的東西。它在生活中某些必要的方面會起到一些作用,比如生活常識——不能把手放進開水中;不能用舌頭去舔冰......比如醫學中的臨床或手術,比如科學的研究等等等等。但在這些方面,也一直有不斷地探索和創新對嗎?
在生活領域,它更是具有局限性的。現實生活是鮮活的,是發展的,是流動的。當我們試圖用一個已死的東西去解決活的東西時,大部分時候是徒勞、困惑、矛盾或失望的。
經驗告訴我們,有一家店不錯,於是我們會光顧第二次,可是第二次卻失望了,所以這次的經驗又告訴我們,這家店不好,所以以後就不來了。
我們來看看這個邏輯的本質:
首先,我們並沒有根據客觀事實出發。上一次的經驗,已經是過去式了,已經不存在了。而這一次光顧與否,應該基於這一次自己對產品的瞭解。可是,我們卻不假思索地、想當然地、習慣性地、被動地基於“經驗”出發,於是做出了錯誤的決定。
從這一點來講,與店家無關。店家也許會因為貨物太多,根本也沒有發現這些東西出了問題;即使店家所出售的東西的確品質存在問題,他也沒有強迫我們購買。是我們沒有仔細挑選,而且是主動購買的。因此,我們必須心服口服地為自己的行為主動承擔相應的後果。
其次,我們不應該憑借這一次的經驗,又對未來做出預估。因為對於下一次而言,這一次的經驗也已經成為過去,已經不存在了。下一次買還是不買,要看當時產品的質量如何,應該是根據當時的情況來做決定的。
人類本就是這樣一個善於逃避責任和歸因外界的物種。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醒,要有時刻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起責任的勇氣和信心。
這又讓我想到另一件事:樓下有一家做街坊生意的腸粉店,小兩口是潮汕人,又熱情又勤勞,每天凌晨4點起床開始忙碌。
先生是常客,然而有一次,他們家的食材不是很新鮮,先生就說“以後再也不去他家吃早餐了。”之後差不多有一年的時間,先生都沒再去光顧過。可是有一次,先生起得很早,其它早餐店都還沒開門,只有樓下那家開著,於是他不得不再次去光顧。然而,那一次,他卻意外地發現那家腸粉的品質和口感都比以前更好了。於是他又開始重新光顧起這家店了。這不是打了自己的臉麼?!
這就好像兩個三歲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本來玩得挺好,後來因為一點小誤會,A就對B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但過不了多久,兩人又玩到一起了。三歲的孩子是不知道萬物都在變化之中這一本質的。
但我們很多人現在無論是十三歲、三十歲或者六十、八十歲,處理生活問題的本能和態度與三歲小孩基本無異。這也是為何我們總是處在“困惑”和“不幸福”狀態中的原因,因為我們的自我覺知極其有限。
當然,我並不是說我們必須得像個傻子一樣去光顧不地道的店家。我只是想讓大家明白忠於事實,不依所謂的“經驗”行事的必要性。
我們被所謂的“經驗”定型、束縛和禁錮,完全否定了一切事物都是在不停地變化的這一事實。
正是我們習慣於依賴“經驗”這個慣性的思維,使我們的心智逐漸變得遲鈍、僵化和狹隘。我們對自己所經歷的一切都變得極為不敏感,這個不敏感,是指對事物本身的不敏感,而非我們對受到的刺激不敏感,絕大多數人都對外界的刺激都比較敏感,這正是因為對事物本身不敏感所致。
僅對當下做客觀的觀察。不帶著過去積累的知識、經驗和記憶地客觀地觀察。因為所謂的知識、經驗和記憶無法幫我們解決生活的難題。
難道不是嗎?就算我們是醫學專家,也不一定能搞好和孩子的關系;就算我們是生物系的博士後,也不一定能處理好自己的婆媳關系或夫妻感情;就算我們是心理學專家,照樣有自己解決不了的難題......這就是知識的局限。更何況我們絕大多數人僅在知識層面還遠達不到這樣的水平。除非,我們在生活這所大學里有所心得與智慧。
經驗是極其狹隘的自我安慰,記憶是完全不靠譜的模糊影像。唯有就此刻出發,帶著全新的態度去做觀察。所謂的觀察,就是不帶偏見,單純的看。然而,從小到大,都沒人教過我們這些。我們從小學到的,是如何表達。
正是我們因為急於表達,急於定義,急於評判,我們的心才變得不再敏感。我們看到和聽到的,也都是脫離事物真正本質的表象。
當有一天,我們能夠明白:我們聽到的,只不過是一個(或一系列)聲音發出後在空氣中傳播的振動,或能夠理解我們所看到的,只不過是一個被擋住光線的物體時,我們的內在或許就正在發生轉變,我們就能感知到我們自身巨大的局限性。
生活唯一的目的,就是讓我們去經歷、體驗和感受。每一次,都應該帶著全新的、好奇的心去經歷、體驗和感受。每一次都是新鮮的,不帶過往和成見的的體驗,但從來沒有人給過我們這樣一個保證——即每一次都能讓我們滿意。因為“讓我滿意”這四個字,已經是帶有分別的二元對立的思維了。
我們也只有在一個相對客觀的認知基礎上,才能做出相對理想的決定。決定本身是無所謂好壞的,因為在做出決定的那一刻,我們是不知道它是好還是壞的,只有過去了之後,我們才能知道它對於我們而言是好還是壞,而它所謂的好與壞,也都是由事物的發展而決定的,也都是隨著我們自身的心境而決定的。所以它並無好、壞之分。
一切都只是正在發生,我們只作觀察,只是經歷,再無其它。
倘若我們的心不再好奇,或害怕傷害,不再願意去經歷全新的的體驗或只想安全度日時,生命便停留在了某處,不再前進。
然而,生活就是生活。無論我們是否想要前進,都無法阻止它前進的腳步。不進則退,我們越是不前進,和生活的步伐就越是不統一,拉扯感就越是強烈;我們越是緊閉心門,生活則越是會不斷地撞擊我們的心門,撞擊聲越強烈,我們就越害怕和畏懼。
我們要做的,就是在每個當下中看清楚自己,觀察自己。正因為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基於過去的”經驗“,而這一次的”經驗“,又無形當中影響著下一次的選擇。所以,最重要的是,觀察當下的事實是什麼,而不是去憑借過去的那些累積做出判斷。也正因如此,我們隨時隨地都有改變的可能性,生活可以隨時隨地都變得更為輕松和愜意,命運也可以就此發生改變。
莊子曾說:“善騎者墜於馬,善水者溺於水,善飲者醉於酒,善戰者易於殺。”
記得小時候,家裡總是有人講,某個鄰居家的孩子游泳多麼多麼好,還能背著其他人一起游,結果有一天那個孩子溺水死了。
越是我們擅長的事物,越是容易令我們掉以輕心,產生忽視、懈怠的心理,也容易讓我們驕傲自大。
我太善於依賴於自己的經驗了。我們都聽過“我吃的鹽比你吃的飯還多,我走的橋比你走的路還多”這句話吧?!有“真正的經驗”的人,都知道那所謂的經驗的局限性和狹隘性,所以他不會說出這種話。
我們也從小到大都被教育:“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然而,所有的老人都有智慧嗎?未必。我覺得這句話改為“不聽智者言,吃虧在眼前”更為客觀。
智慧與年齡無關,年齡(時間)積累的所謂的“經驗”,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生活的難題,但智慧可以。
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單純地去看一件事。我們的心智過於復雜,早已失去了單純的特質。
我們需要學習秉著自我誠實的態度,毫不掩飾、毫不逃避、毫不扭曲地看待事物的本質的能力。唯有如此,我們才可以變得謙卑,變得包容,才可以對周圍的一切產生更為深刻的感知和連接,我們才能把自己融入到當下這個鮮活的生活當中,去感知和體驗,去發現各種各樣的可能性。
曾經有一個人去面試,面試官問他有幾年的工作經驗,他說有十年。但面試官說,“你不是有十年的工作經驗,你只是將一年的工作經驗重復了十年而已。”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有多少人將兒時總結出的生活策略重復了一輩子,然後自詡自己總結了一輩子的經驗。不,他只是重復了一輩子的平庸或錯誤。否則,他就不會因處理不好家庭、夫妻、孩子、生活等等之間的矛盾而痛苦了。
有多少人認為年齡就代表著經驗?“經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頭腦為了追求所謂的安全,而產生的一種狹隘和盲目的自信。如果我們追求這種“安全感”,那我們也只能永遠處於困惑、矛盾和失望之中......
唯有丟掉過去的一切,完全對生命抱持開放的態度,一切都完全的臣服於生命的安排,一切意想之外的驚喜和神跡便會顯現。若我們敢於“冒這個險”,也唯有如此,生命才會輕松前行,向著自己該去的方向前行。
作者:一人一世界,用心理學治愈自己的瑜伽占星者。
如果你也渴望治愈傷痛、讓心靈得以棲息、
讓靈魂獲得自由,那麼你的到來,剛剛好。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