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桌上電腦散熱系統介紹 - 入門+進階
本文概要
散熱系統功能:
- 散熱
都說是散熱系統了
整個電腦散熱系統包括
- CPU散熱系統
- 機箱散熱系統
- 主機版散熱系統
- 獨立顯示卡散熱系統(如有卡)
- 其他部件散熱用部分
選擇CPU散熱器(風冷)時應注意:
- CPU/主機版平台相容性
- 機箱相容性
- CPU的發熱量
- 個人噪音容忍度
選擇機箱散熱風扇時應注意:
- 機箱相容性
- 個人噪音容忍度
- 其他
CPU散熱系統
CPU作為運算中心,運作時(尤其全速)散發的熱量驚人
所以一定需要專用散熱系統來控制溫度
主要可先分為風冷和水冷
本人是只用風冷的(水冷漏水的話很煩,長期使用效能也會下降(最後還是會漏
所以本文完全沒有水冷相關的內容
有時候CPU本身會附送散熱器
但是近年應該較少,因為通常不夠用XD
機箱散熱系統
以前我的機箱介紹文就有寫:機箱不是烤箱,目的不是發熱…
不過要是沒有散熱的話就是烤箱了
不過很多機箱都有附送風扇,所以不一定需要額外選購
要超頻的當然要研究一下(很多時也要換掉附送的
主機版散熱系統
近年主機版的散熱系統重要性提高
因為耗電量多了,VRM要弄得更強了(提供穩定性,尤其超頻時
散熱跟不上也是沒用(不止VRM,M.2 SSD也需要
不過這邊沒得自訂,只能看主機版設計
也是選購時的注意事項之一
獨立顯示卡散熱系統(如有卡)
沒卡的直接跳過就好
獨立顯示卡發熱也是很強(高階的應該比CPU更強?)
不過跟主機版一樣也是沒得自訂
不同的是同一顯示卡型號會有不同廠商提供不同設計(包括散熱)
所以選購時更需注意(散熱太差的會賣剩XD
其他部件散熱用部分
記憶體不少都有附有散熱片
很簡單只要你看不到晶片的記憶體外面一整塊都是散熱片
主要時把晶片的熱傳到散熱片,增加表面積加快散熱
M.2 SSD也是一樣,有些會附送散熱片,但不一定有
倒是主機版近年散熱系統會包括部分M.2 SSD的散熱
CPU散熱器(風冷) - CPU/主機版平台相容性
CPU通常是一個系列都用同一平台,所以主要是主機板平台相容性
雖然新平台推出時CPU廠商會提供相容性資訊,但最好還是以散熱器製造商提供的資訊為準
例如Noctua(貓頭鷹)就最近的新平台AM5會有專門相容性資訊:https://noctua.at/en/amd-am5-all-you-need-to-know
CPU散熱器(風冷) - 機箱相容性
雖然主機版大小有標準,但機箱大小沒有
機箱的闊度(主機版底部至另一邊機箱面板)決定能否放下大型散熱器
當然要是沒有必要的話就別用大型的
還有機會撞到記憶體…
例如Noctua的NH-D15(很巨型,我正在用
CPU散熱器(風冷) - CPU的發熱量
某些型號就是以耗電/發熱量換效能
那就可能需要更強的散熱器
至於甚麼散熱器夠強?只能找評測看啦
CPU散熱器(風冷) - 個人噪音容忍度
是風扇運作時就會發聲
較大型(以半徑計)、設計較好的風扇散熱效能比較小型、設計較差的好
因此可以較低轉速運作並發出較少噪音
較好的風扇設計也會降低噪音音量
當然也看機箱設計(但是較靜音的可能散熱較差
注意較小的風扇效能/噪音不一定差很遠,設計可能更重要,例子:
機箱散熱風扇 - 機箱相容性
這得看機箱能放多少把和多大的風扇
風扇大小較常見的是120mm和140mm
能放多少把得看你的設置,例如有時某些機箱配件可拆除/更改配置
不同風扇的數量和位置也會影響散熱
例如以下文章(德文的,用插件例如ImTranslator翻譯來看,或者只看圖)
https://hardware-helden.de/fractal-define-7-airflow-guide-das-optimale-lueftersetup/
機箱散熱風扇 - 個人噪音容忍度
跟CPU那邊不同,因為沒散熱片所以,所以通常愈大愈靜(當然風扇設計也有影響)
其他方面差不多
要注意最低轉速太高(風扇規格有寫)的話平時噪音可能較高
機箱散熱風扇 - 其他
其實風扇來說還要看本身規格
- 送風量(Airflow)
- 空氣壓力(Static Pressure)
超簡短來說就是機箱風扇(假設機箱較開放)應重視送風量
要是有隔塵網或其他阻隔的話則有機會需要更重視空氣壓力
CPU風扇應重視空氣壓力(因為是向會金屬散熱塔/塊吹風)
又貼影片~
還有甚麼風扇方向、正壓負壓等我就懶得說了,還是貼影片了事~
不超頻或中低階配置的的其實不用想太多
機箱用預設的,CPU弄個看上去還行的
會超頻或會用高階配置的人應該不怕花時間研究吧~
我是研究本身就是樂趣一部分的那種人~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