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你是你,还是他人眼中的你?
刚和一位男性朋友闲聊,讨论到一位我们共同认为其婚姻不健康的女士是否应该选择离婚。我支持能够经济独立的她离婚后开启新的生活,不用再被渣男丈夫牵制;他不支持,因为她已过退休年纪,离婚成本太高,而且难免会有闲言冷语的攻击。我问他,你是否也是生产冷言冷语的那群人?他很坦诚地说,某些时刻是的。再问之,如果把你放置在她的位置,你是否也会因为还怕被讨论而选择苟且的生活?他没有犹疑便回答,我不会选择离婚。
在离婚率高企的今日,这或许算不上是一个能反映真实状况的案例。但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年长一些、特别是在小城里简简单单地过了半辈子的人,至今仍让自己活在了亲戚朋友、左邻右里的目光中,努力避免成为他人口中的谈资。俗语说,人要脸,树要皮。我们从小就被要求争气,收到的往往是“激将法”的羞辱教育。如果有针对自身自信程度的调查统计,中国的孩子大概率会排在末段。
之前没有思考过“他人即地狱”的含义,以为是类似于“白马非马”的哲学命题。但昨天听到了一个解说的例子,觉得很有意思。当你在自己的家里赤身裸体地行走作息时,优游自在,并不觉得这有何不妥;若突然发现对面房子有人正盯着你看,羞耻感便油然而生。这种羞耻感并非来源于自己,而是来自他人。更准确地说,这种羞耻感是来源于想象中他人眼中的自己。
当然可把适用范围扩大一些。我很喜欢收听香港的电台节目,难免不时听到一些对内地人和事的调侃;如果是港产电影的拥趸,也必定看过不少电影里对内地人形象不友好的展示。这些电台节目的尺度,搁在内地是不可能出街的;而这类经典的电影,在2000年后,逐年减少后至绝迹了。我们的娱乐文化,变得越来越单一和拘谨,已经逐渐驶离精彩了。我曾经认为是我们缺少幽默感所致,后来我觉得是我们太敏感的原因,到现在我认定是因为我们自上而下的不自信。正是因为太不自信,事事成了过敏原,一字一句都能致敏。
面对可以哈哈以待的笑话,我们开始拿着放大镜仔细寻觅,小事化大;看到没有直接示爱的台词,有人放到显微镜下以小见大,解读为恨。所以回形针的科普视频被指认为屁股歪,被迫出来道歉;小提琴家蒋逸文在朋友个人社交网络下的吐槽,被举报为辱华,伤害民族情感,失去供职;刘亦菲称自己为亚裔,被网友批评不够爱国,潜意识歧视华人。大家都太擅长对号入座了,以子之钝矛,使利之然攻己之薄盾。他人即地狱,很大程度上是人性潜意识里形成的自我保护,当这种自我保护意识过于强大,拥有者成了温室的花,人不但没有变强大,反而变得脆弱了。哪怕只是和煦的阳光,也成了毒辣的紫外线。私以为这样的风气,早晚会演变成一个灾难。
他人即地狱也有一体两面的体现。今天的另一热点是韩国N号房事件的讨论,女性网友纷纷站出来声援,发出的分贝对一些男性而言较为刺耳,部分男性网友便开始产生过激反应,批评她们无事生非。女性的自我保护偶然会失误指控无辜的男性,认为自己都是他们眼中的猎物而产生恐惧,这其实可以理解,这样的不安全感绝大部分原因是我们男性造成的;而一部分无辜的男性,或者其实有相当一部分有罪的男性浑水摸鱼,认为自己都是她们眼中的色狼而产生被冤枉的怨恨,这样的对号入座就显得十分不善解人意,以及杯弓蛇影了。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社会人,都或多或少因为在乎他人的意见,不经意间把自己放置到让自己为难的境地。处在这个境地的我们,或许并不是真正的我们,是努力成为他人眼中能令自己心安理得的我们。而努力获得别人认可的这一品质,难道不也是源于我们骨子里某部分真实的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