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真正的快樂|從成都49中學生墜樓事件看微笑抑鬱症現象
Hello大家好,我是玛力。这是一个致力于提升你思辨能力和手撕五毛的小频道,每一期我们将结合一个政治经济案例,帮你分析下它背后的原因和不同的思考维度。
2021年5月9日,四川省成都市第49中学发生一起学生坠楼事件,一个年仅17岁的少年结束了他的花样年华。关于事情的经过,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了。那些最吊诡的环节,已经在网上有了热烈的讨论,比如为何没有学生坠楼的前的监控录像?为什么死者的同学被要求全面禁声?为什么相关部门的通告引发当事人家属和全民的不满?为什么没有一个公共媒体来报道这起事件?关于中国社会公平正义的信任危机,再次引发舆论的关注。
我们不难发现,每次出现类似事件,很多人都会从同情受害者的角度出发,将情绪发泄到施害者身上,或者怒斥社会和制度的问题。等事情热度一过,大家便会忘了此事,继续享受着强国人的小确幸。所以,以上这些问题,我就不展开讨论了。今天我们不妨把焦点回到当事人身上,尝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下这起事件背后的原因和能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根据官方公布的消息,林同学的死因是坠楼自杀。从目前呈现的证据来看,我是比较认可是自杀的行为的。至于网上传闻的是其化学老师因为某些原因推下楼的说法,目前缺乏合理的证据,加之我个人很难相信一个老师能在光天化日下谋杀学生,所以目前我暂时是倾向于自杀。如果哪天真相大白能说明是被谋杀的,那我就自己打脸吧。
既然我们假设的前提是自杀,那就不得不提一种症状就是「抑郁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世界有将近2.65亿人患有抑郁症。根据国家卫健委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抑郁症患病率达2.1%,焦虑障碍患病率达4.98%。也就是中国至少有7000W人处于抑郁的征兆。一项针对中国抑郁症的调查研究数据显示,以四川、甘肃为代表的西部省份的抑郁症比例在全国来说是占比比较高的。而这次的事件发生地点正好在四川成都,我宁可相信这只是一个巧合。
谈到抑郁症,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起一个人生活不顺,垂头丧气,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然而事实是否都是这样的吗?我经常能听到某某明星因为抑郁症而自杀的例子,似乎在之前,并没有人能察觉到他有抑郁症,又或者他一直是一个健康开朗的人设,从来没有人会觉得他有这个症状,并想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回到本案的例子,根据当事人母亲描述,林同学一直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少年,学习成绩也不错,为什么就突然跳楼自杀了,似乎所有人都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结局,加上学校和相关部门的处理又遮遮掩掩,自然而然民众就会把怒火烧向学校、老师和相关权力机关。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宣泄,至于学校和第三方的问题,开始我们已经谈到,这里倒不是为这些人的责任开脱,只是信息太不透明,除了阴谋论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分析的点。
我们还是回到当事人自身的问题上来,如果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突然跳楼自杀了,那么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个孩子本身已经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加上一些外力的刺激下,很容易突然爆发从而产生轻生的念头。抑郁症患者中,有一种非典型症状的重度抑郁症被称为「微笑抑郁症」(smiling depression),或者称之为「高功能性重度抑郁症」(High-functioning Major Depressive)
跟一般的显性抑郁症不同的是,这种「非典型」的原因是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没有以任何可见的方式表现出来。有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这些患者在积极事件做出反应时会非常正向,从而感觉他们是一个健康向上的人设。他们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很开心,甚至很有幽默感,爱逗别人开心,而且他们可能看起来有很好的社交能力,也很友善,甚至是所有认识人中「开心果」一样的存在。但在微笑和乐观的面具背后,却充满了无价值、残缺和绝望感。自己独处的却常常感到悲伤。一位微笑忧郁者曾感叹:「自从学会了微笑,表情和心情就再也没有关系了」。尽管没有微笑的抑郁症统计数据,但研究人员估计,有15%至40%的抑郁症患者会出现这种非典型症状。
那为什么会出现「微笑抑郁症」这种既非典型又常见的症状存在呢?
一般来说,我们在少年时期,是不会掩饰自己感情的,微笑一般都是内心愉悦的外在表现。但是,当人逐渐长大后,就得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微笑面对别人,尤其以服务行业最为典型。很多时候,这种微笑不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感受,而是出于工作、面子、礼貌、尊严和责任等等的需要。自然而言,你就学会了隐藏和包裹自己。但在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落差,但有不少人由于工作或者其他原因,把这个正常的生理现象给「抹杀」了,在外人面前甚至是家人面前都是一个正面积极的形象。有些真性情的人,反而被认为是「情商低」或者「无病呻吟」的表现。久而久之,对于自己的真正的不满意,只能「人前微笑,人后落泪」。
那么对于一些性格本来就比较内向、自尊心强、完美主义者或者有幽默感的人来说,会更容易患上微笑抑郁症。对于内向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发现自身忧郁的问题存在,但却很难去和别人谈论自己的情绪。所以常常在别人问「你还好吗?」的时候,只能回答出「我没事啊!挺好的!」。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他们对自己要求严格,不太接受自己在生活领域的脆弱和不足,也会更容易用强制乐观来隐藏自身的忧郁。而有幽默感的人已经习惯了在别人面前笑,或是引人发笑,似乎这个已经成了他们的标签,他们不愿意去承认和表达自己软弱和忧郁的一面。非常令人难过的是,很多幽默的人被别人认为是「不会难过」的。
那么,患「微笑抑郁症」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研究显示,约71%受忧郁困扰的人试图隐藏自身病情,原因可能有很多种,但总的来说,微笑忧郁者的笑容像是一种防御机制,微笑不再是快乐时的自然流露,而是对内心悲伤的掩饰和否认。
第一,羞耻心,很多人认为有心理问题是很羞耻的一件事,微笑抑郁者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忧郁,认为忧郁缺乏意志和脆弱的表现,带有这种偏见的微笑忧郁者会努力隐藏自身的情况,避免社会和别人的指指点点,维护自己的形象。
第二,自尊心,很多微笑忧郁者不愿意面对自己的「忧郁」,而是期待着忧郁可以自己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拒绝承认忧郁,甚至用微笑来自我肯定,试图告诉自己「你看,抑郁也没那么坏,我感觉挺好的啊,我还能笑得出来。」
第三,责任心,微笑忧郁者不愿成为别人的负担。他们非常害怕麻烦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家人或者爱人。他们希望能自己解决问题,不想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他们往往觉得「我还好啊,我没事啊,我不想麻烦你们。」
所以我们也就不难看出,为什么像喜剧演员、公众人物、学生等的这些人会是微笑抑郁症的主要群体。
我们再次回到本案,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当事人的家庭背景、学习背景、人际关系以及事发5分钟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可以基本肯定是,在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下,作为一名即将高考和迈向成人的中学生,很多人都承受了他们这个年龄层面本不该承受的压力和忧郁,而学校、家庭、社会对于这部分群里的心理健康的关怀和对策是严重不足的。很多看似阳光的孩子,可能他们内心承受了我们永远也无法察觉的危险。在我们日常的社交环境中,往往都是宣扬那些阳光、开朗、积极的人格和人设,而对于忧郁、晦涩和消极的思想往往都是排斥的,不尊重的。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不敢暴露自己抑郁和消极的一面,人人都想在别人面前表现的最好,但不断压抑自己内心的郁闷、不爽和邪恶,当无处释放的时候,往往一件小事,一句无足轻重的话,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关于微笑抑郁症的预防和治疗,我们可以从弗洛伊德的本能理论来出发,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本能:一是生的本能,称之为“利比多”,它代表着爱和建设的力量,指向于生命的生长和增进。二是死的本能,称之为“达那多斯”,它代表恨和破坏的力量,表现为求死的欲望。所以「生」和「死」都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欲望,何况是悲伤和忧郁呢?我们需要正视的是,每个人都是可以悲伤的,也可以不那么阳光的。如果你发现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正身处于微笑忧郁中,不要强迫他们告诉你他们的情况,这可能会让他们更加封闭自己。也不用强行让他们快乐起来,我们只需要尽量陪在他们身边,让他们觉得安全。也不必诱导他们说出他们心中的想法,而是让他们知道,当他愿意谈话的时候,你会愿意当一个倾听者并尊重他们的感受,并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帮助。
林同学的死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心疼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此终结,除了抱怨相关部门的处理方式和官僚主义之外,我们需要更多关注是,在内卷化如此严重的社会秩序下,看到了太多的自杀的生命,从富士康到华为,从明星艺人到普通的中学生。我不想说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种话,但事实就是,或许你身边最好的那个朋友或者亲人,正经历着微笑抑郁症的折磨,又或者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抑郁症的患者。那我们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是不是早就应该去看一看心理医生了。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我是玛力,如果你觉得这个视频对你有帮助的话,麻烦帮忙订阅、点赞分享支持一下,我们下次见,88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