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Inggian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備孕日記 EP 3

Inggian
·
·
大家一定都有看過戲劇作品裡面,備孕的女主角苦哈哈地含著溫度計(對,一定是苦哈哈地),看到結果,就打電話給老公說今天得早點回家做功課,然後老公有可能配合,那就皆大歡喜,但也有可能說今天得應酬怎麼辦呢,女主角就會壓力爆表迎來一頓架吵......

2021/05/05


約莫是2019年的12月開始就「備孕」這件事情就醫。一開始是抱持著「在一切開始之前先調個身體吧」的模糊概念,找到了台北慣常看的醫生,他聽到我因為想懷孕要調身體,又知道我住比較遠,勸我找離家近的(當時還因為他軟性的拒絕有點受傷,現在想來卻非常感謝他,因為備孕真是個持久戰啊,再次確認他真是有良醫生無誤),於是介紹了他在新竹的同門給我。在那裡,開始第一項跟備孕相關的工作--測量基礎體溫,才知道原來體溫計還有精確到小數點第二位的需要,算是正式開啟了「備孕」這個新領域的大門。

說是新領域吧,其實都是老瓶裝新酒。青春期開始,因為各種婦科問題看過醫生,尤其有了性經驗之後,再加上上回說過大學開始就在追蹤的巧克力囊腫,讓我對於婦科相關常識已較同齡人有概念(久病成良醫?),但在備孕的路上仍時常有「眼界大開」的感覺。會這樣的原因不外乎是在學校裡得到的模糊的健教知識(畢竟在我求學的階段,是那種若班上老師能按照人體圖示,對著學生平心靜氣地說出「陰莖」二字,已是相當前衛的表現,的那樣的氛圍),並無法也不可能支持我們一生會遇到的各種大小狀況,許多事情都是在網路普及之後、在真正遇到問題去就醫,並經過醫生解說之後,才真正變成較清楚的圖像。而這些還都僅限自己在有限的生命經驗裡有親身經歷過的大小狀況。記得19年去瑞典探親,瑞典家中的青少年正好學到女性生理週期,於是不理解的部分正好理所當然地想請教姊姊和我這兩位「資深專業女性」,但我卻感覺我們作答時同樣支支吾吾,似乎都不太清楚那些每個月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到底是怎麼運作的,而且我們也似乎從來沒有用這麼理性的方式去搞懂過。漫長的備孕過程就像那個少年的問題,讓我看清楚很多相伴了我30多年的這副軀體的樣貌,以及我對於我的身體的態度,甚至對於醫病關係的看法。

說回我的第一項備孕功課--測量基礎體溫。大家一定都有看過戲劇作品裡面,備孕的女主角苦哈哈地含著溫度計(對,一定是苦哈哈地),看到結果,就打電話給老公說今天得早點回家做功課,然後老公有可能配合,那就皆大歡喜,但也有可能說今天得應酬怎麼辦呢,女主角就會壓力爆表迎來一頓架吵。這個地方有兩個問題:1.她到底在溫度計裡面看到了什麼?2. 為什麼不能早點回來就值得一陣大吵?第二個問題很複雜,我們之後再慢慢說。這邊先回答第一個問題。

第一個中醫師告訴我,在備孕的這件事情上,有兩個激素是重要的:雌激素和黃體素。他形容雌激素就像是在蓋地基,而黃體素就像在築高樓。其中與體溫判讀有關的為黃體素,黃體素的分泌主要增厚子宮內膜,為胚胎打造良好的著床環境,大量分泌期間並會造成體溫升高,因此可以依基礎體溫的高溫期作為指標,判斷黃體素分泌狀況是否理想。黃體期一般14天左右,若未受孕,黃體素分泌會下降,子宮內膜則開始剝落造成經血,因此醫師也能藉由基礎體溫判斷黃體分泌不足(沒有明顯升溫,或是高溫期太短),進而進行調理。至於何時開始大量分泌黃體素呢?排卵後。於是我們可以藉由體溫開始升高確定已經排卵;再則,排卵的當天,體溫也會有「明顯」的下降,由此便可以推斷出較準確的排卵日。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女主角是每天持續地測量基礎體溫,在看到數值驟然下降,得知是可能的排卵日,才致電給另一半的。

但是,測量基礎體溫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首先,所謂排卵時「明顯」下降的溫度,大約是0.1-0.2度左右,其實是極小的幅度,所以前面也說了必須用到電子式並且可以計算到小數點第二位的溫度計來測量,並且必須控制所有變因,比如房間的溫度,夏天還可以用冷氣恆溫,冬天若遇到半夜來的寒流,那就麻煩了;被子的厚度,主要盡量保持體溫都在適當的狀況,睡到一半踢被子再被冷醒,或者被子太厚被熱醒,那也是不準確的;身體的狀況,感冒發燒想當然爾也不能稱上「基礎體溫」,連夜尿都可能讓測量失準。最好的狀況是每天都在自己家醒來(沒錯,旅行也是一個變因),並且老天保佑氣候穩定宜人,前一天也沒有喝太多水,身心壓力都處於穩定狀態,每天每天在同一個時間點在床上「睜開眼睛」(只要醒來就得測量,再睡回去之後的醒來也是不準確的),拿起伸手(千萬不能坐起身或是大幅度移動身體)便可得的溫度計,塞進嘴裡,不做其他任何事情(對,滑手機和聊天也是禁止的),靜靜等待五分鐘後測量完畢的嗶嗶聲,然後記錄下來。若每天小心翼翼但保持心情愉悅地進行這樣的「儀式」,便能測量出接近準確且完美的基礎體溫曲線。

一開始進行這個每天早上睜開眼後必須第一個進行的「儀式」時,我覺得新鮮有趣,也蠻享受去觀察自己的體溫有沒有達到標準,如果排卵有很明顯的下降,並且能準時做功課,就覺得受孕很有希望;如果這個週期高溫期明顯且持續夠久,就覺得自己身體的狀態似乎挺不錯的......等等。但是,這項作業我並沒有持續太久,主要原因是我們很快地轉向了第二個醫生,是一家生殖中心的西醫,我們決定直接前往不孕門診檢查是否有根本上的生育問題,及早發現就及早排除狀況。那名醫師很明確地跟我說不需要量基礎體溫。因為要測量得「準確」實在難度太高,因此該數值的參考價值也不高,更甚者,「量基礎體溫的壓力太大了」。他的確是這麼說的。聽到他這麼說的時候,我鬆了一口氣,也才意識到,原來這些日子已經從新鮮有趣,慢慢在生理和心理累積成別的東西,而那種東西就統稱為「壓力」。


這是我第一次見識到備孕隨之而來的壓力的面貌。


不過這還是不能完全解釋為什麼女主角聽見男主角下班不能回家做功課要去應酬就森七七要吵架。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後會慢慢浮現。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