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能是一個「扮清醒的白癡」吧

群鸭盛宴
·
·
IPFS
·

近日看到一位微博用户李檬萌说:

回头想想祖国一直国泰民安,就是从去年我国成功开发5G技术后,就没安宁过了。5G让美国佬急了,一急贸易战加火,贸易战我国硬刚不怕他,香港突然出了事,苍天有眼让美国捅了一个马蜂窝,美国这次居然忍了下来,转头和我们签第一协议,然后台湾跳脚,接着我国肺炎爆发这一切,都太巧了。

然后芒果污回答:

我坚持阴谋论,哪怕被一些「扮清醒的脑残」嘲讽。

时至今日(2020年2月下旬),不知道两位怎么想,因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医疗和科研机构所达成的共识就是此病毒肯定是自然产生而非人造的,而且其致死率远远大于2003年的SARS。

我们对于美国人(乃至所有西方人)的偏见,其实不比官方媒体中所报道的广义上外国人的那种所谓的「歧视」好到哪里去。Oiaki1写了一篇题为《“春蕾计划”,Thunberg,与“极端言论”》社论,提到在微博这样的社交网络上怒喷「印度阿三」、「黑鬼」、「你🐎死了」的人不在少数,而且从未被有关方面整除,或者说并不为中国大众认作极端言论。

部分中国人对于西方人的偏见多来源于某些媒体偏激而充满了民族主义的不真实报道和教科书里没有跟上时代背景的内容。网易,凤凰、人民日报等新闻所强调的美国人辱骂中国人,或称之为「Sick man of Asia」的讯息,在某些层面上来说确实是对于极少数案例的夸大其词。「声东击西」的徐涛2在《#108 善意与歧视,理性与阴谋论 :疫情下的美国》里和冯兆音3殷岳4讨论美国人对于中国冠状病毒疫情的态度,多是不解和疑惑。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吃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为什么中国有如此集中的防御体系,却又一次向世界输出病毒;为什么中国不得不采取“封城”这种极端的措施。当然,不排除有教育程度低的群体存在攻击行为,在我国的微博上也是如此。而关于「东亚病夫」这个称谓,本身就是存在歧义的。IPN的创始人不鳥萬如一在「一天世界」博客的一篇文章里也讲到了这一点。

相反的,美国在应对本次疫情的工作做的却相对值得称赞。联邦和州的CDC配合相对高效,最快在四个小时内就可以将病例的信息上传到中央应急小组。这得益于各州独立于联邦的医疗体系,因为在这样的框架下,实时情况不需要上报得到批准才可以执行。而谎报瞒报的行为,对于官员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面临的是严格的监督和不带人情的法律约束。

对于感染者的个人信息,美国作出的保密措施和讯息透明度,也比我国好很多。特朗普的卫生部和CDC几乎每天都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疫情现状,回答记者尖锐的问题。感染者信息是有原则的公开,包括:姓名、所在州、病情、部分旅行史等。特别没有爆出的是人种(肤色)和所在的医院。即使这一点在啁啾会馆(Twitter)和脸谱(Facebook)都遭到了抗议。反观我们,不久前网上还流传着武汉籍贯的公民的详细个人信息,甚至包括家庭住址、工作单位和电话号码。

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承认自己的观点是阴谋论并且以它为傲,甚至攻击别人是所谓的「装清醒的白痴」。如果只是因为认为什么灾难都是美国造成的,那么白痴到底是谁就不言自明了。为什么我们自己做的不够好,却还有资格去趾高气扬地指控他人;为什么别的国家引用我国诗歌表达关心和提供帮助,我们却在不停地怀疑对方是不是有什么邪恶的目的;为什么在某些国家作出撤侨这种符合国际法和情理的措施时,我们的有关部门却指手划脚;为什么我们责难西方国家歧视中国人,国内社交媒体上也充满恶意,对于武汉等重灾区歧视和中伤的言论还不被管理,反而是说真话的人别压制,发出的不一样声音被静音。

那么,我愿意当一个「扮清醒的白痴」。


Read More


  1. 『生活』作者,現居中國香港。
  2. 「声动活泼」传媒创始人和总策划原《第一财经周刊》助理总编,硅谷负责人;原36氪北美内容负责人,著有《美国教育的焦虑与创新》
  3. BBC驻华盛顿记者,曾任香港端传媒驻美记者。
  4. 央视驻美记者,微信公众号「流浪手记」。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and clap, let me know that you are with me on the road of creation. Keep this enthusiasm together!

群鸭盛宴Believe its people,do not believe its government.Believe evolution rather than revolution. 新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世界主义 世界公民 联合国 环境保护 权威需要被打破 压迫需要被废除,即使是人民的大棒,也同样要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