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惡魔與他人地獄
台大經濟系的兩名學生自爆,這幾天,有不同層面的深刻討論。我誠懇期望,當事人確實感到疼痛之後,因此同理被主流社會排斥的苦楚,坦然接受後果,未來,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
但是,我又不得不說,台中一中園遊會四月底才爆發族群歧視爭議,多所公立高中非官方粉專也出現種族仇恨符號,這些愚蠢、野蠻、不負責任的語言生態,並非單一個案,而是這個時代的黑暗特徵。
最近半個月,台灣至少還有兩起類似事件。
一是有位呂姓男生去吃小火鍋,在不知情狀態下,被偷偷拍下他的側面身影,然後放在臉書私密社團「霸社」的分支社團裡,供網友留下身材羞辱的評語。呂姓男生輾轉得知後,要求刪除照片並道歉,對方置之不理,呂生因而上網控訴,在網友支持下,決定提出法律告訴。
二是網紅蕾菈在母親節貼出與女兒的合照,同樣被貼到「霸社」分支社團,多名網友寫下外貌羞辱與蕩婦羞辱的留言,連她的未成年女兒也遭波及,蕾菈憤而在臉書反擊,指稱「這社會根本超病態。」
發生這兩起事件的「霸社」,並不是一個小團體,而是十幾萬名成員的社團,必須由內部成員推薦、管理員審核才能加入。社團內除了各種意淫、厭女、嘲諷、仇恨言論,多次爆出偷拍的私密照片或外流影片,讓人想起美國的4Chan,極端言論與反社會行為的交配產地。
當然,這十幾萬人不乏單純圍觀的鄉民,但是,被大量陌生人關注的劇場感,刺激、助長了以恨意為展演的虛擬舞台。
網際網路發展至今,連結了許多原本孤立的個體、壯大了許多原本弱勢的人群,但也助長兩種偏誤觀念:一是「匿名言論不需負責」,二是「惡搞只是無害玩笑」,這正是線上霸凌的重要土壤。當我們以為「言論自由」是張空白支票,卻不承認「自由的代價伴隨著責任」,這張支票必定有過度通膨、餘額不足、擠兌跳票的一天。
社群平台則增強這種語言文化,Vox Media曾採訪紐約大學心理學者貝佛(Jay Van Bavel),他追蹤研究50幾萬筆推特貼文,發現凡是使用「道德/情緒化」字眼的推文,諸如恨、可恥、責罵,能獲得遠高於一般推文的回應與轉推。
於是,恐懼、憤怒、帶有情緒字眼的訊息,往往躍為社群網站的優勢貼文,即使其中包含大量偏差言論。推薦學者余貞誼對PTT「母豬教」的研究,收錄在《這是愛女,也是厭女》一書中,細膩解釋鄉民如何藉由言語羞辱,滿足自我優越感。
包括上述「霸社」案例裡,鄉民常自我辯護,認為虛擬世界的言論,不會造成實體傷害。不,絕對不是,事實是:
一、無論被羞辱的是個人或群體,無論線上或線下霸凌,往往造成長期創傷。高度推薦陸文斯基幾年前的TED Talk,她在柯林頓緋聞後,長達十年不敢公開露面,公眾霸凌最嚴重之際,父母不讓她洗澡時鎖門,唯恐她在浴室輕生。當她終於出面自述心境,非常動人。
二、根據華沙大學心理學者的實驗,特定群體若不斷曝光在憤怒、敵意的訊息環境裡,確實會升高他們的偏見,強化他們的厭惡情緒;越過某一臨界點之後,這些恨意或歧視語言會被常態化,不再被認為具有冒犯性,進而降低同理能力,最終形塑一種麻痺的道德感、扭曲的世界觀。
三、在4Chan等極端論壇裡,厭女與族群仇視都導致多起無差別攻擊事件,包括51人死亡紐西蘭基督城槍擊案。換言之,線上仇恨有其「外溢效果」,當你以為只是無傷大雅的玩笑或嘲弄,可能鼓勵第三人採取過激行動。
從PTT黑特版、各種臉書靠北社團,仇恨語言曾是一種逃逸社會規範的微小反抗;然而,當網路成為我們的身體,當數位世界滲入現實社會的微血管,線上線下的界線日益模糊,看似溫和友善的鄰人,卻可能是鍵盤背後的惡魔。
這是時代的暗黑人性,既龐大又猥瑣,我們必須練習與之相處。當政治人物以失言為樂,當新聞媒體以羞辱當事人為標題,都在共振醜惡的語言文化,塑造一個「以他人為地獄」的無間輪迴。借用陸文斯基TED Talk的兩段話:
「近二十年來,我們逐漸在文化的土壤中,撒下羞辱的種子。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八卦網站、狗仔隊、實境秀、新聞報導、政治甚至駭客,都成為羞辱的交易管道。它導致了冷酷無情、無所遁逃的網路情境,它讓挑撥攻訐、侵犯隱私、網路霸凌日益猖獗。這種趨勢,創造出尼古拉斯·米爾斯教授所說的『羞辱文化』。
公開羞辱,成為一種商品;恥辱,則變成了一種產業。這產業如何獲利?點擊。羞辱越多,點擊就越多,點擊越多,廣告收入也越多。這是一個危險的循環,我們對這些八卦點擊得越多,我們對故事背後的人就越麻木;我們越麻木,就越會去點擊。自始至終,都有人利用他人的痛苦進行牟利,每一次點擊,我們都在作出選擇。」
我知道,政治正確有時很煩,然而,卻是保護邊緣族群不致遭受主流碾壓的重要防線。若要打破上述「恥辱產業鍊」,就要從線上到線下,針對弱勢群體與個人,停止無意義的敵對與仇恨,停止不負責的輕蔑與嘲弄,清楚認知我們以為的輕盈笑聲,可能是他人的銳利刀斧。
這是艱難而重要的一課,無論對於高中生、大學生,或是我們這些糟糕的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