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LillianOuterSpace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L’s OS】《在生命之前,在愛之後》| 隨著病毒帶來的哲學課 (下)

LillianOuterSpace
·
·

終篇,是沉靜後的晴朗,心的羅盤轉往新的方向


無法預測混亂何時會結束,穩定的平凡日子幾時能歸來。
身處亂流之中,心是隨之飄盪的帆,還是穩住你的舵?
共分成3篇,針對這次的經歷,聚焦不同主題做分享:
1.被病毒拂過的大地─水平的時間軸、垂直的影響力 (上)
2.病毒帶來給人們的混沌與明朗 (中) 
3.當時針停止轉動,心就是你的羅盤 (下)

1. 同理心能融化尖銳的刀鋒

在中篇有提到,面對恐懼時人們習慣性地獵巫,將刀鋒指向別的群體,自己就能免於危險。

因為這次是在歐洲面臨疫情到來,就像毒霧一樣席捲而至,同時也壟罩了人心,所有的不安、焦慮、惶恐都被悶的喘不過氣,漫天的新聞資訊紛飛在各處,人們接收的速度比平常要快,卻也更難篩選正確資訊,層層堆疊的惶恐情緒已經控制了人們的行為。

其實誤解和偏見早已跑在病毒之前,思想傳播的速度是最快的,甚至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已經矇著雙眼向人四處揮著利刃,然而在整個地球共同面對的難題面前,選擇善良和保持溫柔,更是一個需要耗力去做的選擇,在不同情境下確實很難模擬他人的處境,但將心比心能將自己代入另一顆心去理解對方的感受。

同理心是種選擇,那是種容易受到傷害的選擇,因為要為了與另顆心連結,而真正能讓事情變好的,就是「連結」。

2. 理解世界後,就好好生活

在5坪大的房間醒來,坐在床上環視就能看完整間屋子,第一週這樣過,真的快悶出病,我覺得滿像某種變態心理實驗,挑戰一個人可以重複一樣的日子,過多久會崩潰之類的。完全靜態的生活一開始真的不是人待的(對我而言),每天行程就是起床、泡咖啡、早餐、看書、看劇、作業、午餐、打遊戲、看書、晚餐、看劇、睡覺,然後隔天再不斷重覆。

零社交的日子,望著窗外被風吹晃的樹,樹梢的花開了,那彷彿是唯一時間在流動的證明,一整個詩情畫意瘋瘋癲癲。在減少接觸的生活後,與室友的交集時間更是難得,那次晚餐時間短短的交流對談,我卻覺得每個人都格外可愛。

這一次的疫情,每個人關於個體的孤獨隔離的練習,不分老少國籍種族。然而每座島嶼底下都是相連的,每個人看似個體,其實潛意識裡都還是群體。那一刻,我明瞭了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但並不是真的孤單。

宿舍外街角的開花的樹 | Lillian Chen

3. 當時針停止轉動,心就是你的羅盤

起初英國還沒有封城時,嘴上說著英國政府佛系政策讓人煩心,一面又覺得學校不停課很誇張,很多亞洲學生都決定自主留守在宿舍,抱怨不經腦就會從口中呼出,有個非常淡定的朋友,一心穩定決定留守英國,我問他天天在同一個空間,做著重複再重複的事,不覺得悶、覺得煩或無聊嗎?

他只回我「能影響你的事還是太多了」,"叮──" 當下我腦中只有這個單音的響聲。

漸漸地轉換生活模式,心態也逐漸調適,不再抱怨無法改變的狀態,去掌握能改變的事實,全新的能量系統出現在我的生命裡,我想這也是這段暫停的空白時光,帶來最好的禮物。

拉開簾子讓陽光暖和屋子,鋪開瑜珈墊啟動身體,準備好自己過好一天;閱讀需要大塊時間專注才能看的書,緩慢流動的時間,能讓雜念沉澱思緒清晰;重拾畫筆作畫,只有自己、畫筆、畫紙的時刻,沒有雜訊能干擾我們。

當心的羅盤開始轉動,我發現能推動人前進的可以是心而不是時間,傾聽心的聲音,這句話我才真的體會到了,用覺知而非大腦引領前進是甚麼感受。

Art: Lillian Chen

《3個方法教你克服內心空虛感》

(英文原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ZQn_xPShC0&t=66s)

如果你也苦無排解時間的方法,但看著時光流逝又感到空虛,有一些小建議希望也能夠轉動你的羅盤。平常被許多世事纏繞的我們,現在有了個難得的機會能緩下腳步、走慢時間,這時候真的是接近自己最好的時候,平常忽略的自己長甚麼模樣?脫離時間框架的原始自己是甚麼狀態?

1.花時間邁向更好的自己
2.創作:走過時間留下痕跡
3.冥想:倒空腦袋,讓靈魂自由

4. 擁有了幸福之後呢

前陣子以亡命之徒之姿回到台灣,深深覺得這裡是有很濃厚安全感的地方,安全網的部署十分縝密與細膩,但同時我也感受到平行世界的狀態,每個人都仍是正常生活的模樣,但外面的世界到處都很像拍喪屍電影的片場,杳無人煙。

四月的英國超市門口,2公尺的社交距離,限制超市進出人數 | Lillian Chen

當我們擁有了幸福,除了感恩以外,讓幸福循環的方式就是珍惜與付出,即使它總是以樸實無華的姿態存在,卻都是得之不易。擁有幸福的我們,更有能力去付出創造而非安逸消耗,有餘力能去關注他人的不幸或是缺乏。

當時在海外,有人知道散落各地的台灣人,面對焦慮心中的惶恐,善意自主創立海外台灣人的互助自救社團,裡頭有專業醫療人員和各地的海外台灣人,能詢問資訊也能彼此鼓勵,當時就像在一艘艘汪洋迷航中看到的一座燈塔,剎那間的孤寂感少了一大半,這就是在幸福之上再創造更多幸福的模樣。

除了用珍惜保溫幸福,還能以創造加溫幸福。
感謝您的閱讀,非常歡迎留言交流!也請不吝給我回饋與支持喔😄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