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 思想史的傳薪者——紀念余英時先生的線上論壇資料整理(一)
9月4日、9月5日,聯經出版將聯合台灣《思想》雜誌、香港《二十一世紀》雜誌,主辦余英時先生線上紀念論壇:「敬 思想史的傳薪者」。論壇名稱來自周質平先生與葛兆光先生的文章,在中國儒家及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史中不斷融會、解碼與傳薪,正是余英時先生九十一年不停歇的思想生命,最好的寫照。
論壇第一場「與西方對話,哈佛、耶魯到普林斯頓」
由丘慧芬教授主持
丘慧芬教授簡介:丘慧芬(Josephine Chiu-Duke),女,美國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歷史學系現代中國思想史碩士,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亞洲學系傳統中國思想史博士。現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學系副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思想史、唐宋社會史、現代中國社會、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著有《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十壽慶論文集》等。她也是《余英時回憶錄》英譯者之一。
丘慧芬教授寫余英時教授文章:
丘慧芬:「為追求人生基本價值而付出努力」的典範知識人——敬悼余英時先生
第一位講者,周質平教授。
簡介:
周質平1947年生於上海,1970年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1974年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1982年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東亞研究系中文博士。曾任美國明德大學中文暑期學校主任、威廉大學東亞系主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東吳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客座教授,並為全美中文教師協會主席及全美中文教師協會執行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兼中文部主任。
周質平的創作文類以文學論述為主。周質平對於近代中國面臨的困惑和難題,別有一番議論,並以胡適為中心研究五四及新文學,對於大陸早年的「揚魯迅抑胡適」,以及近年又重新將胡適定位的變化,有深入的分析。
周教授的專訪:http://history.iclp.ntu.edu.tw/dictation/訪周質平教授(前所長)/
周質平教授漢語著作
- 《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臺北:商務,1986)The Literary Criticism and Its Development of the Gongan School (Taipei: Commercial Press, 1986)
- 《胡適與魯迅》(臺北:時報,1988)Hu Shih and Lu Xun (Taipei: Shibao Press, 1988)
- 《胡適叢論》(臺北:三民,1992)Studies on Hu Shih (Taipei: Sanmin Publishing Co., 1992)
- 《胡適早年文存 》(臺北:遠流,1995)A Collection of Hu Shih’s EarlyWritings, (ed.) (Taipei: Yuanliu Publishing Co., 1995)
- 《儒林新志》(臺北:三民,1996)A Collection of Literary Essays (Taipei: Sanmin Publishing Co., 1996)
- 《胡適與韋蓮司:深情五十年》(臺北:聯經,1998;北京:北京大學,1999)
- Hu Shih and Edith Clifford Williams: A Passion of Fifty Years (Taipei: Lianjing Publishing Co. 1998;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 《不思量自難忘》(臺北:聯經,1999;安徽:教育,2001)
- A Translation of Hu Shih’s Correspondence to Edith Clifford Williams (Taipei: Lianjing Publishing Co., 1999; Anhui: Education Press, 2001)
- 《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與Willard Peterson 合編(臺北:聯經,2002)
-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essor Ying-shih Yu (Co-ed. with Willard Peterson) (Taipei: Lianjing Publishing Co., 2002)
- 《胡適與中國現代思潮》(南京:南京大學,2002) Hu Shih and Modern Chinese Thought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 《現代人物與思潮》(臺北:三民,2003).Studies o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Taipei: Sanmin Publishing Co., 2003)
周質平教授寫余英時教授文章:
自由主義的薪傳─從胡適到余英時
第二位講者,孫康宜教授。
孙康宜 (英語:Kang-i Sun Chang,1944年2月21日-)是一位中國華人古典文學家。
1944年出生于北京,祖籍天津。父亲孙裕光来自天津,母亲陈玉真来自高雄,两人相识于日本后孙裕光执教于北京大学便搬迁至北京。
1946年由于恶性通货膨胀北京大学无力支付教师工资,受朋友张我军影响,她父亲决定搬迁至台湾。孙康宜当时只有两岁。她父亲从1950年在台湾白色恐怖时期被囚禁十年。1966年毕业于东海大学,1968年毕业于國立臺灣大學,1971年毕业于罗格斯大学,1972年毕业于南达科塔州立大学,1976年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1979年至1980年担任塔夫茨大学助理教授,1982年7月任教于耶鲁大学。受张光直的自传影响,她于2003年也出版回忆录《走出白色恐怖》第二版已经于2013年出版,2004年剑桥大学出版社邀请她撰写《剑桥中国文学史》,她刚开始拒绝,后来邀请哈佛大学的宇文所安教授一起撰写并于2010年出版。孫教授2015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2016年被选为台灣中央研究院第三十一届院士。
孫教授在耶魯大學首任Malcolm G. Chace’56東亞語言文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中國古典文學、抒情詩、性別研究以及文化理論和美學。主要英文著作包括《詞與文類研究》(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Tz’u Poetry, 1980),《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Six Dynasties Poetry, 1986),《情與忠:陳子龍、柳如是詩詞因緣》(The Late Ming Poet Ch’en Tzu-lung: Crises of Love and Loyalism, 1991)。除了與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合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2010)以外,還與魏愛蓮(Ellen Widmer)合作主編《明清女作家》(Writing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1997),與蘇源熙(Haun Saussy)合作主編《歷代女作家選集:詩歌與評論》(Women Writers of Traditional China: An Anthology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1999)。此外,還用中文出版了多部關於美國文化、女性主義、文學及電影的著作。
孫教授的專訪:http://mingching.sinica.edu.tw/en/Academic_Detail/646
孫教授寫余英時教授:同事五年 友誼長存──悼念英時(孫康宜)
孫康宜教授在今天的講述中,念了好幾首余先生為朋友而寫的詩詞。詩詞中提及的人物很多,在此補充資料:
余國藩教授:
祖籍廣東台山而在香港出生的余國藩(Anthony Yu)受過嚴格的神學及文學訓練,因此常以宗教的視角和文學的眼光研究中西文學典籍,他以數十年的時間把十六世紀明人吳承恩所撰的名著《西遊記》英譯成四大冊,八十年代初出版,蜚聲西方學界。過了二十多年,用功不輟的余國藩又推出《西遊記》譯註的修訂版。他傾畢生之力研究這部中國人視為通俗讀物的古典小說,從學術的觀點透視小說的永恒價值,而為東西方學術界所同欽。
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在芝加哥大學執教數十年的余國藩2015年5月20日因病於芝加哥辭世,享壽七十七歲。這是繼芝加哥大學圖書館學專家錢存訓於四月九日以一百零五歲高齡去世後,又一位芝大傑出華人學者乘鶴西歸,亦為美國漢學界的巨大損失。
余國藩十八歲從香港到美國留學,在芝大富勒(Fuller)神學院讀書,獲芝大神學與文學雙博士學位。他在神學、文學、哲學與歷史領域造詣精湛,是芝大唯一一個由五個系合聘四十年的講座教授,這五個系包括比較文學系、社會思想委員會、東亞系、英文系及神學院的宗教與文學系。余氏於二零零五年自芝大退休後,仍勤奮探究學問,他重新校訂一九八三年出版的四冊英譯《西遊記》的註釋,即是在退休以後才開始,而於二零一二年完成面世。余氏於一九九八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在發布余院士的去世消息時表示,除了英譯《西遊記》,余氏的重要著作有《重讀石頭記﹕〈紅樓夢〉裏的情慾與虛構》、《中國典籍與歷史上的政教問題》、《朝聖之旅的比較﹕東西文學與宗教論集》等。台北聯經出版社曾印行《余國藩西遊記論集》。
陳佳鼐教授:
1939年生。在緬甸讀中學,後畢業於台灣大學,主修醫學。又赴英國深造,在倫敦大學和聖佐治大學攻讀碩士。畢業後在英國工作多年,先後擔任過講師、高級講師,並被選為院士。1980年返港,中文大學任教,擔任逸夫書院院長,精神科講座教授兼系主任。還擔任香港心理衛生執委會主席、環太平洋區精神科學院院長。英國女皇御封O.B.E勛銜、香港太平紳士。同時是國際知名睡眠專家。
第三位講者,田浩教授。
簡介:
田浩(Hoyt Cleveland Tillman),哈佛大學歷史學與東亞語言學博士,師從史華慈和余英時教授,任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是當代中國學國際學術舞台上最重要的學者之一。2000年獲得德國洪堡獎,並於2004年以來擔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兼任台灣“中研院”文哲所和史語所、華東師大古籍所等高校或機構訪問學者,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台灣大學、湖南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
代表作有《功利主義儒家——陳亮對朱熹的挑戰》《朱熹的思維世界》《陳亮論公與法》《旁觀朱子學》及《文化權力與政治文化》等。主編有《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及《宋代思想史論》等。主要研究在於注重紮實的文獻基礎和廣泛的學術視野,追求對中國古代思想尤其是儒學內涵多樣性和道學的覆雜性、發展性的深刻揭示。
介紹田浩教授的報導:
沙漠的智者:田浩教授
田浩教授做了英文講述,回憶了余英時教授。
第二場論壇「究天人之際,此身所立的中國」
由何曉清老師主持。
何曉清簡介:何曉清教授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並於2008-2010年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她的首部著作《天安門流亡:中國民主抗爭的聲音》被亞洲協會的中國檔案評為2014年關於中國的五大書籍之一。《紐約書評》,《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人權季刊》,《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每日電訊報》等各大國際期刊和報紙均發表了對該書的評論。在加入香港中文大學之前,她曾任教於哈佛大學,韋爾斯利學院和聖邁克爾學院。她教授的關於1989年天安門運動及其影響的課程連續三年獲哈佛大學卓越教學證書。她曾獲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成員,也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的研究協理 (research associate)。2016年她被選為該年度百名中國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她的評論文章發表於《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英國《衛報》以及加拿大《環球郵報》等報刊。她曾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作證,在加拿大全國人權研討會作主旨發言,並為美國國務院和加拿大國際事務協會作演講。多國國際媒體刊登過對她的採訪,包括美國廣播公司,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波士頓郵報,加拿大廣播公司,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每日電訊報,環球郵報,衛報,哈佛雜誌,洛杉磯時報,國家地理,紐約時報等。紐約時報中文版對她的採訪報道被評為2016年度最受歡迎的三大原創文章。
相關文章:
六四完結了嗎?——「六四:小說與大說,香港與中國」座談會紀錄
下午第一位講者,陳方正教授。
陳方正簡介:
陳方正教授,廣西岑溪人,1939年出生於重慶,1949年隨家人遷港,1958年赴美深造,先後在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及布蘭戴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獲物理學學士及物理學博士學位。 1966年返港,任教於當時新成立之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並從事理論物理及高分子物理學研究,1980年出任大學秘書長。1986年出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高級研究員,以迄2002年8月退休,轉任該所名譽高級研究員。
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歷任物理系講師、高級講師、大學秘書長,現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曾先後赴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牛津大學工學院、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心進行訪問研究。除致力於理論粒子物理學及高分子物理學研究外,還從事建立中國古代傳世文獻電腦資料庫及中西現代化歷程之探討工作。自1980年開始致力推動香港與內地之學術文化交流,並於1990年創辦大型學術刊物《二十—世紀》,香港中文大學物理系名譽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前所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竺可楨科學史講席教授。
研究領域:科學史;近代化比較研究;中國近代思想史
代表作品:《站在美妙新世紀的門檻上》、《在自由與平等之外》
部分著作:
(主編、校訂)“現代化衝擊下的世界”叢書六種(上海學林出版社 1996)
From Youthful Manuscripts to River Elegy: The Chinese Popular Cultural Movement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1979-1989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繼承與叛逆:為何現代科學出現於西方》(北京三聯書店 2009) (編輯、校訂)
《陳克文日記 1937-1952》上下冊(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4)
《用廬憶舊》(廣東人民出版社 2017)
《大逆轉與新思潮:五四、啟蒙與現代化探索》(香港中華書局 2018)
陳方正憶余英時:外表平易淡泊,骨子裏卻有凌厲鋒芒
第二位講者,葛兆光教授
葛兆光(1950年-)是一位當代中國著名歷史學家。1950年出生于上海,曾经去贵州山区插队。早年就讀於中國貴州省凱里第一中學,後來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並於同校修畢研究生。後來擔任揚州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教授和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院長,並曾經於京都大學、香港城市大學、東京大學、台灣大學、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等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或訪問學者。主要研究領域是東亞及中國的思想、文化與宗教史。著有《中國思想史》、《宅茲中國》、《想像異域》、《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等。
葛兆光:幾回林下話滄桑——我們認識的余英時先生
葛兆光:我所認識的余英時先生
第三位講者,陳祖為教授
陳祖為教授(英語:Joseph Chan Cho Wai,1960年-),香港新儒家主義者,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取得社會科學士學位,後赴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修讀理學碩士。取得碩士學位後,他在牛津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其後,他加入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主要教授政治理論。其研究範疇包括儒家政治哲學、當代自由主義及完美主義、人權和公民社會等,論文見於多份知名國際期刊。在1999-2000年,他為哈佛大學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人。在2002年至2004年以及2011年至2013年,陳祖為擔任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系主任。 同時,在2003-2009年他亦出任香港大學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首任總監,現時亦為公民社會與治理研究中心副總監。
現代的君子 — 敬悼余英時先生
最後的Q&A環節的一個經典問題:
提問:葛兆光老師提到,對余先生來說,祖國/國家/政府,是三個不同的概念,文化中國跟政治中國也不同,能不能詳細講一講,祖國,國家,政府的區別是什麼?文化中國和政治中國的區別又在哪裡?
回答:這是我們最近討論得非常熱鬧,也比較敏感的話題,大家都知道,我們看歷史,一個空間裡,這個族群,她的疆域,她的宗教信仰,會不斷的變化。所以,不能說這個地方就是自古以來不變的一個國家。但是,因為在有一些核心區域,在共同生活的習慣和文化上,逐漸形成傳統並且深入民間以後,這就形成了所謂文化意義上的祖國。但是,在政治權力這個意義上,大家都讀過二十四史,朝代在不斷的變化,商周,秦漢,六朝,唐宋元明清,那麼這些王朝就相當於我們說的政府,控制這塊地方的管理這塊地方的是不斷變化的政府,所以政府並不等於,剛才我們說的這個空間,這個空間是國家;更不等於,那個在我們文化上已經形成了我們的傳統的祖國,這是不一樣的。
所以如果不分清楚這三個概念,就不能夠弄清楚什麼是文化意義上的中國,什麼是地理意義上的中國,什麼是政治意義上的中國。
所以我們要區分這三個概念,我們才可以區分很多事情。現代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要把不同領域的東西要分化,不能混成一談,我們過去的很多想法的錯誤在於,我們總是用整體混融,不加區別的方法來對待一個事情。這就是我想說明的,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一代的人來說,區分祖國,就是文化意義上跟妳血肉相連的有認同的那個祖國,和你生活的這塊地方,也就是地理意義空間的那個祖國,和現在管理你的這個政府,一定要把它區分清楚。
補充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