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或許具有貨幣市場的滯洪池效應
從我有記憶以來,印象中沒有很有感的通貨膨脹出現。當然這表示我年紀還不夠老到經歷過,但也不表示我是個初出社會的年輕人。是,物價是有波動,房價這幾十年來確實是高到一個上班族難以負擔的水平,如果你沒有來自長輩的資助或特別的機運,一般而言,你很難僅靠自己便能購得一個理想的棲身之所。
不過我的重點並不是要討論這件事,而是自從 2008 年金融危機以後,全球大量增發貨幣,特別是美國。只要有特別重大的事件,似乎印鈔票就成為解決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你是否還記得,每隔一段時間,我們總會在各大媒體上看到有專家提及經濟和金融泡沫化之類的警示。在貨幣供給的長期過度增長下,理論上而言,出現泡沫幾乎是很合理且必然的一件事,但是為什麼從來沒劇烈的發生呢?
我的猜想,對,只是猜想。我並不是經濟,金融,或者貨幣方面的專家,但是在大學時期,確實有段時間密切接觸過這些方面的知識。是的,也只是接觸,完全談不上研究。為了怕讓你有所誤解,或者因此而做了錯誤的投資判斷,我在此聲明,請勿以這篇文章作為你投資的依據。
好的,先說結論,我的猜想是:加密貨幣或許具有貨幣市場的滯洪池效應。
等等,貨幣市場跟滯洪池有什麼關係?
天地萬物總是有其相通的特性,不論是什麼學科,即便是自然和人文,到其高深處總是出奇的一致。你必須得有點想象力,才能明白我在說什麼,但是我相信你必定有的。
我先簡單地說一下什麼是滯洪池,根據維基百科的描述如下:
滯洪池(detention basin)是於河溪湖泊內、或鄰接處、或支流上開挖出的區域,將地表逕流暫時儲存以收調節洪水功效,降低因為暴雨尖峰流量對下游低勢地區所帶來的傷害。
一般來說,滯洪池絕大多數為人造建築,除了一般收納洪水功能外,在天候良好的季節可充當遊憩功能(如公園、運動場等)或成為生態湖泊提供生物做為棲息地點。
如果不是長期深受水災之苦,也許你曾經只是聽過,卻未曾真正的關注。由於全球暖化,全球包含台灣,近幾年遭逢多次的暴雨侵襲。每每說是百年一遇或者千年一遇的自然災害,遠超過人為建築當初的規劃設計。
而人為的滯洪池如果規劃得當,確實可以達到減緩這些暴增雨量所帶來的災害,反之,儲存的水量還可以在乾旱時,作為平衡水資源的用途。
那麼有天然的滯洪池嗎?當然有的,那就是濕地,並且濕地的功能遠不僅於此。如果你曾經對於環保議題有一些些的關心,我相信你一定明白濕地對大自然的平衡有多麼重要,而保存甚至恢復濕地幾乎都成為各國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
寫到這裡,你可能已經猜到我要如何連結這兩者的關係。那就是。毫無節制的印鈔票就好比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暴雨,而數位貨幣就像是人工的滯洪池,巧妙地在貨幣市場失去平衡狀態時無聲地發揮作用,至少我目前看起來是這樣。
比特幣白皮書是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發表的,中本聰當初發表比特幣白皮書時,或許是想解決中心化貨幣制度的弊病,甚至也有狂熱的追隨者期待加密貨幣在未來或取代黃金的地位,以及完全去中心化的烏托邦;相反的,將加密貨幣視為一文不值的人則認為這是虛擬的資產,根本就像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說不定有天就會一文不值。但是我認為,這兩種極端的可能都不會發生。
撇開加密貨幣技術的發展對於 Fintech 的實驗性變革重要性之外,我們可以明顯的觀察到,那些一開始反對加密貨幣的金融大鱷,都逐漸將持有加密貨幣視為避險甚至獲利的工具之一。當愈來愈多人投入開發新的加密貨幣和技術的同時,不難發現我們也正在逐漸需要它,我們正在依賴一個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來調節目前貨幣系統的難解之題。請注意,我並沒有說取代,我認為在我可預見的未來,中心化跟去中心化的共存是必然的,也更符合自然法則,差別只是比例可能會因應時代的變化而已。
另外,專家認為長期貨幣供給過剩,必然會衍生一場災難,但是所幸並沒有發生,因為市場上可能會造成災難的貨幣供給比沒有想象的多,而那麼過多的錢去哪兒了呢?我認為,有很大部分靜悄悄的進入了加密貨幣市場,並且成為推動技術革新的重要資本。現有的經濟模型尚未把加密貨幣正統的列入考量,也許是認為這只不過是虛擬貨幣,但我想這其中恐怕也有其困難之處,因為不論是政治上或是技術上,畢竟加密貨幣到底是貨幣還是資產至今全球仍然爭論不休。
那麼,這是否意味著鈔票可以無限制的印刷呢?當然不是,滯洪池的效應也是有限度的,一旦超過了極限,無疑會讓情況更加不可收拾,這個道理我想是顯而易見的。不過加密貨幣也並不只是具有滯洪池的效應,它其實正在重構今天我們得見與不得見的世界,並且也是構成元宇宙概念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至於我為什麼要特別強調,請勿以這篇文章作為你投資的依據。是因為很多人從目前的貨幣供給量過剩,判斷市場即將泡沫化。而我這篇文章的立論,卻恰恰提出這種泡沫化危機或許已經被大幅減輕的可能性。因此如果你認同我的猜想正確,那不就意味著我正在暗示你市場不會泡沫化嗎?我的補充說明是,絕對不能如此輕易地如此下結論。市場的博弈基於人性,我只能說,自然有其復原的平衡機制,但我們始終無法盡算人性的貪婪,因此要永遠對自然有一顆敬畏之心。
喜欢我的作品吗?别忘了给予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在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一起延续这份热忱!
- 来自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