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鱷魚把拔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粒史學加000407《史記》卷三十一〈吳太伯世家〉01:為了家族命脈把王位讓位給弟弟?!

鱷魚把拔
·
·
為了家族命脈把王位讓位給弟弟?!
吳太伯

──────────原文──────────

呉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歴之兄也。季歴賢,而有聖子昌,太王欲立季歴以及昌,於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荊蠻,文身斷髮,示不可用,以避季歴。季歴果立,是爲王季,而昌爲文王。太伯之犇荊蠻,自號句呉。荊蠻義之,從而歸之千餘家,立爲呉太伯。

太伯卒,無子,弟仲雍立,是爲呉仲雍。仲雍卒,子季簡立。季簡卒,子叔達立。叔達卒,子周章立。是時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呉,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虞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爲虞仲,列爲諸侯。

──────────翻譯──────────

「吳太伯」與弟弟「仲雍」,均為「周太王」之子,王「季歷」之兄。季歷十分賢能,而且他有個具有聖德的兒子「昌」,太王打算傳位給季歷以便之後傳位給昌,因此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荊蠻地區,並與當地蠻人一樣紋身斷髮,表示不再被任用,以此將繼承資格讓給季歷。季歷果然繼位,就是「王季」,而「昌」後來也成為文王。太伯逃至荊蠻後,自稱「句【音同勾】吳」。荊蠻地區的人們認為他很有節義,因此追隨附順他的有一千餘戶,擁立他為「吳太伯」。

太伯死後,沒有兒子,他的弟弟「仲雍」繼位,就是吳仲雍。仲雍死後,他的兒子「季簡」繼位。季簡死後,他的兒子「叔達」繼位。叔達死後,他的兒子「周章」繼位。此時正值周武王滅亡了殷商王朝,便四處尋求太伯、仲雍的後代,因而找到了周章。周章此時已經是「吳」這個地區的領導,因此就把他封於吳國。又把周章之弟「虞仲」封在周朝北邊原本夏王朝的首都故址,就是虞仲,列為諸侯。

─────────解說與心得─────────

結束了介紹統治整個天下的帝王「本紀」,以及鉅細靡遺的時間「表」格,還有典章制度的「書」之後,來到了《史記》一書的新篇章:介紹各地方諸侯的「世家」部分。在這個區塊中,司馬遷將分三十篇來寫從周朝一直到漢初的各個地方諸侯。

至於為何司馬遷不寫夏、商時代的地方諸侯?我想應該是因為年代久遠,也沒有資料可以參考的緣故。那麼,為什麼司馬遷會從看似不大的諸侯國:「吳國」開始介紹呢?

記得,當年我的大學教授曾告訴過我:世家的第一卷是〈吳太伯世家〉,列傳的第一卷是〈伯夷叔齊列傳〉,這些人的共通點都是「讓位」,所以這應該是司馬遷當初「刻意」安排的,多少帶有司馬遷的政治思想才對。至於司馬遷的政治思想是什麼?我想我還得多讀點才會更清晰,這裡就不多說明。

關於「吳太伯」與他弟弟為了讓出繼位權,選擇逃到蠻荒之地一事,其實一直都讓我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首先,照這個敘述來看,遠離中原前往蠻荒之地的吳太伯一族,是不會留下什麼記錄才對,那麼這些資料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最有可能就是被周武王找回來當諸侯的「周章」與「虞仲」對過往的追述才是。

依據這段史料,吳國的繼承順序是太伯、仲雍、季簡、叔達、周章,扣除太伯與仲雍同一輩,所以太伯是周章的曾祖父輩,彼此相差了四代。在周朝的部分,與太伯、仲雍同一輩的是季歷,季歷的兒子「昌」,就應該跟吳國的季簡同一輩,那麼昌的兒子「周武王」是跟吳國的叔達同一輩。這也就是說,周武王的輩分比周章高,算是叔父這一輩。為何「周」傳了三代,「吳」卻傳了四代五位領導人呢?這或許也間接證明了蠻荒之地的生活是比較困難的。

再者,為何要讓位就得逃走呢?當時還只是個地方政權的周部落,難道內部早有規定得「嫡長子繼承」?

關於這點,我印象中曾聽過另一種說法。因為周部落最後是由「幼子」季歷繼位,這種「幼子繼承制」不就正是日後蒙古人的繼承法則?那麼,會不會有可能是當年的周部落還不是農業定居民族,也是個四處游牧的部落,因此才會一樣習慣把王位讓給幼子,並讓其餘諸子到各地去開拓?!但由於後來周民族建立了王朝,改用「嫡長子繼承制」,沒有文字記錄的吳國也早已忘卻當年的制度為何,所以只好用這種「讓位」的說法來解釋為何自己的祖先沒有繼承周民族的領導!?

畢竟,歷史上很常出現這種用後世觀念解釋過去的狀況。因此,關於這段讓出王位,自己到蠻荒的東南方開墾的故事,我個人也比較相信應該是早年用的是「幼子繼承」的緣故。所以,吳國的祖先應該就是當年周民族的分支到東南方開拓的故事。直到位於中原的周民族建立王朝,才被拉回中原的分封體系,重回諸侯之列。

至於回到諸侯之列的吳國還會遇到哪些事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以上,就是這段史料給我的小小收穫。

CC BY-NC-ND 4.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