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挑戰:靠美國食物券補助金額生存2-20191110
01
從2019年11月1日晚上至11月8日中午,我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靠$3.43日均食物費用生存的挑戰。$3.43,是美國政府"食物券"(SNAP)援助專案在北卡羅萊納州內給予低收入家庭的人均日均補助金額;該專案主要目的是保障美國低收入群體的基本食物需求(food security)。(詳情請看挑戰記錄1)
我的挑戰成功了! 感謝和表揚自己的堅持!
首先呈上資料匯總。
本周個人食物總花銷: 23.16-5.69+3.15=20.62
挑戰食物上限: 3.43*7=24.01
20.62 < 24.01 ----> 挑戰成功!
02
在這一周裡,當我有強烈的心理感受時,我就會把它記下來:
1104: 第二次買菜
朋友Jane說附近有個生鮮超市Harris Teeter,有學生折扣。儘管我非常擔心“生鮮超市”的東西會比較“中產”(貴),但畢竟每天吃三明治不是長遠之策,還是得自己做點啥,沃爾瑪又實在太遠,所以就和Jane一起去HT看看。
在超市里,Jane多次驚呼好便宜,“這麼多牛肉只要5刀!去別的地方要賣7刀呢!”我想到自己一日三餐一共只能吃¥3.43,內心冒出兩個詞“絕對便宜”“相對便宜”。牛肉相對別的超市便宜,但對部分人而言,就是很貴,因為不夠錢,所以吃不起。我也知道加工肉片添加劑多不健康,但是生鮮肉太貴,制做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太多,但我還是繼續吃我的雞胸肉片吧。
HT裡生鮮食物玲琅滿目,我基本上只看價簽。想到這麼多好吃的我只能吃最基本最便宜的,體會到生活的艱難。我想如果我有孩子,每天看到不同的美味健康食物,卻不得不給孩子吃最便宜的,有時還不夠吃,他們會吃不飽,我想我會很絕望。想買一些新鮮蔬菜(之前買的是切好、有包裝的可即食碎生菜),挑了單價最便宜的非有機捲心菜。
在超市里比較不同蔬果的價格的同時,手機裡打開前兩天去Target的記帳來對比。覺得和Target比起來HT價格稍微高一些,心想早知道不來這兒了。拿了最便宜的、顯示打折的雞蛋:$1.19/12個;Jane告訴我說Target同款雞蛋只要$0.99……因為想吃雞蛋,而且不想再花時間去Target,我再三糾結後還是買了,心痛$0.2。
本來看到小胡蘿蔔打折,$2.5/2lb,想買;但看到手機裡記著Target只要$1.19/lb,瞬間不想買了。結帳時突然看到小胡蘿蔔還靜靜地躺在我的購物車裡,我很震驚——為什麼我沒有把他們放回去??在我還未反應過來之前,收銀員已經掃描了我的小胡蘿蔔……我不便再說不要,但心如刀割:錢不夠了,我這周的蔬菜營養就要被小胡蘿蔔承包了。
晚上Jane邀請我在她家吃飯,她做了肉末茄子和蛋炒飯。家鄉菜的味道,我吃得很香。想到自己又得到了一頓“免費”晚餐,暗暗又掰手指計算我的錢要怎麼花了……
臨走前Jane說她最近不想吃意面,就把她自己剩下的一大包意面都給了我,我覺得她簡直是扶貧救困的活菩薩。【後來的事實表明,她的意面成了我六餐的主食】
綜合之前在沃爾瑪的其他購物後體驗,覺得沃爾瑪的東西雖然便宜,但是總體品質較低,或許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一分錢一分貨”吧。如果有選擇的餘地,我會去別的超市。
1105: 薯片
這幾天的飲食記錄裡都有"薯片",因為有人放在宿舍樓裡的公共空間,可以隨便拿。(在此我以"薯片"代指宿舍派發的所有不同口味的油炸膨化食物)
我不是不知道油炸膨化食物沒營養還多對人體無益的加工,不是不知道它是造成肥胖的元兇之一,但我的選擇太少了。無論是作為吃不太飽的正餐的補充還是作為免費的小零食(否則就沒有零食了)。
如果是以往,我或許只會因為嘴饞拿一兩包,但這三天我一共拿了13包,5種口味嘗了個遍;如果宿舍樓還有別的免費選擇,比如可以免費拿一根玉米或者一個番茄(which is impossible),我一定不會選擇膨化食物的。
一邊吧砸吧砸地吃,一邊難過和痛苦。
每天都衣食無憂,和這餐有下餐就沒著落了,會形成很不同的心理和行為。即使是不需要大腦智力和有意識控制的身體本身也知道該多儲存熱量,或許這也是饑一頓飽一頓的人容易發胖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對於很多人來說,生活長期沒有如果,沒有選擇。
03
反思整個挑戰過程,我覺得自己對食物券受眾(低收入群體)的角色的行為和情緒代入挺深的。
1. 不健康: 薯片、披薩、可樂、罐頭等加工食品仗著相對便宜大行其道,低收入群體缺少選擇的餘地,只能接受這些不健康食品;因為營養和熱量不夠,身體自然運動耗能的欲望下降,易缺乏鍛煉;冬天熱量不足,更易體弱受寒。
2. 斤斤計較: 被迫購物時斤斤計較,顯得"小家子氣";平日裡也有更多對便宜購物的關注和考慮,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容易走神、分心,影響日常狀態。
3. 易心痛:多買了、買貴了、買錯了......心痛的機會隨手可得,增加負面情緒。
4. 易絕望: 我是難過一星期,但很多人的苦日子看不到頭,對他們而言,階級貧富差距是邁不過的大坎、是一輩子壓在身上的大山,努力幾乎從未有相應回報,從失望到絕望。
5. 消費主義加重痛苦: 超市、公交站、地鐵、路邊;電視、網路、廣播、傳單......一切地方、一切媒介,消費主義的呈現形式張牙舞爪地挑釁著低收入者最後的尊嚴,時刻惡意地提醒這個人群他們在經濟社會裡的位置;讓他們產生幻想,又刺激了幻滅的無盡痛楚。
6. 親人關係: 我只需照顧自己,但對於有孩子的單親母親等群體而言,無法給自己愛護的人基本的生活保障,更讓人心碎。
7. 人際交往嚴重受限: 和朋友出門玩吃飯要花額外的錢;請朋友來家裡玩吃飯也要花額外的朋友;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在學校裡和朋友一起叫外賣、在學校用餐等也要花額外的錢。食物費用有限,也大大限制了人際交往的能力和交際圈子。
8. 活動受限: 因為要減少外食,所以總體來說在非必需的情況下出門(如玩樂消遣、外出學習或工作等)的次數會比能"飲食自由"的人少。
9. 這點其實很重要:食物券對能獲得援助的低收入家庭的幫助確實很大。雖然有束縛,但是食物券的援助能幫助很多低收入家庭維持生活,讓他們能把錢用在別的生活開銷上(已有資料也支援了這一點)。但是仍有不少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的家庭因各種原因未能獲得足夠支持其基本生活的社會援助。
10. 就像我在第一篇文章說到的,所謂低收入群體,其實非常大,全美每七個人中就有一個人在經歷糧食不安全,這個群體不是一個與普羅大眾明確劃分開的群體,可能我隔壁宿舍的同學,可能你的鄰居,就正在默默承受糧食不安全狀態。但美國社會還在正常運轉呢。儘管前面8點都描述了負面情況,但是這個龐大的、或許就在我們身邊的群體,也有自己的正面生活態度和行為,有自己的機會和流動性,有自己的重要的朋友親人愛人……我關心這個群體,想通過實踐加深自己的共情,但我絕不想一不小心把他們“隔離化,病態化”。
總之,問題嚴重,但有解決的空間和方式,社會不應撒手不管,我也希望不同的個體能保持希望。
04
這個挑戰也給我帶來了一些更個人化的感受:
1. 個人習慣的不得不改變:晚上想喝牛奶、下午想吃個蘋果,一些小細節都可能因為錢不夠而做不到。作為一個較敏感、且有時會非刻意地誇大了生活中的挫折的人,會產生"我的生活處處都受挫受礙"之感;進而想到,如果長此以往,很難不累加負面情緒。
2. 這個挑戰倒逼了原來基本不會烹飪的我給自己做菜。從最初的買來各種半成品自己搭配三明治放在微波爐加熱,到做意面,再到"搗騰"青菜和雞蛋,借此機會我開始修補自己獨立生活最大的短板,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做菜真的比外食便宜而且符合口味,我盤算著之後也要買菜自己做。
3. 對社會、對政策等的認識是長期的過程,因為社會發展、政府變動,各種援助專案不斷變動,每項政策都要不斷承受各種甚至會是完全相反的聲音。這些都需要我更長期的關注和思考。
在此也要分享這周的挑戰過程中存在的局限:
1. 我獲得的"免費食物"對比一般的低收入家庭而言太多了。如果我無法獲得任何免費食物,我也無法確定自己能挑戰成功。
2. 我的“反思性”太強:因為我是在接觸了相關背景和知識後主動開展的挑戰,所以在挑戰過程中,內心每冒出一個想法,我就會自然而然地比較之前我從書本、紀錄片、課堂等中瞭解到的內容。這可能一定程度上會使我進入情節已知的角色扮演狀態(類比“劇本殺”)。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講,在主動參加挑戰前就對相關問題有所瞭解,能增加我在挑戰中認識的深度,也讓整個過程更有意義。
05
推薦兩部很精彩的相關的紀錄片,描述了現實情況、分析了問題,更重要的是能啟發觀眾自己的思考。
關於美國饑餓和"糧食不安全"(food insecurity)問題: “A Place at the Table”,中文《餐桌之上》
關於美國貧富差異: “Inequality for All”,中文《不平等的時代》
06
因為這半年我在美國生活和學習,所以對美的社會、政治現狀和問題關注得更多。但是,很多問題都不是美國獨有的,不同的社會制度、文化等背景可能會使問題的程度、表現形式等有所差異,但是我相信這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我自認為積極地探索和思考不同的社會、群體和文化,就是因為我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更加廣闊和條理清晰,進而尋得緩和這些有共性又有差異的社會問題的更好的方式。
但不同價值觀念、思維角度的人對社會、對政策有不同的認知、理解、評價才是合理的。我所闡述的只是個人角度,自然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大家不必被我的理解所困, 希望大家在接觸更全面的資訊後,自由發展自己的想法。
而我,也在緩慢但持續地探索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