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沙田油条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在研究QS大学排行榜时,发现牛剑校友在用公众号约炮传播HPV

沙田油条
·



本来不打算写文的,但这次的尽调结果实在过于迷惑,完全打破了本人坚守的“学历素质呈正相关”的认知。


所以,当一期厕所八卦读物赏玩吧——




事情是这样的。


几个月前,我接到一个客户的留学展营销需求,所以在尽调阶段,我研究了参照竞品QS留学展的媒体投放习惯,就是QS大学排行榜的QS。


在研究到公众号的时候,我发现QS曾经和不少高知类公众号有过合作,其中包括一个香港地区的公众号——




经过关键词搜索后,发现QS和这个香港地区的公众号有过多次合作——




如果一个公众号能够被多次投放,说明这个公众号和广告主的人群属性有极高的重合度,为了让媒体尽调更详细,我重点研究了几个公众号,包括这个相亲号。


简单阅读几篇文章后,我发现这是一个香港地区的金融圈相亲号,主要写的是国内一线城市净值100万以上的金融男女故事。


不错,这很QS。




为了熟悉净值100万以上男女们关注的话题,我花了200块钱进了他们的读者群。


进来后我才知道,这200块是我离人赢最近、也是最便宜的一次——





在这个群里,“卷后”1000万,是小开富二代们从社会毕业的标配package。


两三年就能攒到。


即使同样坐在CBD的江景位消费,他们都自动和白手起家的网红划分了界限——




带货的李佳琦和薇娅们,到底还是“不会做生意的瞎起劲”。


不错,这很QS。


比起微博上5位数彩礼都掏不出的性别话题红卫兵们,还有谁能比这些中产网友更能鞭策自己努力呢?


没有。




方案即将完成的时候,一名群友的朋友圈,让我停止了工作的脚步——




好家伙,我他妈直接好家伙。



虽然海王渣女的故事我经常听,但渣着渣着就开始人肉互搏的还是第一次见。



于是我继续翻看——







说实话看到这里我已经无心工作了。


不知道是被老婆抓奸还是醉酒自夸,这种披皮狼自爆式朋友圈竟然一条发得比一条带劲。




这位Francis甚至受到过那个金融公众号博主亲自牵线搭桥拉皮条——




群里已经炸开了锅,我翻了翻群友名单,发现这名Francis已经退群,根据其他群友的阐述,Francis是这个金融公众号的男主角之一。




故事外的男一号,竟然也被人演了。


本着好奇的心态,我在LinkedIn上查了一下这位Francis,结论让我非常吃惊——




不会吧,剑桥 + 高盛吗?




真的是剑桥,还出现了两次。




我又翻看了一下Francis的好友Jia He的LinkedIn——




这位也很厉害,University of Oxford。


顺手查了一下二位所在的公司,Millennium千禧基金,JPMorgan摩根大通,多少留学生的dream company,而Oxford和Cambridge,又是多少人的梦校。


高学历,高收入,名校海归,未来可期。有家有娃,随处可约,married but available又是多少微博男权的人生目标。


哎。





看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也是一乐,但有的人一边拿这些故事取乐,一边转头把帽子扣在全体留学生头上。


我犹豫过要不要写,比起其他饮食男女之间半真半假的推杯换盏,这次的内容看起来更真实又残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后台出现了越来越多嘲笑的声音。


“美国多好玩啊,能把日子过得天天宅家刷剧也没谁了。”


“留学没找过代写?不会吧?我知道的留学生都找代写啊。”


“女留学生私生活都特别混乱,别装清高了。”


“留学男都是富二代吧?家里花钱出来镀金,妈宝。”



就好像,如果对国外的吃喝玩乐没有张口就来的能力,如果对留学的灰色产业没有亲力亲为的履历,这学等于白留。


点评不出国外的月亮哪里圆,你就不是个正常的留学生。




提案结束后,客户对我们的方案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允诺2周后将与我们签约。


“你们的尽调,是几家里最真实的。”客户说这是我们中标的原因。


我看了看这份方案。真实吗?真实。满意吗?不满意。


我曾经想过要不要把那些不好听的观点给删掉,像别家乙方一样讲客户爱听的话。转念一想,跟别人一样做官话copy bot好像又不太甘心。


现在想想,幸好选择了keep real,让几周的996没有白费。




从开始做公众号至今,我们一直将“还原真实的留学生活”摆在第一位。于是,赶due、脱发、熬夜、孤独、苦逼、刻苦、穷,成了我们推送里的关键词。


而至于那些国媒常给留学生贴上的海王渣女、败家炫富、啃老等等的标签,也是真实中的极少数,但即便只有1%,我们也很难摘掉。


作为发声者,我们能除了用事实进行反击,还将其写成段子,供读者在评论区发挥。


直至Francis这样的人出现,代表那1%,提前杀死了比赛。


于是我开始质疑自己对“留学生”三个字的理解是否有偏差:作为曾经的一员,那个“身边即世界”的人,会不会是我自己?




“网上有这么多负面评价,或许他们身边真的有很多不学无术、啃老炫富的留学生?”


“是不是那些赶due、熬夜、刻苦的人,才是多数里的少数?”


但事实上,我见过1%,也见过99%,见识过什么叫“人和人的区别比人和猪的区别还大”


即便是挨打也要立正。




摘不掉的帽子,就只能精准打击,不让全体留学生背锅,让每一个Francis都站到阳光下,我们竭尽全力。


而至于你身边的人是99%,还是少数中的极少数,你永远都不知道。


就像不知道钱和命哪个能多多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牛剑毕业的高知,会不会是第二个Francis。



- End -




我是LJJ

一个做广告的95后中年人

以前在加州留学过

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要讲


往期文章精选

(点击标题进入阅读)

当女孩们开始去做Pornhub翻译

当代留学生,可以退休了。

哪些微信昵称一看就是学霸、渣女、富二代?

工薪家庭留学生已被榨干

留学名媛消亡史

南加州女海王翻车回忆录

美村party浮生绘

如何通过车辨认你是什么样的留学生?

如何快速识别留学圈有钱人?


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ID: LABUNIQUE


你有7.3%的共同好友关注了不正常留学实验室

欢迎找到根据地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