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查爾其斤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原来“苏修”是这么回事

查爾其斤
·
读史使人明智

记得高华在《革命年代》代自序中,写到斯大林死后苏共高层的内部斗争时,说他看过《苏联国内资本主义复辟纪事1953-1973》等书籍,因此有些映像。外出培训,在图书馆偶然发现此书,看来缘分不浅。在那个疯狂荒谬的年代,可以想见这种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斗争需要而产生的书籍会是什么样子。可是“苏修”究竟是怎么回事?当时两国的关系已经有当初的兄弟变成严加戒备的危险敌人,那时“苏修”眼中的毛的中国又是什么样呢?带着好奇和疑问,我决定借出来仔细看看。

一、书的基本情况、体例和主要内容

这本书由三联书店于1975年12月出版第一版,内部发行。编者柯雄,在网上找不到他的简介,但可以看出这是由一个写作班子共同完成的。

编辑《纪事》 “是想通过大事记的形式理出一个脉络,来说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修正主义者篡夺党政大权后是怎样变质成为社会帝国主义国家的,以供有关同志对苏修进行研究、揭露和批判时作参考”。

《纪事》中的材料,按年、月、日顺序编排,每年前冠以当年事件的提要。提要中还简单的附入了当年有关的重大国际事件,以说明当时的国际背景。在我看来,每年提要和编者所加按语最值得仔细阅读。

《纪事》所选材料来自1953-1973年的苏联报刊书籍,“着重反应苏修叛徒集团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其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全书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和勃列日涅夫(1964-1973)时期,勃实际上一直掌权到1982年病逝,本书只写到1973年,篇幅上勃所占比例略高。虽然两个人在书中都被称为“苏修叛徒集团的头目”,两人的经历、观点和环境不同,在内政和外交政策上有较大差别。

二、赫鲁晓夫也有他的闪光点

1953年9月,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选举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1958年兼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在任期内,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为大清洗中的受害者平反,苏联的各领域均为活化,尤其是文艺获得解冻。同时,实施带有自由化色彩的改革,积极推行农业改革,使苏联的民生经济得到改善。对外战略上提出“三和”路线,“冷战”时期多次访美,可是1962年他策划的古巴导弹危机,一度使苏联和美国站在核战争的边缘。

1954年5月,爱伦堡发表中篇小说《解冻》。在1956年2月的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大谈“反对个人迷信”,并作批评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同年6月,苏共发表《关于克服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决议。随后开始为过去被镇压的人“恢复名誉”,在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军事、教育等方面逐步展开对斯大林的批判。他说斯大林“拔出剑来对准自己的阶级、自己的政党”,“他应该对此负责,即使在死后,要是我们不把所有这一切都说出来,那我们就不是人道主义者”。1961年,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决定将斯大林灵柩从列宁墓中迁出,并予以火化”。这种批判反思可谓直接彻底,想想毛在中国至今阴魂不散,赫有如此气魄是难能可贵的!

政治上他主张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去,坚决撤换“缺乏知识修养”和“不称职”的人;他在1959年1月的大会上讲,“人与人不是仇敌,而是朋友和兄弟”,“社会主义条件下不存在阶级的不平等”。相比之下,毛则“以阶级斗争为纲”,重用陈永贵、时传祥和张铁生等简直就是倒行逆施!难怪赫鲁晓夫说“毛是坐在王位上的疯子”。

经济方面,从上台起就鼓励“发展私人经济”,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允许企业自由出售多余的生产资料,强调“评价党的负责任的工作,首先要看他负责的那个经济单位的发展如何…党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若不同改进生产的任务联系在一起,就等于白做”。这分明就是中国改革初期政策的先声和“猫论”的雏形。

在意思形态方面,赫鲁晓夫鼓励“创作自由不受任何限制”,要文艺工作者“不是根据命令,而是根据自己的信仰”去创作。他还说,“人道主义—这就是确定文学作品的永垂不朽的价值的主要的东西”,他认为索尔仁尼琴的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可以出版,塔斯社和《红星报》大力宣传报道。当然赫也有他的局限性,由于担心文化上过分“自由化”,他也会批评“意识形态是谬误的”,并加强思想控制。

赫鲁晓夫重视战略核武器的作用,大量裁减陆军和海军。1955-1957年裁军超过200万人,1958年裁减30万人,1960年宣布继续裁减120万人的军队。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标志着美国苏联太空竞赛的正式开端。1961年4月12日苏联发射了第一颗载人宇宙飞船“东方号”。赫鲁晓夫的战略思想过于重视轻视常规战争的准备和诸军兵种的协调发展,撤换朱可夫元帅这个内行显然是错误的。

赫鲁晓夫在排除异己上可谓大刀阔斧。他还在任内扩大了死刑的适用范围。

三、保守僵化的勃列日涅夫

勃于1964年10月14日参与政变后上台,他几乎将赫任内的改革全部取消。如果说他们有什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毫不留情的批判“修正”前任,不遗余力的鼓吹自己。

他实行“静悄悄的斯大林化”,开始发表言论肯定斯大林之历史作用。在任期间将与西方的“冷战”推向新的高度,苏联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核武器的数量超过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他推行“有限主权论”。他执政期间,由于改革趋于保守僵化,大搞个人崇拜,苏联经济陷于停滞。1969年中苏在珍宝岛爆发边界冲突,中国成为苏联仅次于北约的敌人。

经济方面,首先把工农业党组织合并,取消对自留地和私有牲畜的限制,大力推行包公刀俎制度,积极扶植农民私人经济;工业上推行以利润为主要指标的试验,并试行企业“自负盈亏”的制度。后又推行“新体制”和“奖金挂帅”的政策,虽然也有短暂的繁荣,可是制度的缺陷是难以客服的。由于经济混乱,市场供应紧张,不得不“出售黄金,增加进口,来客服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最后不得不向西方和美国贷款。人民的不满情绪不断增长,内部矛盾加剧。

为了对付内部的反抗与不满,社会治安部于1966年7月成立,增设摩托化民警部队,扩大民警的权利,并成立“人民纠察队”;制定一系列的法令条文对“诋毁苏联政治”和“破会公共秩序”的人进行迫害和监禁,1970年司法部成立;镇压持不同政见的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为了阻止东欧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倾向,1968年8月,苏联公然出兵占领捷克,并提出“有限主权轮”为侵捷辩解。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中国等都对此提出批评和谴责。

面对“内忧外患”,勃列日涅夫治下的苏联大力发展军事实力,国防开支达到惊人的程度。他首先从调整(赫鲁晓夫时期的)战略思想开始,强调苏联要“保证不仅在使用核武器的条件下,而且在只是使用常规武器的情况下…粉碎敌人”。国防开支逐年增加,1969年的军事预算达到全部预算的13.2%,为苏联历史之最。为了适应常规战争的需要,提出建设一支“能解决进攻性战略任务的远洋海军”,开始建设航空母舰,加强海军陆战队;远程航空兵成为空军的主要突击力量。这一时期也是苏联军事理论的重要发展时期,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的《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的海军》是军事理论史上的重要文献。

四、知识分子的境遇

爱伦堡将斯大林时期称为“冰冻时期”,把斯大林的逝世称为苏联社会的“春暖解冻”。 赫鲁晓夫时期有知识的人得到尊敬和重用,可以算得上是知识分子的“春天”,尤其是在文艺界。1956年,苏联废除了劳动改造营总管理局—古拉格,同年肖洛霍夫发表了小说《一个人的遭遇》,赫鲁晓夫说他很喜欢。他还为“反动女作家”谢列布科娃平反。索尔仁尼琴能够自由发表作品并进入作协,但是帕斯捷尔纳克在赫鲁晓夫时期则没有那么幸运。1963年赫下台前,爱伦堡在国内遭到批评。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由于人民不满情绪的增长,民族矛盾加剧,国内政治反对派的活动增多,苏联采取了加强镇压的措施,颁布法令,加紧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1969年1月,几百名工程师和科学家因为组织示威而被集体流放;11月,索尔仁尼琴被开除出作家协会。1970年3月,萨哈罗夫与另两位科学家联名致信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要求保障人权和制定一个“进一步民主化和自由化的纲领”;11月,萨哈罗夫与查利泽等人组成了“苏联人权委员会”。1972年4月,索尔仁尼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由于苏联拒绝给予前来授奖者签证,授奖仪式未能如期举行。1973年7月,萨哈罗夫向瑞典记者发表谈话,批评苏联“是一个缺乏自由、平等、民主而统治制度官僚化的社会…”;11月萨哈罗夫赴美。

书中多次出现人民上街或者到广场进行游行示威,苏联人民一直有游行示威的权利。

五、涉及中国的内容

总的来说,书中涉及中苏关系的内容非常少,直到1956才一次有内容涉及中国,朱可夫在二十大的发言中说“(苏联)撤回了旅顺口…军事基地(P39)”,其它值得列出的有:

1960年7月,苏联片面撕毁几百个协议和合同,撤走在中国的全部苏联专家。

1966年10月,苏联无理要求我全部留学生回国。

1968年3月12日,远东军区司令在《远东》双月刊上发表文章,说“以美国统治集团为首的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行为和毛泽东集团方面的不断挑衅,前所未有的产生发生新的世界大战的真正威胁…”。

1969年3月2日,苏联侵犯我珍宝岛。

1969年8月13日,苏联侵入我新疆铁列克提地区制造流血事件。

1972年10月24日,苏联叫嚷“远东的领土自古就是俄罗斯的”。

1972年12月26日,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发布命令,更改伯力和滨海边疆区一些城镇的名称,把原来汉语和满语命名的地名改为俄语名称。

六、不足之处

1、这本书的出版也许达不到出版的目的,很有可能事与愿违,就像《571纪要》所产生的效果一样,甚至可能成为中国改革初期的参考书。

2、在每年的提要中对勃时期的“轻悄悄的斯大林化”没有准确的判断,从材料上来看是比较明显的,也许编者觉得这样只能算是“隔靴搔痒”,还不满意。

3、涉及中苏摩擦争端和重要历史事件的内容付之阙如,可称遗憾,比如:中苏论战,珍宝岛等中苏边界冲突等。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