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惰于思考的神仙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我们为什么要迁就错误

惰于思考的神仙
·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呆板的读法只剩下来一种,就是它只能读成dāibǎn,而不再读成传统的áibǎn。我那时候不明白是为什么,只能顺从规范。


我最不能忍的是“空穴来风”。这个成语在我读高中的时候,曾经是反反复复的强调过,“有了空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流言、消息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可是现在我看到只要有人写文章,使用的意思必然是其相反的那个意思,就是用这个成语来表示查无实据。这个,让人很无语啊。因为有了洞才能有风,这个在逻辑上很容易理解的呀。为什么会是反过来的呢?


还有,有不少人会喜欢说“昨日黄花”。可是在我们汉语系统里面根本就没有“昨日黄花”这个词,有的是“明日黄花”,典出苏东坡的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然而我碰到的最不理解的是关于数字的用法。我不止一次的听到有人用“一倍”来表示“两倍”的意思。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学习数学的。“我的收入是你的一倍。”从字面上看上去,表示我的收入和你一样高。但事实上,他要表达的是多一倍的事情。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漏掉这个“多”字。每次我听到类似的表达方式的时候,我都很难受。


当一种错误用法用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词典字典开始跟随大流。这个就很可悲了。这最终会造成我们这些原本正确的人,开始变成错误的了。假设现在高考考呆板怎么念的话,那可能读dāibǎn的就是正确的,而áibǎn则是错误的。


我们搞不懂,为什么不同时代,一个语言的词语和用法可以如此大相径庭。如果标准是如此轻易的被改变,那么不同年代的人应该采用什么来交流呢?

发布于 2018-07-02 23:03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