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只聽張國榮的歌
二十年
又到 4 月 1 日,又是「今天只聽張國榮」的日子。
每逢 4 月 1 日只聽張國榮的歌幾乎已變成一年一度的懷念儀式。而由 2003 年開始,4 月 1 日不再是愚人節,而是哥哥離開大家的忌日。
今年是 2023 年,轉眼間竟然已過了二十年寒暑,時間過得快得有點可怕,我真的不覺得張國榮有離開了二十年之久。
兩個張國榮
張國榮退休前與復出後兩段時期除了歌曲風格不同之外,他的聲線也有明顯分別。
在他年輕當紅的時候,他的聲線很「清」,且十分磁性,即使是很低音的旋律依然咬字清晰,不論是快歌或慢歌,當他偶爾在歌曲中加一兩下哼聲時,格外有種十分誘人性感的感覺,這種嗓子很獨特,而這是當時同期當紅(甚至更紅)的譚詠麟從來沒有的性感磁性聲線。
當他再復出之後,他的嗓子截然不同了,有一種滄桑的沙啞,不再清澈的如昔,甚至連他的眼神也不同了,沒有年輕時的銳利與鋒芒,多了一份柔和與神傷(#到底發生過甚麼事?),歌路也不同了,不再是只唱偶像派的深情情歌或熱舞勁歌,更多一份自我,時而嫵媚,時而狂野,別有另一番味道。
我都說不出我喜歡那個時期的他更多,或者都喜歡。很奇怪地明明是同一個人,但兩個時期的張國榮給我的感覺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人,即使同樣獨特出眾。
Da-da-la-da
今日播着張國榮的歌,一首又一首熟悉的旋律與歌詞,不同時期的歌不順序地穿插着,總覺得他的聲線在後期的歌曲中有一份莫名的感傷。
其中一首歌很特別,我只聽到他不斷哼唱 da-da-la-da,一直都未聽見他唱第一句歌詞,一看原來是《敢愛 Demo》。正因為沒有歌詞,故只專注於他的聲線,那種滄桑傷感的感覺尤其明顯,但卻依然性感磁性,然後我想到這嗓子的主人已永遠消失於世上,忽然我的內心都有一絲感傷。不過,他雖然離開了二十年,但他留下來的作品卻會直至永遠。
如張國榮這種如天上的明星,即使消失了二十年,卻依然閃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