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大峽隨筆life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導遊人員風趣幽默形象,讓你好想與他交個朋友....

大峽隨筆life
·
·
Photo by Taylor Brandon on Unsplash

導遊人員熱情奔放人見人愛

在每次旅遊中,我觀察到了導遊的「說話態度」迷思。

導遊人員的說話方式一向都是「一對多」的模式。人土風情、幽默風趣自是不在話下。
不過發覺當我們想一對一的與他對談、聊天,就不是我們想的那樣有趣了。

我們對導遊的內心期待是:當我們一對一時,他也能保持那樣的幽默風趣。我們心裏已有預設立場,認為他會對我超熱情,好像他在「一對多」的模式下那般熱絡!

但事實與想像有差距!因為他的工作職務關係,對他這樣期待是難為他了。
我後來發現,他們一對一的時候大多「無法保持相當的熱絡」,因為這樣不方便、不允許、也沒必要。

導遊負責一整個團,若是個別與團員交好、說話、討論熱絡,不免耗費太多精神,會影響到對整體的服務。
我私下判斷,認為避免一對一的熱絡,是保持對整個團隊的服務品質的必要措施。

我這裡說的是私交熱絡的感覺,而不是一般的必要的旅遊詢問及服務。

導遊要顧到整團的大方向,自然對於個人就不能面面俱到了,這麼緊湊,接二連三的帶團行程,團員幾天就換一批,如果要對每一個人付出太多,那不馬上就累垮了嗎?

我認為,如果導遊私底下對你也是那麼熱情真心,恭喜你,可能他也非常的喜歡你跟你交流,他是暫時撇開工作真心想和你交朋友。
但他也可能是個初出江湖的菜導遊,不知道如何拿捏工作與私人的時間。

同性質的職業

不一定是導遊這種職業,只要是短期服務團體大眾的人,都會感受到這種態度落差,這是不得已的,譬如演講者、短期顧問、短期專案負責人等等,都會是這樣公事公辦,比較少帶私人感情。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這樣的工作放了感情,短暫的時間後就得分別,會多麼傷感!寧可還是只談公事就好了啊!你可別跟我說人情要在每刻每秒付出,不求回報!
你可以設身處地的想想,這樣的工作在情感上很不容易克服啊!

在大部分的工作環境或社交活動中,彼此接觸到的都是舊人,無論是你喜歡的人、不喜歡的人,或是一開始喜歡後來不喜歡、一開始不喜歡後來喜歡,或始終沒有太深往來的人,這些人都長期在你身旁,只有少的機率會更換成員。
不過導遊這類型的工作卻是三天兩頭要面對不同的客戶,無論喜歡或不喜歡都是幾天的光景,這樣想起來都是很無奈惆悵的一件事。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感情是複雜的,只是表現在導遊這個職業上,會與一般人有不大相同的體驗方式,因為他必須熱情服務大多數人,時間卻是短短的幾天。這樣的時空創造了與常人迥異的社交及工作模式,我覺得這個行業相當不容易。


以上的文字大部分是我在2019年所寫,再由2022年增減修改,那時剛從大陸的武夷山旅遊回來,覺得大陸的兩個導遊超級NICE,心裡很想與他們交個朋友,但是,當我找機會與他們聊天交流時,卻發現不是那麼回事,他們在「一對多」和「一對一」時,態度相差甚遠。
我想可能大陸台灣的確還是有些異地隔閡,文化演進有差異。

在台灣,這樣的差異也有,通常一部遊覽車大概30人上下就會配置一個導遊,如果團員很少,10幾人一團的狀況也有,這樣團員少的情形下,導遊就比較有餘裕與個別的的團員熱絡而不影響工作。

所以,當我們看導遊在遊覽車上向大家口沫橫飛,有趣幽默又善解人意等等,那是他們的工作,如同媒體人物、明星、議員等等一樣,他們彰顯在外的親和力,不一定等於你個人與他的交往感覺。

我親身兩個例外案例

2017年,我以公司名義與旅遊社接洽,與一位相當活潑的旅行社業務員Ag合作,現在想想,旅行社的業務工作也如同導遊,只服務短暫時間的出團,通常都是和氣的處理好旅遊細節,旅遊結束後,一切也都會告一段落了...沒想到後來因為聊得來,竟成為好朋友,這是當時始料未及的吧?
2022年,我們的公司旅遊,遇到一個很不錯的導遊,他的外號叫做「夏天」,他是我難得遇到一個優秀導遊,她無論在對眾人的說話,抑或是在個人的交談聊天,都是一樣的態度,這讓我相當驚訝。

文2019.3.11
增修2022.3.11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