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历史版本和 IPFS 入口查阅区,回到作品页
DuncanLau
IPFS 指纹 这是什么

作品指纹

移民生活之四:工作/薪水

DuncanLau
·
·

近日BNO Visa和其他國家對香港人實施的救生艇方案開始,合資格人士各自努力。當然,不少放負人士出來潑冷水,甚麼二等公民,好難搵工,諸如此類,諸如此類。

可能大部分人太習慣香港的模式,忽略一些基本概念,例如,「職業無分貴賤」,或者在八九十年代移民常掛口邊的,「在香港發達容易,搵食艱難。在外國搵食容易,發達艱難。」

香港的時薪只勉強買到一罐午餐肉

Photo by Hannes Johnson on Unsplash

最理想的,當然是找回本業,甚至是相近的級數,但除非是一些跨國公司的調遷,現實是很難如此美滿,年輕的,還可以接受重新開始,邊做邊學,但有點年紀的,卅多四五十歲的,要重新開始,真不容易,很多時更是過不了自己的心理關口。還有要留意的,是不同國家,對專業認可資格可能不同,有可能需要再考一次。例如要在加拿大做地產經紀要有本地牌照,保險從業員也可能要符合本地資格的要求,相信其他地方也有相同情況,要考慮注意。

理論上,今次移民潮的人,不少可能是上次移民後再回流的人,最起碼也已有一班親戚朋友在外地的,已經對當地有些認識,不似以前所說的被賣豬仔的情況。大部分人大概有些積蓄,而據一些評估,如果香港的物業賣出,得到的錢應該足以在一些歐美地區,買到不錯的物業,加一輛車和一段時間的生活費(香港樓價貴,不是浪得虛名的),沒有收入一年半載,大致仍可應付。如果真的要工作,或者是希望能夠從中學習和了解當地生活和職場習慣,大可以找些基層工作,體驗一下,應該不會太難找。

我先由最低工資談起。個人認為這是差劣的翻譯,英文minimum應該是不能少於這個數字,而對某些無良僱主來說,他們可能認為那是他們願意付的最高工資,所以說最高最低,是相對來說,沒有意義,我認為稱之為最起碼的工資較適合, 事實上,一些國家已改為稱Living Wage,就是足以維生的工資。在香港,現時的最起碼工資是時薪$37.5,而加拿大安省(法例因應不同省份有不同)則是$14.25加元,相等於$85.5,幾乎是香港的2.5倍!我也特別去找出英國的數字,最新是英鎊 8.91, 相等於港幣近100元,比加拿大更高!

如果大家已替香港基層工人不值之時,不要忘記,生活的開支通常在外國都較便宜,起碼衣食住行這些基本要求肯定較便宜。譬如說,香港的時薪只勉強買到一罐午餐肉,但在多倫多,可以買4-5罐!這樣推算,生活質素的分野也顯然易見。以前有人概括地說,在加拿大的薪水,一個星期作為供屋或租金,一個星期作供車或交通開支,一個星期就是生活費,衣服,食用及其他雜項,最後一個星期的便儲起來。當然這只是一個粗略比例計算,但大家應該感到是一種安穩的生活。

而最起碼工資是指一般無須特別技能的工作,如果要一定技術或資格,自然便更高。而通常政府工或有工會的工作,人工也會較高。例如掃街,收垃圾的,看來是基層工作,但收入卻絕不基層,因為有工會,而且是厭惡性行業,人工要夠吸引,工作環境也相當人性化,防護裝備也十足,因為其實他們才是城市中最重要的角色,一旦沒有人收垃圾,城市衛生情況可以急轉直下,因此,不會太多人對這行業的從業員有任何不敬。

除了人工高,還有工時不長,法例規定一星期上限是45小時,超過的要當超時,人工是倍半,甚至雙倍。各行各業有不同需要,各有應對方法。例如這星期有特別原因,要員工加班,工作超過45小時,可以安排員工下星期多放一天假補回。亦有一些工種,可能要十二小時為一更,那上班一次後,會休息一天半,甚至兩天才再上班,總之平均下來,一星期不超過45小時。而通常下班也相當準時,從來不會因為經理或老細未走,全部人也不敢先走。甚至在週五下午,特別是長假週末(在美加,很多假期都定在星期一),很多人在午飯後便早走了。也不要忘記年假病假事假,一般都比香港寬鬆得多。

最後提一下稅務。外國多以時薪計算,於是會每星期,或者每兩星期出一次糧,不用大家捱一個月。不過糧單已先扣稅,加上失業保險金,你的實際支票一定少了百零以至幾百元,視乎你的稅率。不過,每年報稅的時候,如果你計算所有免稅的事項,加上容許的優惠政策,是極有可能多付了,政府會退還給你,有些情況可以有數千元,因此這個時候很多人會添置大型家電,甚至換車。跟香港要撲錢交稅,是完全兩回事。那種較佳,便見仁見智了。

倒是值得記住,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全部。

CC BY-NC-ND 2.0 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