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ision history and IPFS entry, back to latest
夏天
IPFS What is this

Content Hash

日记:由关注一个偶像和他的粉丝说起(四)

夏天
·
·
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不能接受的忿忿不平,而这一点难能可贵。

8月29日

说说两篇官方文章吧。第一篇:光明日报的“警惕耽改剧把大众审美带入歧途”。这篇文章,最为刺眼的字眼是“主流”两个字,主流受众,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主流价值理念。

我们的影视市场处处受审查阉割,政治题材难以触碰,社会现实问题讨论的战战兢兢,剩下甜宠爱情剧,家庭伦理剧,职场剧霸屏了好多年,用文章中的话来说,“同质化”“模式化”严重,那么现在聪明的创作者在夹缝里将耽美文化耽改剧化,让人们有了不那么同质化模式化的新鲜东西看看,官媒又一把大棒子打下来,还盖上了”冲击主流价值,将大众审美带入歧途“的罪名。恐怕最大的罪过不是将大众审美带入歧途,而是根本就不让大众有培养不同审美的途径吧。

更进一步的说,谁来定义主流?主流又是否可以否定小众文化或者亚文化,逼挤小众文化的生存空间?亚文化没有成为主流文化的可能吗?耽改剧为什么成为热门,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吗?资本逐利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这个社会有给文化市场和资本更多的选择空间吗?没有,那么作为受众的人们,还可以通过什么其他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获得对不同价值的认知和选择呢?

网上“歌剧作者菡”的反驳一针见血:“破除跟风也从来不是靠堵截某种类型类目这种屁股决定脑袋的作风,更应该靠给广大人民提供更广阔的认知空间,更多元的批判性思想,更健康的文艺创作环节来创造的“ “以批判同质化来保护同质化,有你一套”

最后文章的作者还提供了解决方案,“一方面要做减法,行业主管部门要继续加强宏观引导……一方面还要做加法,做大影视作品供给侧增量……“。官方流行词汇用得很熟练,可惜,行业主管部门的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甚至几千个,几万个人,不是神仙。计划经济的思维除了带来贫瘠单一,不会带来丰富多元,尤其在文化艺术创作范畴里,更是如此。相信理性工具可以控制一切创造一切确实是种非常无知的“傲慢”。不相信市场的力量,不相信资本和人们自己的选择智慧,不从公权力的角度更多去扩大创作者的创作空间,保护他们的权益,反而处处插手限制人们主观的感受和价值选择,主管部门永远也不会达到管理的目的,除非这个目的是控制人们的思想。

另外一篇:中纪委的“流量明星翻篇了”。对这篇文章,不少粉丝在猜测是不是政府整顿娱乐圈翻篇了,但我看标题的意思更多的应该是流量明星死翘翘了,以后在中国社会又成了一个需要有“政治意识”的词了。我个人认为标题改为”唯流量论该翻篇了“会更得人心。文章无非是把近期出现的娱乐圈的大事件又批判了一遍,结尾来个“只有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才能构筑让亿万民众放心安心的精神家园”这种代表亿万个体发声的套路,好像亿万人都只有一种情感似的。就这样吧,我好像连说个什么话评论一下的欲望都没有。

8月30日

昨天还在说官方的两篇奇文,今天就发现还有更奇特的。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网、中新网、澎拜网、界面新闻、观察者王……等多家官媒统一转发了一篇用词极度粗俗恶毒的文章--“每个人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臭气熏天,烂透了,崇美跪美,娘炮明星,强悍阳刚的雄风……这是这篇文章里面用到的一些词汇。想看这篇文章的人请提前做好心理建设,会引起极度不适。结尾更是讽刺,“让社会主体能够感到身心愉悦”,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各大官方媒体头版重要位置转发,就是对我这个主体身心的深度创伤。大义凛然的言辞后面,作者的“脑海深处涌动着多少污秽”?

就按照文章的开头问几个问题:

吴亦凡的做法,官场上少吗?恐怕过犹不及吧?其他行业就不一样吗?要不全都整一整?

霍尊就是男女朋友分手的纷争,加上男权至上主义。男女朋友纷争就不讨论了,世间千千万万。男权至上主义在作者的文章里可是也表露无遗呢!

张哲瀚的事件,已经明摆着是官媒公权力凭几张污蔑照片压制无辜个体,拿来这里说都只能显示作者的愚蠢。

钱枫事件还在调查,未有最终结果,不知道作者在这里义正词严有什么说服力?

这篇文章真是激怒到了我。自己的文字里都带着怒气了。

8月31日

这几天看到instagram上有人说他们在百度云盘上消失的关于张哲瀚的影视歌文件又悄悄回来了。还有人说带有张哲瀚三个字的视频不能在微博上发出来了(更不要说文字了)。再结合看到的微博管理员关于严厉打击在政务和媒体官微下寻衅滋事的违规行为,乍一看感觉微博都有了警察局的功能了。顺便学到了一个新词,叫先审后上,就是评论的内容先审查,再决定是否可以公布出来。

言论审查已经到了可以用法规保护、公诸天下的理所当然地步。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因为这两年关注的多,知道了更多的细节,所以看到很多公权力的无法无天,实际上这个社会一直都这样。还是因为这个社会在倒退,到了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步。印象中,十几二十年前,社会上总还是积极提依法治国的。现在我都已经不知道是什么在治国了。

经过这次事件,我才后知后觉的知道,原来这么多社交平台创造了这么多的明星榜单:

寻艺:新媒体指数排行榜

微博:明星势力榜(据说这个榜单还可以直接打钱进去提高某个明星的排名)

微博:明星超话排行榜

小红书:明星榜

抖音/快手:明星排行榜

百度:明星人气榜

…………

粉丝得有多忙!“数据女工”“轮博女工”就是这些榜单下出来的“新工种”。然而,我们的媒体究竟在做什么,为什么事情总是到了大家忍无可忍的地步,才会爆发出来?这些存在的不合理,媒体不是应该早就提出来放到公众面前讨论,通过社会各个角度的思考和见解,提供给粉丝群体,从而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后面的规则,理解自己的行为?所谓社会文化,不就是在大家共同的参与和碰撞中趋于合理和健康的吗?问这些问题不是需要答案,只是觉得简单方便的途径是有的,没有存在在这个社会而已。大部分媒体和自媒体不过是见风使舵,随风向走的应声机器而已,哪里还是静心发掘社会问题,引发社会关注的“第四权力”。

9月1日

作为正好关注了这件“冤假错案”的人,还是天真的希望,这个社会可以还人以清白。跟粉丝群的心情一样,如何和这种非正义的现实和解?似乎无能为力却又很难放下不再理会。或许是有自我感动的成分在里面,但我更愿意理解为一种不能接受的忿忿不平,而这一点难能可贵。把在instagram看到的一句话放在这里:人类都去火星溜达好几圈了,没想到为人伸冤仍然要靠老天爷开眼,老天爷不知都住哪?

这篇从8月16日到现在的零零碎碎记录就到此为止了。生活还在继续,如果有心,我们会发现身边还在不断发生这种青天白日六月飞雪的事情。只是恰好,明星会有很多人关注,所以有很多粉丝跟进事态。那些没有粉丝群的行业,也在不断发生着同样的事情,而且已经发生过很多同样的事情了。看到不少粉丝在instagram上震惊:一个人几个小时内社会性消失,一个群体竟然无处可以发出声音,社会上居然没有人站出来主持正义,三观碎了一地。很多年轻人可能真的是第一次明晃晃地感受到个体在公权力面前的无力。对抗无力感,我所能做的是,多立场的去学习和思考,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价值取向,但是不妨碍我们去了解其他的价值和理念。

作为在中国“内联网”生活的我们,要有更包容的心态和求知欲,在国际互联网上获取多渠道的信息和知识。国际互联网也有信息污染,但是我相信多看看,一个有基本逻辑思考能力的人懂得自己分辨。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有意识地把“境外势力”“反华势力”“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等等你可能很熟悉的东西从脑海里挖掉扔走。还要做好心理准备,面对一些直接猛烈的对中国政府的批评(很多国家的人们对自己政府的批评也一样直接),因为我们不熟悉这种逻辑和表述,刚开始会在某种程度上”惊吓“到,或者被”冒犯“到。按照我的经验,看多了你也能分辨别人的政治价值立场(先了解一下基本的民主政体下的政治光谱知识),甚至你可能很快会同意其中很多说法。最后,更清楚的认识我生活的社会,我看到的事件,能够帮助我缓和无力的愤怒,也能帮助我在汹涌的舆论中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起码不让自己成为时代的帮凶,保持最基本的人性吧。

(注:VPNMENTOR世界上10个最高网络审查制度的国家:朝鲜-索马里-伊朗-中国-厄立特里亚-叙利亚-赤道几内亚-乌兹别克萨-越南-沙特阿拉伯。)

(注:无国界记者组织2021年全球新闻自由度排名,在180个国家中,中国位于177位,倒数第四位。)

CC BY-NC-ND 2.0